提供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该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使用由该制造方法制成的冲压成形用钢板来制造的冲压成形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即毛坯材料(10)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即通电加热工序(步骤-101);通过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毛坯材料(10)施加朝向与该毛坯材料(10)的面(表面(10a)及(背面10b))水平的方向的应力,使毛坯材料(10)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即弯曲加工工序(步骤-1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在进行冲压成形的情况下广泛采用如下技术:对作为其原料的毛坯材料借助通电加热进行加热后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加工性好地进行冲压成形,并且,在进行冲压成形的同时进行淬火,可以高效地得到高强度的产品。作为在冲压成形前对毛坯材料进行通电加热的技术,例如,已知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该技术是公知的。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结构:使相互离开的电极与板状工件(毛坯材料)接触,从而进行通电加热。而且,以往,通过这种方法进行通电加热的毛坯材料选择矩形的毛坯材料。这是因为,对于具有矩形以外的形状的(非矩形的)毛坯材料而言,在通电加热时在各部位产生电流密度的偏差,因此 ,难以通过通电加热的方法将非矩形的毛坯材料整体加热到均匀的温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70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通过冲压成形来制造产品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产品形状,使作为其坯料的原料且被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毛坯材料(以下称为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形状与产品形状对应(即不是矩形)时从材料的成品率提高等观点来看更有利,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以往难以借助通电加热来均匀地加热非矩形的毛坯材料,导致难以制成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因此,通常由矩形的毛坯材料制成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并加以使用。因此,以往在通过冲压成形来制造产品的情况下,难以提高材料的成品率,存在对如下技术的需求:可以采用通电加热的方法并得到与产品形状对应的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得到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使用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冲压成形用钢板来制造的冲压成形部件的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J-U ρ?α装直。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案。S卩,第一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以及通过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应力,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另外,第二专利技术如下:在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中,对通电加热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另外,第三专利技术如下:在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中,在利用皱折抑制构件在板厚方向上夹压所述钢板构件的同时,对所述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所述皱折抑制构件是由具有隔热性的原料构成的构件。另外,第四专利技术如下:在对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之前,具有对所述钢板构件形成弯曲部的工序,该弯曲部是与该钢板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部位并且是使该钢板构件在板厚方向上鼓出而形成的部位。另外,第五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通过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应力,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以及对由所述应力施加机构施加了应力而形成的非矩形的所述钢板构件,在板厚方向上进行冲压成形的工序。另外,第六专利技术如下:在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中,在利用皱折抑制构件在板厚方向上夹压所述钢板构件的同时,对所述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所述皱折抑制构件是由具有隔热性的原料构成的构件。另外,第七专利技术如下:在对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之前,具有对所述钢板构件形成弯曲部的工序,该弯曲部是与该钢板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部位并且是使该钢板构件在板厚方向上鼓出而形成的部位。另外,第八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装置具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是用于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机构;应力施加机构,所述应力施加机构是用于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的机构;以及冲压成形机构,所述冲压成形机构是用于对由所述应力施加机构施加了应力而形成的非矩形的所述钢板构件在板厚方向上进行冲压成形的机构。专利技术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第一专利技术可以得到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第二专利技术可以得到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非矩形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第三专利技术可以得到皱折的产生得到抑制的、品质更好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第四专利技术可以对毛坯材料以更小的应力实施弯曲加工。由此,可以使弯曲加工装置成为更简单的结构。第五专利技术可以制造板厚均等的冲压成形部件。第六专利技术可以得到皱折的产生得到抑制的、品质更好的冲压成形部件。第七专利技术可以对毛坯材料以更小的应力实施弯曲加工。由此,可以使弯曲加工装置成为更简单的结构。第八专利技术可以制造板厚均等的冲压成形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通电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a)是平面示意图、(b)侧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通电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a)是平面示意图、(b)是侧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弯曲加工装置的示意图、(a)是侧面示意图、(b)是表示由皱折抑制机构约束毛坯材料的约束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图、(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状况(形状α的情况)的示意图、(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b)是表示以往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状况(形状β的情况)的示意图、(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b)是表示以往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状况(形状Y的情况)的示意图、(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b)是表示以往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通电加热工序的实施状况的示意图、(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弯曲加工工序的实施状况的示意图、(C)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制成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以及通过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应力,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9 JP 2011-2701831.一种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以及 通过对通电加热开始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应力,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中, 对通电加热后的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钢板构件从矩形向非矩形变形的工序中, 在利用皱折抑制构件在板厚方向上夹压所述钢板构件的同时,对所述钢板构件施加朝向与该钢板构件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应力,所述皱折抑制构件是由具有隔热性的原料构成的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的工序之前,具有对所述钢板构件形成弯曲部的工序,该弯曲部是与该钢板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部位并且是使该钢板构件在板厚方向上鼓出而形成的部位。5.一种冲压成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从板厚方向看为矩形的钢板构件进行通电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川哲司,前田和久,秋永浩二,野野村洁,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