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上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伸出外筒体,内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增压器的出气管与出液管连通,位于外筒体外的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出气管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上,第二阀门靠近出液管的出口端,增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器。通过设置的增压器可以及时给内筒体补充气压,使内筒体内的气压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整个低温储罐运输的安全,出液管兼做增压器的一部分出气管提高使低温储罐的管路更加精简合理,避免材料浪费以及结构臃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上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伸出外筒体,内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增压器的出气管与出液管连通,位于外筒体外的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出气管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上,第二阀门靠近出液管的出口端,增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器。通过设置的增压器可以及时给内筒体补充气压,使内筒体内的气压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整个低温储罐运输的安全,出液管兼做增压器的一部分出气管提高使低温储罐的管路更加精简合理,避免材料浪费以及结构臃肿。【专利说明】—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低温技术的普及,液氮、液氧、液氨、液氢和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体的应用日趋广泛,各行各业对储存和输送低温液体的低温容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低温容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传统的低温储罐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现在运输的环境比较的恶劣,如果内筒体出现气压不稳定的现象将直接影响运输的安全。现在为保证内筒体的气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提高内筒体的密封性能,但是不管怎么密封,微小的泄露始终存在,如果是短距离泄露会不严重,但是如果长距离的话将直接影响运输旅途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内,并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真空隔热空间,所述的内筒体上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伸出外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管与出液管连通,位于外筒体外的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的出气管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上,所述的第二阀门靠近出液管的出口端,所述的增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器。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筒体上设置有右端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液口,在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三个第三出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各第三出液口分别经管道与出液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左封和外油封,所述的出液管从外油封伸出。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两用于支撑的鞍式支座,所述的增压器设置在两鞍式支座之间。通过两个鞍式支座可以对增压器起到保护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筒体的左外封上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的吸管伸入真空隔热空间内。通过抽真空装置可以将隔热空间抽空,避免外界的温度影响内筒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增压器可以及时给内筒体补充气压,使内筒体内的气压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整个低温储罐运输的安全,出液管兼做增压器的一部分出气管提高使低温储罐的管路更加精简合理,避免材料浪费以及结构臃肿。通过设置在内筒体上且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排放内筒体内的物料,排物料可以更加快捷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内筒体,2、外筒体,3、出液管,4、增压器,5、出气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鞍式支座,9、抽真空装置,11、第一出液口,12、第二出液口,13、第三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包括外筒体2和内筒体1,内筒体I设置在外筒体2内,并且内筒体I与外筒体2之间形成真空隔热空间,内筒体I上连接有出液管3,出液管3伸出外筒体2,内筒体I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I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4,增压器4的出气管与出液管3连通,位于外筒体2外的出液管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出气管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3上,第二阀门7靠近出液管3的出口端,增压器4与控制器电连接器。外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左封和外油封,出液管3从外油封伸出。内筒体I上设置有右端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 11、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2,在内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三个第三出液口 13,第一出液口 11、第二出液口 12和各第三出液口 13分别经管道与出液管3连通。外筒体2的下端设置有两用于支撑的鞍式支座8,增压器4设置在两鞍式支座8之间。通过两个鞍式支座8可以对增压器4起到保护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外筒体2的左外封上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9,该抽真空装置9的吸管伸入真空隔热空间内。通过抽真空装置9可以将隔热空间抽空,避免外界的温度影响内筒体I。控制器经压力传感器反馈内筒体I内的气压,当气压低的时候控制器控制增压器4,这样可以及时给内筒体I补充气压,使内筒体I内的气压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整个低温储罐运输的安全,出液管3兼做增压器4的一部分出气管5提高使低温储罐的管路更加精简合理,避免材料浪费以及结构臃肿。通过设置在内筒体I上且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出液口 11、第二出液口 12和第三出液口 13,这样可以更加方便排放内筒体I内的物料,排物料可以更加快捷方便。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包括外筒体⑵和内筒体(1),所述的内筒体⑴设置在外筒体⑵内,并且内筒体⑴与外筒体⑵之间形成真空隔热空间,所述的内筒体(I)上连接有出液管(3),所述的出液管(3)伸出外筒体(2),所述的内筒体(I)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I)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4),所述增压器(4)的出气管(5)与出液管(3)连通,位于外筒体(2)外的出液管(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所述的出气管(5)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3)上,所述的第二阀门(7)靠近出液管(3)的出口端,所述的增压器(4)与控制器电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体(1)上设置有右端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1)、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2),在内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三个第三出液口(13),第一出液口(11)、第二出液口(12)和各第三出液口(13)分别经管道与出液管(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左封和外油封,所述的出液管(3)从外油封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2)的下端设置有两用于支撑的鞍式支座(8),所述的增压器(4)设置在两鞍式支座(8)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体(2)的左外封上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9),该抽真空装置(9)的吸管伸入真空隔热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低温储罐,其特征是,包括外筒体(2)和内筒体(1),所述的内筒体(1)设置在外筒体(2)内,并且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形成真空隔热空间,所述的内筒体(1)上连接有出液管(3),所述的出液管(3)伸出外筒体(2),所述的内筒体(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筒体(1)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增压器(4),所述增压器(4)的出气管(5)与出液管(3)连通,位于外筒体(2)外的出液管(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所述的出气管(5)连接在两阀门之间的出液管(3)上,所述的第二阀门(7)靠近出液管(3)的出口端,所述的增压器(4)与控制器电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兴,王芳,程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科华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