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19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包括有基材、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所述信息层印刷于基材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印刷于信息层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包括有基材、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所述信息层印刷于基材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印刷于信息层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专利说明】智能识别防伪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印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智能识别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传统防伪技术可以大体被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材料防伪,一类是数码防伪。材料防伪是最原始的防伪手段,是需要靠肉眼和经验进行识别的防伪方式,主要包括激光防伪、温变油墨、防伪版文、滴水消失等等,由于这类防伪方式非常容易被仿制,迫使生产厂家不得不更换新的方式进行防伪,导致消费者难于辨别,因此防伪效果很差。目前,单一的材料防伪已经基本消失了。数码防伪是指生产厂家在防伪标签上设置一个刮开式或揭开式的涂层,涂层内留有一串防伪数码,消费者根据厂家提示的信息通过短信、电话或上网方式进行查询验证。这种防伪方式可起到一定的防伪效果,但是已经查验过的防伪数码会完全暴露,因此十分容易被制假造假者大量仿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不易被仿制的智能识别防伪标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包括有基材、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所述信息层印刷于基材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印刷于信息层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材为纸、塑胶、玻璃、陶瓷或金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的油墨为具有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防伪油墨,该防伪油墨吸收波长的范围为95(Tl350n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数字信息矩阵图为通过改变矩阵单元的外观而表示编码后的信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编码后的消息包括冗余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与电子信息解码层不完全重叠或错开印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材上依次设置有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表面不存在任何可视化的防伪特征,因此几乎不会被仿制,同时,在对该智能识别防伪标签进行智能识别时,只需通过相应的识读设备在该标签表面进行识读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该识别方式方便快捷、识别效率高,能够实现专业快速识别,并且电子信息识别层和电子信息解码层为印刷式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实现大规模快速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极易实现市场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10、基材 20>fp息层 30、电子信息识别层 40、电子信息解码层。【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或图2所示,其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包括有基材10、信息层20、电子信息识别层30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40。其中,所述信息层20印刷于基材10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30印刷于信息层20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40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30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该基材为纸、塑胶、玻璃、陶瓷或金属,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基材,有些基材需要进行前处理后再印刷信息层,这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该电子信息识别层30的油墨为具有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防伪油墨,该防伪油墨吸收波长的范围为95(Tl350nm,该数字信息矩阵图为通过改变矩阵单元的外观而表示编码后的信息,该编码后的消息包括冗余码。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标签的防伪性能。该电子信息识别层30与电子信息解码层40不完全重叠或错开印刷。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材上依次设置有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表面不存在任何可视化的防伪特征,因此几乎不会被仿制,同时,在对该智能识别防伪标签进行智能识别时,只需通过相应的识读设备在该标签表面进行识读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而辨认真伪。该识别方式方便快捷、识别效率高,能够实现专业快速识别,并且电子信息识别层和电子信息解码层为印刷式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实现大规模快速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极易实现市场化。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材、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所述信息层印刷于基材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印刷于信息层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纸、塑胶、玻璃、陶瓷或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的油墨为具有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防伪油墨,该防伪油墨吸收波长的范围为95(Tl3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息矩阵图为通过改变矩阵单元的外观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识别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材、信息层、电子信息识别层以及电子信息解码层,所述信息层印刷于基材上,所述电子信息识别层印刷于信息层上,所述电子信息解码层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该电子信息解码层采用信息矩阵技术将带有特定规律的碳素点构成的数字信息矩阵图印刷于电子信息识别层上,通过摄像机提取电子信息解码层中数字信息矩阵图或不同数字信息矩阵图轨迹的内容,从而获取电子信息解码层的解码信息,该电子信息识别层基于微射频原理接收和返回数据,经信息解码层解码后,电子信息识别层经过分析后将预先在信息层中定义的信息还原提取出来进行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