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合金,涉及耐磨合金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25%~2.85%、硅0.76%~1.52%、锰0.72%~1.34%、硼0.61%~0.89%、磷≤0.02%、硫≤0.02%。本发明专利技术拥有生产成本低、微观铸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特殊变质处理从微观上来改变晶粒结构,增强产品的耐磨性能,保证耐磨合金在较宽的应用领域里具备优良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磨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具体涉及耐磨合金。
技术介绍
耐磨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耐磨材料约占85%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耐磨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
的关键材料。 国外绝大多数耐磨合金材料采用很高的合金加入量,特别是应用大量贵重金属如镍、铬、铜等。国外名牌耐磨合金材料铬含量高达30%,价格昂贵。对于铬、镍矿产资源稀少的中国来说,这种技术路线无疑会增加很高的成本。目前的生产技术停留在宏观的铸造中,对于微观不是很关注,但是从显微组织上来看,合金化合物尺寸、数量和分布以及晶界夹杂物都明显影响着产品的实际耐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微观铸造和使用寿命长的耐磨合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磨合金,所述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25%~2.85%、硅0.76%~1.52%、锰0.72%~1.34%、硼0.61%~0.89%、磷≤0.02%、硫≤0.02%。 所述耐磨合金制备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金属炉料准备和合金熔炼: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金属炉,将温度升高至1300℃~1600℃,出炉温度为1380℃~1400℃,对合金熔体进行氧化精炼和真空挥发,进行炉前分析,调整成分; (2)炉内脱氧:向炉内合金液中加入脱氧剂铁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合金液的脱氧产物,并从合金液中上浮进入渣中; (3)变质处理:向合金液中加入变质剂稀土和硼,使它们在合金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 (4)特殊变质处理:经过变质处理之后,再根据工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合理设计并调整最佳成分、组织和性能,将镁、锌和稀土铝合金按比例1:2:3配制加入到合金液中,得到所需要的组织及硬化相的数量、尺寸、形状及其分布; (5)浇注和造型:将合金液注入到模型内,浇注成型; (6)热处理工艺:将合金置于温度控制在850℃~920℃的淬火炉中保温2小时候后取出淬火,冷却介质为水溶性淬火液,将合金冷却至320℃;将合金置于温度为400℃~500℃的回火炉中保温3小时后取出空冷; (7)精整,检验成品,然后将合格成品入库。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拥有生产成本低、微观铸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特殊变质处理从微观上来改变晶粒结构,增强产品的耐磨性能,保证耐磨合金在较宽的应用领域里具备优良的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25%、硅0.76%、锰0.72%、硼0.61%、磷≤0.02%、硫≤0.02%。耐磨合金制备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1)金属炉料准备和合金熔炼: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金属炉,将温度升高至1300℃,出炉温度为1380℃,对合金熔体进行氧化精炼和真空挥发,进行炉前分析,调整成分;(2)炉内脱氧:向炉内合金液中加入脱氧剂铁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合金液的脱氧产物,并从合金液中上浮进入渣中;(3)变质处理:向合金液中加入变质剂稀土和硼,使它们在合金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4)特殊变质处理:经过变质处理之后,再根据工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合理设计并调整最佳成分、组织和性能,将镁、锌和稀土铝合金按比例1:2:3配制加入到合金液中,得到所需要的组织及硬化相的数量、尺寸、形状及其分布;(5)浇注和造型:将合金液注入到模型内,浇注成型;(6)热处理工艺:将合金置于温度控制在850℃的淬火炉中保温2小时候后取出淬火,冷却介质为水溶性淬火液,将合金冷却至320℃;将合金置于温度为400℃的回火炉中保温3小时后取出空冷;(7)精整,检验成品,然后将合格成品入库。 实施例2 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1.55%、硅1.14%、锰1.03%、硼0.75%、磷≤0.02%、硫≤0.02%。耐磨合金制备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1)金属炉料准备和合金熔炼: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金属炉,将温度升高至1450℃,出炉温度为1390℃,对合金熔体进行氧化精炼和真空挥发,进行炉前分析,调整成分;(2)炉内脱氧:向炉内合金液中加入脱氧剂铁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合金液的脱氧产物,并从合金液中上浮进入渣中;(3)变质处理:向合金液中加入变质剂稀土和硼,使它们在合金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4)特殊变质处理:经过变质处理之后,再根据工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合理设计并调整最佳成分、组织和性能,将镁、锌和稀土铝合金按比例1:2:3配制加入到合金液中,得到所需要的组织及硬化相的数量、尺寸、形状及其分布;(5)浇注和造型:将合金液注入到模型内,浇注成型;(6)热处理工艺:将合金置于温度控制在885℃的淬火炉中保温2小时候后取出淬火,冷却介质为水溶性淬火液,将合金冷却至320℃;将合金置于温度为450℃的回火炉中保温3小时后取出空冷;(7)精整,检验成品,然后将合格成品入库。 实施例3 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2.85%、硅1.52%、锰1.34%、硼0.89%、磷≤0.02%、硫≤0.02%。耐磨合金制备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1)金属炉料准备和合金熔炼: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金属炉,将温度升高至1600℃,出炉温度为1400℃,对合金熔体进行氧化精炼和真空挥发,进行炉前分析,调整成分;(2)炉内脱氧:向炉内合金液中加入脱氧剂铁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合金液的脱氧产物,并从合金液中上浮进入渣中;(3)变质处理:向合金液中加入变质剂稀土和硼,使它们在合金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4)特殊变质处理:经过变质处理之后,再根据工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合理设计并调整最佳成分、组织和性能,将镁、锌和稀土铝合金按比例1:2:3配制加入到合金液中,得到所需要的组织及硬化相的数量、尺寸、形状及其分布;(5)浇注和造型:将合金液注入到模型内,浇注成型;(6)热处理工艺:将合金置于温度控制在920℃的淬火炉中保温2小时候后取出淬火,冷却介质为水溶性淬火液,将合金冷却至320℃;将合金置于温度为500℃的回火炉中保温3小时后取出空冷;(7)精整,检验成品,然后将合格成品入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25%~2.85%、硅0.76%~1.52%、锰0.72%~1.34%、硼0.61%~0.89%、磷≤0.02%、硫≤0.02%。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25%~2.85%、硅0.76%~1.52%、锰0.72%~1.34%、硼0.61%~0.89%、磷≤0.02%、硫≤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合金制备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金属炉料准备和合金熔炼: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金属炉,将温度升高至1300℃~1600℃,出炉温度为1380℃~1400℃,对合金熔体进行氧化精炼和真空挥发,进行炉前分析,调整成分;
(2)炉内脱氧:向炉内合金液中加入脱氧剂铁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合金液的脱氧产物,并从合金液中上浮进入渣中;
(3)变质处理:向合金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阳,张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亚晨碾磨铸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