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缝吸附式满幅面印刷全自动玻璃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03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平面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满幅面印刷全自动玻璃印刷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印刷工作台、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网版调节机构、即时离网系统、玻片自动定位系统、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操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吸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改进了吸墨机构的结构和功能,能方便、迅捷地实现各种规格玻片的满幅面印刷,并大幅提高生产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平面丝网印刷设备
,特别涉及对全自动平板玻璃印刷机玻片满幅面印刷功能的实现和增加。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的装饰性丝印是近几年来丝网印刷在玻璃深加工中应用的新工艺,已有的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其主要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玻璃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题为《丝网印刷工工艺》,1994年3月由郑德海、郑军明及沈青编著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特种印刷》,2002年1月由吴 政、陈娜编著),主要包括机架10,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11,离网液压缸12,网版调节机构13,玻片自动定位系统14,印刷工作台15,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16,操作控制系统17;其中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11包括升降大臂111,能够沿安装在111侧面的直线滑轨往复运动的印刷头装置112,四角大臂升降导柱113通过安装座114被定位在机架10上,并能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使四角大臂升降导柱113统一升降,从而使部件11、12及13实现印刷、回墨和擦版时的不同升降高度要求,减速电机115牵引同步带,使印刷头装置112往复运动实现印刷、回墨功能;离网液压缸12顶部与离网减速器输出轴连接,其动力由减速电机115提供,印刷时离网液压缸12上下液路截止,网版134抬起与印刷同步,回墨时液压缸12上下液路导通,液压缸12拉杆伸长使网版134回到水平位,保持水平回墨网版调节机构13包括对版调节手柄131、132,网版133及网距调节手柄134,网版四角吊装在大臂111上;玻片自动定位系统14由气缸驱动将玻片18夹紧(参见图2);印刷工作台15包括支撑玻片的工作台板15l及玻片定位印刷时提供吸附力的气泵152;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16包括输送玻片的轮架161及其升降驱动和输送驱动装置,辅助模板162用于满版印刷时防止印刷头112的爬坡(参见图1)。平板玻璃的丝网印刷属于漏印,其印刷原理如图3所示,印刷时,油墨在胶刮的刮压下,透过丝网网版301上预先制作的图案302而印刷在待印玻片303上;无图案的地方则由于未曝光的感光胶堵塞了丝网网版301上的微孔,而不会印刷上图案。现有的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在满幅面印刷时,需将丝网网版301上的图案302制作得比玻片303外形尺寸略小一些,否则,印刷时油墨会在网版背面沿玻片303外形不断堆积,以致于污染后续玻片,影响印刷质量。因此,玻片在印刷后总会留有少许白边304,达不到真正的满幅面印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狭缝吸附式满幅面印刷全自动玻璃印刷机,在现有全自动玻璃印刷机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吸墨功能的部件,不但能完全达到满幅面印刷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狭缝吸附式满幅面印刷全自动玻璃印刷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印刷工作台、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网版调节机构、即时离网系统、玻片自动定位系统、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操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吸墨机构。所述吸墨机构可包括吸墨器、吸墨横梁、安装夹具、吸墨横梁升降驱动气缸、真空吸附管道、真空控制阀、真空控制阀驱动气缸、安装板及大功率吸尘器;其连接关系为安装板、真空控制阀、真空控制阀驱动气缸固定在印刷架移动横梁上,吸墨横梁升降驱动气缸、吸墨横梁安装在安装板上,吸墨器通过安装夹具固定在吸墨横梁上,真空控制阀驱动气缸通过真空吸附管道与吸墨器相连,所述的大功率吸尘器与真空控制阀相连。所述的吸墨器的横截面可为长方形,内部为中空的腔体,侧面开有出气口与真空吸附管道连通,下端面开有一条通长的狭缝。所述的大功率吸尘器可包括底座、软管、消音器、管接头、密封盖、油墨过滤器、吸气泵,其连接关系为吸气泵安装于底座内部,吸气泵的进气口通过油墨过滤器、管接头、软管与所述的真空控制阀相连,吸气泵的出气口与消音器相连;油墨过滤器放置于底座内密封的过滤腔内,并通过密封盖与管接头相接,过滤腔内开有出气口与吸气泵相连。本技术的特点及效果本技术属于大型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可实现最小玻片(500×700mm)至最大玻片(1300×2200mm)从上片、定位、印刷、回墨到下片的满幅面印刷的全自动生产。输送带将玻片自动输送至印刷工作台的中部,轮架下降将玻片放置在印刷工作台上,各定位点从四面将玻片夹紧并定位,然后,印刷架下降到印刷位置,由减速电机带动同步齿形带驱动印刷架往复运动实现印刷,印刷结束后,网框横梁回复水平位置,吸墨器下降贴紧网版,真空控制阀打开,利用大功率吸尘器产生的大流量、高负压的气流,将印刷网版背部的积墨吸去;与此同时,回墨刀下降并运行完成回墨动作;而输送带将玻片自动输送出印刷机而完成本次印刷过程。因为吸墨动作和回墨动作同时完成,省去了吸墨机构单独运行的时间,所以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所增加的吸墨机构,可保证吸墨器所接触部位的油墨被快速吸去;其吸墨范围比印刷图案的宽度略宽,在回墨运行中,印刷图案处所有积墨都能被可靠地吸去;油墨过滤器可保证被吸进真空管道内的油墨不会污染大功率吸尘器,而影响大功率吸尘器的运行。对于不同规格玻片的满幅面印刷,本技术只需在更换网版的同时,更换相应规格的吸墨器,即可方便、迅捷地实现各种规格玻片的满幅面印刷。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总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A-A向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为传统的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印刷原理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总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吸墨机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吸墨机构的大功率吸尘器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的大型全自动平板玻璃丝网印刷机,其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主要部件不仅包括现有的全自动玻璃丝网印刷机的整体结构机架及工作台41、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42、即时离网系统43、网版调节机构44、玻片自动定位系统45、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46、操作控制系统47(图中未画出);还增加了吸墨机构48。本实施例所增加的吸墨机构如图5中所示,包括吸墨器501、吸墨横梁502、可将吸墨器快速固定在吸墨横梁上的安装夹具503、吸墨横梁升降驱动气缸504、真空吸附管道505、真空控制阀506、真空控制阀驱动气缸507、印刷架移动横梁508(属于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42中的部件)、安装板509等部件以及大功率吸尘器和油墨过滤器(参看图6)。安装板509固定在印刷架移动横梁508上,其上安装有吸墨横梁升降驱动气缸504,该气缸的升降行程可调,用来驱动吸墨横梁升降使吸墨器501在吸墨时贴紧网版514;吸墨器50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比待吸墨图案的宽度略长,内部为中空的腔体,侧面开有出气口与真空吸附管道505连通,在吸墨时可产生负压;下部贴近网版处开有一条通长的狭缝,用来在吸墨时产生高速气流;真空控制阀506、真空控制阀驱动气缸507也安装在印刷架移动横梁508上,并通过真空吸附管道505与吸墨器501相连,来控制吸墨时真空吸附管道的接通;真空控制阀506通过软管与大功率吸尘器和油墨过滤器(参看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满幅面印刷全自动玻璃印刷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印刷工作台、印刷架及印刷架升降机构、网版调节机构、即时离网系统、玻片自动定位系统、轮架升降输送机构及辅助模板升降机构、操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吸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海杨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文洲丝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