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170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38
一种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黄原酸根的水溶液在301nm处的吸光度,得到游离态黄原酸根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的比值k;再在常温下对样品进行真空干燥,除去其所含水分;称取m克干燥后将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去离子水,振荡后离心,然后加正己烷,振荡后离心,并加入去离子水和硫化钠,混合均匀后过滤,收集滤液,再用去离子水洗去滤渣上吸附的游离态黄原酸根,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滤液在301nm处吸光度,计算得到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质量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测量结果精确,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且回收率均高于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黄原酸的碱金属盐俗称黄药,是选矿工业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捕收剂,黄原酸根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在浮选过程中,游离态黄原酸根会与铜、铅、镍、镉等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配合物,其中大部分吸附在目标矿物表面,少部分随选矿废水进入尾矿库。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是决定浮选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分析可以帮助选矿企业监控浮选过程中黄药的利用效率。此外黄原酸根具有高毒性,能够损伤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肝脏器官和造血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黄原酸根还会降解生成二硫化碳,造成二次污染。以往环境监测部门只能对选矿企业排放废水中游离态黄原酸根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本专利涉及的方法可以检测选矿企业排放的废渣中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量,从而更好的控制黄原酸根的污染。 游离态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很多,例如比色法、电极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对于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可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黄原酸根的水溶液在301 nm处的吸光度,得到游离态黄原酸根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的比值k;(2)常温下对样品进行真空干燥,除去其所含水分;(3)称取质量为m的干燥后样品置于离心管中, m的范围为0.5‑5 g,加10‑30 mL去离子水,振荡后离心,移去上层清液,重复本步骤2‑4次以洗去样品中的游离态黄原酸根;(4)在上述离心管中加5‑15 mL正己烷,振荡后离心,移去上层清液,重复本步骤2‑4次以洗去样品中的双黄药中黄药的氧化产物;(5)在上述离心管中加10‑30 mL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配合物形态的黄原酸根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黄原酸根的水溶液在301 nm处的吸光度,得到游离态黄原酸根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的比值k;
(2)常温下对样品进行真空干燥,除去其所含水分;
(3)称取质量为m的干燥后样品置于离心管中, m的范围为0.5-5 g,加10-30 mL去离子水,振荡后离心,移去上层清液,重复本步骤2-4次以洗去样品中的游离态黄原酸根;
(4)在上述离心管中加5-15 mL正己烷,振荡后离心,移去上层清液,重复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波刘金凤杨兆光李海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