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0426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所测定到的来自粘合剂层的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氨量为10~500μg/g,且对所述粘合剂层实施在90℃的1000小时的加热耐久性试验和在60℃、95%R.H.的1000小时的湿热耐久性试验时,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所述加热耐久性试验和湿热耐久性试验前后的氨的变化量(μg/g)均为0~500μg/g,光学膜是具有偏振度99.99%以上的偏振膜。该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即使在高热、高湿度环境下也能够将光学特性的变化抑制得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所测定到的来自粘合剂层的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氨量为10~500μg/g,且对所述粘合剂层实施在90℃的1000小时的加热耐久性试验和在60℃、95%R.H.的1000小时的湿热耐久性试验时,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所述加热耐久性试验和湿热耐久性试验前后的氨的变化量(μg/g)均为0~500μg/g,光学膜是具有偏振度99.99%以上的偏振膜。该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即使在高热、高湿度环境下也能够将光学特性的变化抑制得较小。【专利说明】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粘合剂层设置于光学膜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和前面板等与图像显示装置一同使用的构件。作为所述光学膜可以使用偏振膜、相位差膜、光学补偿膜、增亮膜、防反射膜等表面处理膜,还有它们层叠而成的膜。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因其图像形成方式,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偏振元件配置于液晶单元的两侧是必不可缺的,通常贴合偏振膜。另外,在液晶面板和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中除偏振膜以外,为了提高显示器的显示品质开始使用各种光学元件。另外,为了保护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或赋予高档的感觉或使设计差异化而使用前面板。在这些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前面板等与图像显示装置一同使用的构件中使用例如:抗着色的相位差膜、用于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度的视度扩大膜,还有用于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的增亮膜、用于赋予表面的耐擦伤性而使用的硬质涂层膜、用于防止对图像显示装置的重影的防眩光处理膜、防反射膜、低反射膜等防反射膜等表面处理膜。将这些膜统称为光学膜。将所述光学膜贴合于液晶单元和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或前面板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另外,就光学膜与液晶单元和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或前面板,或者光学膜之间的粘接而言,通常,为了降低光的损失,将各材料使用粘合剂密合。在此情况下具有不需要用于使光学膜紧贴的干燥工序等优点,因此通常使用在光学膜的一侧预先设置有作为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随着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在电视、显示器、汽车导航、手机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用途的扩大,要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高耐久性,例如即使在高热、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放置并使用时,光学特性不变(在偏振膜中透明保护膜不分解劣化,偏振特性不变)、不发生粘合剂层的发泡、剥离等外观缺陷。特别是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高亮度化、高精细化,与现有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相比,对提高外观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已知为了防止所述透明保护膜的分解劣化,减少粘合剂的丙烯酸量的方法(专利文献I)、向粘合剂添加叔胺的方法(专利文献2)。但是在这些方法中不能够抑制偏振膜的偏振特性的变化、粘合剂层的发泡、剥离。另外,在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在粘合剂层的形成中,一直以来使用溶剂型的粘合剂,但近年,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期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期望不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剂,向使用水作为分散介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转换。例如,提出了在使用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的、具有厚度5 μ m?50 μ m的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通过将来自粘合剂层的氨量控制为IOng以上,将每Icm2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包含的总氨量控制为2000ng以下,能够抑制使用偏振膜作为光学膜时的偏振特性的变化(专利文献3)。现有技術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111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5480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84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就含有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而言,为了确保在液体状态下的水分散液(例如,乳液粒子)的分散稳定性,通常具有酸成分。例如,在水分散型丙烯酸系粘合剂中,在基础聚合物即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形成中使用丙烯酸等酸成分。但是,若所述酸成分以保持原样的状态存在于水分散液中,则不能够充分确保水分散液的稳定性,因此通常,就所述酸成分而言,通过将酸成分用氨等碱来中和,由此确保水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在专利文献3中,从抑制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条纹、不均等外观缺陷的观点出发,将所测定到的来自利用所述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氨的每Icm2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包含的氨量控制为IOng以上,且从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高耐久性等观点出发,控制总氨量以达到2000ng 以下。但是,如果仅满足所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关于氨量的条件,也出现了不能够抑制偏振膜的偏振特性的变化的情况。特别是最近,开始使用薄型化、高偏振度化的膜作为偏振膜,但使用这样的偏振膜时,不能够使其满足高热、高湿度环境下的光学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是在含有高偏振度的偏振膜的光学膜上层叠有由含有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即使在高热、高湿度环境下也能够将光学特性的变化抑制得较小。另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反复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下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等能够解决所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光学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由含有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的光学膜用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就所述粘合剂层而言,所测定到的来自该粘合剂层的每I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氨量为10?500μ g/g,且,对所述粘合剂层实施在90°C、1000小时的加热耐久性试验和在60°C、95% R.H.的1000小时的湿热耐久性试验时,每I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所述加热耐久性试验和湿热耐久性试验前后的氨的变化量(μ g/g)均为O?500 μ g/g,所述光学膜是具有偏振度99.99%以上的偏振膜。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中,作为水分散型粘合剂优选水分散型丙烯酸系粘合齐U。作为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系粘合剂,优选含有共聚物乳液,其是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含酸性基的单体的单体成分在乳化剂的存在下聚合而得到,且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和乳化剂的合计100重量份,所述含酸性基的单体和乳化剂的合计量为0.1?7重量份。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适当使用如下的膜,即所述偏振膜具有偏振片和设置于该偏振片的至少一面的透明保护膜,且所述至少一面的透明保护膜的厚度为40μπι以下,所述粘合剂层直接层叠于该透明保护膜。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适当使用如下的膜,即所述偏振膜具有偏振片,所述粘合剂层直接设置于该偏振片的至少一面。还有,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I片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专利技术效果在专利文献3中,利用含有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将每Icm2中包含的氨量控制为IOng以上且2000ng以下,但即使粘合剂层中的氨量在所述范围内也存在如下情况:在氨量多时在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氨不能够满足高热、高湿度环境下的光学耐久性试验。例如,明确了在使用高偏振度的偏振膜作为光学膜时有使偏振度降低,导致光学特性的劣化的情况。特别是粘合剂层变薄而每单位体积的氨量变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光学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由含有氨的水分散型粘合剂形成的光学膜用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就所述粘合剂层而言,所测定到的来自该粘合剂层的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氨量为10~500μg/g,且,对所述粘合剂层实施在90℃、1000小时的加热耐久性试验和在60℃、95%R.H.的1000小时的湿热耐久性试验时,每1g粘合剂层中包含的所述加热耐久性试验和湿热耐久性试验前后的氨的变化量均为0~500μg/g,所述光学膜是具有偏振度99.99%以上的偏振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州弘石井孝证村山和树细川敏嗣佐竹正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