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7258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绳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架,所述通绳孔内设置有压绳装置。设置压绳装置对缆绳施加一定的力,在绞车收线时防止送绳装置和绞车之间的缆绳太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绳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送绳装置。
技术介绍
绞车是船舶上常用的机械,可以分为系泊绞车、定位绞车、拖缆绞车、起锚绞车等。系泊绞车是在船舶泊船或泊船靠岸停船时运行的绞车,具有众多功能如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起到漂移、支持和定位的作用,同时以恒定的张力调整补偿振动产生的偏差。以系泊绞车为例,系泊绞车上的缆绳系在岸边,通过系泊绞车的滚筒转动来控制船体靠岸等,一般为了防止缆绳在船体上晃动的范围过大,在船体上绞车前方都具有一个送绳装置,系泊绞车的缆绳一般会穿过送绳装置的通绳孔,然后系在岸上,这样使得系泊绞车和送绳装置之间的缆绳晃动范围不会很大,而送绳装置系在船头缆绳穿过送绳装置后晃动大也不会影响船上的作业。并且绞车上绕的缆绳是依次绕设在滚筒上的,在缆绳绕线或者放线时缆绳在滚筒上的受力点都是不同的,因此定位点不同,而在通过送绳装置后,缆绳的定位点始终都是送绳装置上的通绳孔一侧,因此定位比较确定。现有的送绳装置一般就是一个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个通绳孔,由于绞车和送绳装置之间没有拉力,绳子进入通绳孔的速度是不匀速的而绞车的滚筒转动是恒定的,会导致绞车在卷绳或者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绳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通绳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支架(2),所述通绳孔(11)内设置有压绳装置(3),所述压绳装置(3)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滚筒(31),压紧驱动结构(32),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所述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包括第一转轴(331),两个所述滚筒(31)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331),所述第一转轴(331)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32),所述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还包括有第二转轴(333),所述第一转轴(331)与第二转轴(333)垂直设置,相配合的两个滚筒(31)连接的所述第一转轴(331)上均套设有滑动支架(3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绳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上设置有通绳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支架(2),所述通绳孔(11)内设置有压绳装置(3),所述压绳装置(3)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滚筒(31),压紧驱动结构(32),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所述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包括第一转轴(331),两个所述滚筒(31)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331),所述第一转轴(331)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32),所述滚筒旋转驱动结构(33)还包括有第二转轴(333),所述第一转轴(331)与第二转轴(333)垂直设置,相配合的两个滚筒(31)连接的所述第一转轴(331)上均套设有滑动支架(334),所述第一转轴(331)与所述滑动支架(334)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滑动支架(334)上设置有齿轮支撑座(335),所述第二转轴(333)穿过所述齿轮支撑座(335),所述齿轮支撑座(335)内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36),所述第二锥齿轮(336)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333)上且可在所述第二转轴(333)上滑动,在所述第二锥齿轮(336)滑动的范围内所述第二转轴(333)的截面为非圆形,并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3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波阮志栋吴雪平干卓君赵小鹏支交平陈海涌贺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