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633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包含端盖(4)与圆柱形的前盖(5);端盖(4)与泵壳(3)外端固定连接,端盖(4)沿轴向设有阶梯孔,其中大孔作为油缸腔体;前盖(5)的外圆柱与阶梯孔中的小孔滑动密封配合;前盖(5)的外圆柱设有凸环(8),凸环(8)与油缸腔体形成配合,使端盖(4)作为缸体、凸环(8)作为活塞、前盖(5)作为活塞杆构成液压油缸;前盖(5)外侧连接管道补偿器(7);前盖(5)内侧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13)与第二安装孔(14);使用时前泵盖与液压系统的伺服阀相连,安装压力传感器接入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计算叶轮前间隙,并输出调整控制信号通过伺服阀以驱动前盖移动,达到调整叶轮前间隙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
技术介绍
公知的,离心泵是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结构简单而紧凑,对于同一输送量,离心泵具有所占面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较少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离心泵叶轮前间隙是影响离心泵效率的主要因数,决定了离心泵容积效率的大小,通过叶轮前间隙,叶轮做功后的液体会返回泵入口处,和入口管道来的新液体汇合又进入叶轮中,进行再一次做功,所以叶轮前间隙既影响泵水力效率更影响泵容积效率;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离心泵安装时,所述间隙尺寸有不同的范围,对于金属泵,该间隙控制在0.8mm以内,而非金属泵,因加工精度和离心泵运行时热胀冷缩影响,该间隙一般需要2-3mm ;而目前的离心泵,其前泵盖都固定安装在泵壳上,使用时,叶轮前间隙都是不可调的,在离心泵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磨损、变形等因素造成叶轮前间隙的改变,间隙变大时,泄漏多,泵效率低;间隙变小时,叶轮和前泵盖之间弓I起摩擦,致使泵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该前泵盖采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离心泵的前泵盖与泵壳(3)相连,离心泵中叶轮(6)的前端与前泵盖内侧端面形成叶轮前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盖包含:a.端盖(4),端盖(4)与泵壳(3)外端固定连接,端盖(4)沿轴向设有阶梯孔,其中大孔作为油缸腔体;b.圆柱形的前盖(5),前盖(5)的外圆柱与所述阶梯孔中的小孔滑动密封配合;前盖(5)的外圆柱设有凸环(8),凸环(8)与端盖(4)中的油缸腔体形成配合,将所述油缸腔体分隔为第一油腔(11)与第二油腔(12);前盖(5)沿轴向设有环形槽(16);位于凸环(8)两侧的前盖(5)外圆柱设有分别与第一油腔(11)及第二油腔(12)连通的第一油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整离心泵叶轮前间隙的前泵盖,离心泵的前泵盖与泵壳(3)相连,离心泵中叶轮(6)的前端与前泵盖内侧端面形成叶轮前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盖包含: a.端盖(4),端盖(4)与泵壳(3)外端固定连接,端盖(4)沿轴向设有阶梯孔,其中大孔作为油缸腔体; b.圆柱形的前盖(5),前盖(5)的外圆柱与所述阶梯孔中的小孔滑动密封配合;前盖(5)的外圆柱设有凸环(8),凸环(8)与端盖(4)中的油缸腔体形成配合,将所述油缸腔体分隔为第一油腔(11)与第二油腔(12);前盖(5)沿轴向设有环形槽(16);位于凸环⑶两侧的前盖(5)外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铃凤王幼民王逸玮奚琳王银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