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9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全息模压机。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机体、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主电机、副电机、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版辊、模压辊、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使用时,所承印材料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模压装置、冷却辊与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卷在收卷辊上;其特征在于: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它具有模压装置的宽幅大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全息模压机。
技术介绍
全息图像模压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流行的新兴技术,它可将三维立体信息复制在二维平面上,广泛用于防伪标记制作、装饰图片、包装等领域。现有的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机体、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主电机、副电机、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分别由轴承、轴承座与机体相连;主电机由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版辊和冷却辊,副电机由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放卷辊和收卷辊。其中版辊、模压辊、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版辊的轴承座在机体上位置可调,预热压辊的轴承座在机体上位置可调,版辊与模压辊保持一定的压力(如将模压辊和版辊之间的压力调整到6-9公斤/平方毫米)。使用时,所承印材料(如聚丙烯膜或聚氧乙烯膜或镀铝的聚脂膜)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模压装置、冷却辊与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卷在收卷辊上;所承印材料通过模压装置时,全息模版上的全息图像模压(转印)到所承印材料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使所承印材料的温度达到工作温度(视所承印的热塑性材料可塑态温度范围而定)。现有的版辊的最大长度为1.2米,当长度再增加时,版辊易变形,影响压印质量(压花不均匀),现有的激光全息模压机不能模压幅度更宽的所承印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压装置的宽幅大的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机体、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主电机、副电机、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分别由轴承、轴承座与机体相连;主电机由第一传动装置与版辊和冷却辊相连,副电机由第二传动装置与放卷辊和收卷辊相连;版辊、模压辊、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模压辊和版辊之间的压力为6-9公斤/平方毫米;使用时,所承印材料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模压装置、冷却辊与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卷在收卷辊上;其特征在于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所述的模压冷却辊9上并排螺旋设有第一介质通道25、第二介质通道26。本技术采用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模压冷却辊9支撑模压辊11,模压辊11支撑版辊12,因增加了支撑,所以模压装置的宽幅能增大,可达18米。现有的预热辊或冷却辊上只螺旋设有一个介质通道。本技术的模压冷却辊9上并排螺旋设有第一介质通道25、第二介质通道26,与只设一个介质通道相比,本技术的模压冷却辊9冷却快,在同等冷却效果的情况下,为增长模压冷却辊9宽幅提供了条件,既而为增长模压装置的宽幅提供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压冷却辊9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卷辊,2-第一调节辊,3-第一张力辊,4-第一过渡辊,5-所承印材料,6-预热压辊,7-预热辊,8-背面预热安装孔,9-模压冷却辊,10-机体,11-模压辊,12-版辊,13-模压剥离辊,14-导向辊,15-冷却辊,16-冷却压辊,17-第二张力辊,18-第二过渡辊,19-电晕处理装置,20-第三过渡辊,21-第二调节辊,22-分切辊,23-第四过渡辊,24-收卷辊,25-第一介质通道,26-第二介质通道,27-空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1、第一调节辊2、第一张力辊3、第一过渡辊4、预热压辊6、预热辊7、模压冷却辊9、机体10、模压辊11、版辊12、模压剥离辊13、导向辊14、冷却辊15、冷却压辊16、第二张力辊17、第二过渡辊18、电晕处理装置19、第三过渡辊20、第二调节辊21、分切辊22、第四过渡辊23、收卷辊24。放卷辊1、第一调节辊2、第一张力辊3、第一过渡辊4、预热压辊6、预热辊7、模压冷却辊9、模压辊11、版辊12、模压剥离辊13、导向辊14、冷却辊15、冷却压辊16、第二张力辊17、第二过渡辊18、第三过渡辊20、第二调节辊21、分切辊22、第四过渡辊23、收卷辊24分别由轴承、轴承座与机体10相连;主电机由第一传动装置与版辊12和冷却辊15相连,副电机由第二传动装置与放卷辊1和收卷辊24相连;版辊12、模压辊11、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全息模版上记录有激光全息图像,全息模版采用粘接或螺栓固定方式固定在版辊12上,模压辊和版辊之间的压力为6-9公斤/平方毫米;版辊12的轴承座在机体上位置可调,预热压辊6的轴承座在机体上位置可调。使用时,所承印材料(如聚丙烯膜或聚氧乙烯膜或镀铝的聚脂膜)5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5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2、第一张力辊3、第一过渡辊4、预热压辊6与预热辊7、模压装置(穿过全息模版与模压辊11之间)、模压剥离辊13、导向辊14、冷却压辊16、冷却辊15、第二张力辊17、第二过渡辊18、第三过渡辊20、第二调节辊21、分切辊22、第四过渡辊23在收卷辊24上。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如图1所示,机体10的上端设有电晕处理装置19,图1中的虚线为所承印材料5经过电晕处理装置19时的路线。预热辊7的下方的机体10设有背面预热安装孔8,当所承印材料5需要背面预热时,可将预热辊7安入背面预热安装孔8中。如图2所示,模压冷却辊9上并排螺旋设有第一介质通道25、第二介质通道26。图2中27为模压冷却辊9的空腔。权利要求1.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机体、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主电机、副电机、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分别由轴承、轴承座与机体相连;主电机由第一传动装置与版辊和冷却辊相连,副电机由第二传动装置与放卷辊和收卷辊相连;版辊、模压辊、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模压辊和版辊之间的压力为6-9公斤/平方毫米;使用时,所承印材料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模压装置、冷却辊与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卷在收卷辊上;其特征在于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压冷却辊(9)上并排螺旋设有第一介质通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宽幅激光全息模压机,包括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机体、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主电机、副电机、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放卷辊、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预热辊、模压辊、版辊、冷却辊、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收卷辊分别由轴承、轴承座与机体相连;主电机由第一传动装置与版辊和冷却辊相连,副电机由第二传动装置与放卷辊和收卷辊相连;版辊、模压辊、全息模版组成模压装置,模压辊和版辊之间的压力为6-9公斤/平方毫米;使用时,所承印材料的一端卷在放卷辊上,所承印材料的另一端经第一调节辊、第一张力辊、第一过渡辊、预热压辊与预热辊、模压装置、冷却辊与冷却压辊、第二张力辊、第二过渡辊卷在收卷辊上;其特征在于:模压辊(11)的下方设有模压冷却辊(9),模压冷却辊(9)与模压辊(11)相接触,模压辊(11)位于版辊(1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新安沈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创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