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碳结构钢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Ti微合金化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适用于热轧平板或卷板的生产。 技术背景 Ti是钢中常用的微合金元素,过去中厚板的生产往往采用微钛处理技术(Tiwt.%<0.02%),由于富Ti粒子在高温下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也常被用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控制。然而,Ti微合金化技术相比于Nb、V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Ti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易与钢中的O、N、S结合生成较大的夹杂物。而且,钢中的TiC析出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时常导致钢板力学性能的波动。但由于Ti元素较Nb、V在资源上更加丰富,价格上更为低廉,因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热加工控温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些问题也正在不断解决。 2006年,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毛新平等人申请专利技术专利200610123458.1“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工艺生产700MPa级高强耐候钢的方法”,该专利技术生产的高强耐候钢板的屈服强度为700~780MPa,厚度为1.5~8.0mm。专利报导的成份为:C:0.03~0.07、Si:0.3~0.5、Mn:0.6~1.6、P:≤0.04、S:≤0.008、Cu:0.2~0.5、Cr:0.3~0.7、Ni:0.15~0.35、Ti:0.10~0.14。2009年,毛新平等人申请专利技术专利200910038833.6“700MPa级Ti微合金化超细晶钢及其生产方法”。自2006年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i微合金化中厚钢板,采用Ti微合金元素强化的厚度规格15~50mm,屈服强度级别为460MPa、500MPa、550MPa,‑20℃冲击功大于100J的结构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为:C:0.05~0.1%,Mn:0.5~1.8%,S:≤0.01%,P≤0.014%,Ti:0.05~0.15%,Nb:0.001~0.04%,N≤0.004%,O≤0.004%,Si:0.01~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均为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微合金化中厚钢板,采用Ti微合金元素强化的厚度规格15~
50mm,屈服强度级别为460MPa、500MPa、550MPa,-20℃冲击功大于100J的
结构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为:C:0.05~0.1%,Mn:0.5~1.8%,S:≤0.01%,
P≤0.014%,Ti:0.05~0.15%,Nb:0.001~0.04%,N≤0.004%,O≤0.004%,Si:
0.01~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均为重量百分比。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宁,王全礼,姜中行,刘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