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垂直于风道轴线,正压感压管位于正压引压管的迎风面,双文丘里位于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之间;正压感压管通过正压连接短管接到正压引压管上,正压感压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双文丘里通过负压连接短管接到负压引压管上;差压输出管位于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的上端,双文丘里由内文丘里和外文丘里组成,内文丘里喉部上侧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相同的风速下,风量测量装置输出的压差比现有技术提高3-5倍,提供了低风速时测量风量的一种新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矩形或圆形风道内的风量测量装置,尤其是低风速情况下的风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锅炉矩形或圆形风道内的风量测量所采用的差压型的插入式风量测量装置,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均速管,一种是文丘里。而这两种结构的风量测量装置,在低风速时输出的压差都很小,达不到测量精度和稳定度的要求,甚至根本无法进行风量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风道内风速低时,风量测量装置输出压差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其输出压差比通常的风量测量装置提高3-5倍,从而解决了低风速的风量测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垂直于风道轴线,正压感压管位于正压引压管的迎风面,正压感压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双文丘里位于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之间;正压感压管通过正压连接短管与正压引压管连通,双文丘里通过负压连接短管与负压引压管连通;差压输出管位于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的上端。所述的双文丘里由内文丘里和外文丘里组成。所述的正压感压管开口为与正压感压管中心线夹角30°的斜口。所述的正压连接短管和负压连接短管倾斜向上与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连通。所述的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上下两端设置有排灰螺栓。所述的内文丘里喉部上侧开口。所述的正压连接短管和负压连接短管与水平夹角为54°。所述的正压引压管和负压引压管平行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相同的风速下,风量测量装置输出的压差比现有技术提高3-5倍,提供了低风速时测量风量的一种新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风道内插入单支传感器的安装图图2为图1在A方向上的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风道内插入2支传感器的安装图图4为图3在A方向上的视图图5为正压感压管与正压引压管的连接图图6为双文丘里和负压引压管的连接图图7为双文丘里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正压引压管;2.负压引压管;3.正压感压管;4.正压连接短管;5.双文丘里;6.负压连接短管;7.法兰;8.均压管;9.压差输出管;10.排灰螺栓;51.内文丘里;52.外文丘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1: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插入单支传感器。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垂直于风道轴线,并贯穿整个风道,在正压引压管I的迎风面,设置正压感压管3,双文丘里5设置在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之间,正压感压管3和双文丘里5分别通过正压连接短管4和负压连接短管6与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相连,正、负压连接短管倾斜向上,水平夹角为54°。正压感压管3是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开口为与正压感压管3中心线夹角30°的斜口,正对着来流方向,用以测取总压Pz,双文丘里5由内文丘里51和外文丘里52组成,内文丘里51喉部上侧开口,测取喉部静压Ph。压差输出管9直接设置在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的上端。它与压差变送器相连接,这样由正压感压管3测出的流体总压和双文丘里5测出的静压所形成的压差,通过压差输出管9接至压差变送器,最后通过压差计算出风量大小,即可实现风量测量。实施例2: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插入两支传感器,还设置了均压管8,将各个传感器的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分别连通到均压管8上,以获得各传感器输出压差的平均值。在均压管8上有压差输出管9,整套风量测量装置的压差就是由它输出的,它与压差变送器相连接,实现风量测量。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插入传感器的数量和每支传感器中正压感压管3和双文丘里5的数量取决于风道尺寸的大小。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上下两端设置有排灰螺栓10,一旦引压管中有积灰,可打开该螺栓将积灰排出。正压感压管3上下两端开口,正压连接短管4和负压连接短管6倾斜布置,都是为了确保当流体中含有粉尘时,不积灰,不影响测量。提高输出压差的途径是提高正压,降低负压。正压感压管3的感压口正对流体来流的方向,测出的压力为流体的总压Pz,这也是所能得到的流体最大压力,该压力即作为正压输出。由于内文丘里51喉部截面的缩小,使通过内文丘里51的流速增加,流体在此处的流速达到最大,其静压Ph降到最低,该压力Ph即作为负压输出。为了使Ph能有一个更大幅度得降低,采用双文丘里5的方式。外文丘里52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内文丘里中流体的流速,从而进一步降低喉部静压Ph,使输出压差得到大幅提高。通过风洞试验和几十个国内外发电厂的实际运行证明,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的输出压差比常规的插入式风量测量装置大5倍左右,基本解决了低风速的风量测量问题。从正压感压管3得到的总压Pz和从双文丘里5得到的喉部静压Ph分别通过正压连接短管4和负压连接短管6连接到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上,由引压管上端的压差输出管9输出压差。插入多支传感器时,将各传感器的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分别接均压管8上,再由均压管8上的压差输出管9与压差变送器相连输出压差。由于插入多支传感器,每支传感器又有多个测点,所以压差输出管9输出的压差,充分代表了风道内的平均风量。已克服风道内流速不均对测量的影响。均速管的输出压差是风道内总压Pz与风道内静压Pj之差,文丘里的输出压差是风道内静压Pj与文丘里喉部静压Ph之差,而本技术的输出压差则是风道内总压Pz与文丘里喉部静压Ph之差。即:Λ P 均速=Pz-Pj.............................................(I)Λ P 文丘里=Pj-Ph.............................................(2)Λ P 复合式=Pz-Ph.............................................(3)式中Pz>Pj>Ph 所以Λ P复合式〉Λ P均速[0〇34]Δ P复合式> Δ P文丘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压引压管(1)和负压引压管(2)垂直于风道轴线,正压感压管(3)位于正压引压管(1)的迎风面,正压感压管(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双文丘里(5)位于正压引压管(1)和负压引压管(2)之间;正压感压管(3)通过正压连接短管(4)与正压引压管(1)连通,双文丘里(5)通过负压连接短管(6)与负压引压管(2)连通;差压输出管(9)位于正压引压管(1)和负压引压管(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29 CN 201320548647.91.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垂直于风道轴线,正压感压管(3)位于正压引压管(I)的迎风面,正压感压管(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管,双文丘里(5)位于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之间;正压感压管(3)通过正压连接短管(4)与正压引压管(I)连通,双文丘里(5)通过负压连接短管(6)与负压引压管(2)连通;差压输出管(9)位于正压引压管(I)和负压引压管(2)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文丘里(5)由内文丘里(51)和外文丘里(5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速双文丘里复合式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雷双喜,雷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