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851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膜、泡沫层及钢筋混凝土层,泡沫层紧贴外膜,钢筋混凝土层紧贴泡沫层。其外膜为球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结构,其对球形壳体结构,特别是大型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一种利用外膜而省去脚手架及模板的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膜、泡沫层及钢筋混凝土层,泡沫层紧贴外膜,钢筋混凝土层紧贴泡沫层。其外膜为球形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结构,其对球形壳体结构,特别是大型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一种利用外膜而省去脚手架及模板的施工结构。【专利说明】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
本技术有关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球形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基本上是采取脚手架支模板的方式进行的,而对于大型的薄壳球形结构,特别是封闭式薄壳球形结构,脚手架及模板异形且量大、模板加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结构,其对球形壳体结构,特别是大型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一种利用外膜而省去脚手架及模板的施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从外到内依次为球形外膜、泡沫层及钢筋混凝土层,泡沫层紧贴球形外膜,钢筋混凝土层紧贴泡沫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结构利用风机鼓风使膜结构成型,并利用膜结构内外压差,使膜及泡沫形状稳定,利用成型后的膜及泡沫支撑钢筋及喷射混凝土。本技术的施工结构,在常温下工作,且在膜成型后的工作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无论雨季、冬季均可正常施工。本技术适用于大型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特别是封闭式的球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过程简单、不用脚手架及模板、外膜结构可做为(替代)外装饰材料、简洁美观、施工工期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膜1、泡沫层2及钢筋混凝土层3,泡沫层2紧贴球形外膜1,钢筋混凝土层3紧贴泡沫层2。在实施时,首先将生产好的外膜利用风机吹成所需的形状,比如球形结构。这里的外膜材料一般选用一种能够承受仓内气压张力及施工阶段泡沫所产生拉力、并具有一定耐久性(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的PVC材料制作的膜,根据不同工程及混凝土厚薄不同,一般在4mm左右,膜的材质可以依需求选择。施工人员利用高空作业平台及平台车(360°旋转)喷泡沫,形成泡沫层,这里的泡沫层一般选用具有保温性能的聚氨酯类泡沫制得,厚度至少为50_为佳。施工期间外膜内保持一定的气压,这里一般是利用风机不断补风,使得膜内压力略大于正常环境压力,以不影响膜内人员施工为宜。形成泡沫层之后,施工人员利用高空作业平台及平台车(360°旋转)绑扎钢筋,依附成型后的外膜及泡沫层,喷设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层,待钢筋混凝土层形成一定强度后,可撤离风机。【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膜、泡沫层及钢筋混凝土层,泡沫层紧贴外膜,钢筋混凝土层紧贴泡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外膜为球形结构。【文档编号】E04B1/32GK203755445SQ201420171603【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专利技术者】朱剑波, 危元华, 连艳红, 李彦利, 张旭阳, 王统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球形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膜、泡沫层及钢筋混凝土层,泡沫层紧贴外膜,钢筋混凝土层紧贴泡沫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波危元华连艳红李彦利张旭阳王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