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456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保护套,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内绕包层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该种电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高,可承受最高3000℃,燃烧后的坚硬的壳体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应用于井下巷道,防水耐潮,抗震动,同时,可发出荧光,便于电缆的在阴暗处敷设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保护套,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内绕包层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该种电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高,可承受最高3000℃,燃烧后的坚硬的壳体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应用于井下巷道,防水耐潮,抗震动,同时,可发出荧光,便于电缆的在阴暗处敷设与检修。【专利说明】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缆用量迅速增长,对电缆的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比如在煤炭矿井的开采工作中,经常会有特别多的高瓦斯产生,一旦矿井内遍布的高瓦斯气体和明火的话,就会发生爆炸,会引发去一系列影响极为恶劣的惨痛安全事故。这就使得在其使用的电缆应具有阻燃耐火等性能。同时,井下巷道阴暗,敷设在井下巷道中的普通电缆几乎看不见,不便于安装或修整,对安全开采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阻燃、耐高温以及可发出荧光,利用敷设、检修等优点的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本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保护套,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内绕包层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所述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和耐高温无碱玻纤布压延复合而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种电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高,其中,电缆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可承受最高3000摄氏度,燃烧后的坚硬的壳体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线路在火灾的情况下的畅通,主要应用于井下巷道,防水耐潮,抗震动,同时,保护套能在阴暗的环境中发出荧光,有利于辨识电缆的方位,便于电缆的在阴暗处敷设与检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2类铜导体;2、内绕包层;3、聚氯乙烯绝缘层;4、绕包层;5、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4、保护套5,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1、内绕包层2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4构成,所述内绕包层2、所述绕包层4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5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所述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和耐高温无碱玻纤布压延复合而成。本电缆允许工作环境最高温度为3000°C。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内绕包层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硅橡胶和耐高温无碱玻纤布压延复合而成。【文档编号】H01B7/295GK203760178SQ201420124042【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康雪峰 申请人: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巷道用阻燃耐火荧光电缆,它包括成缆线芯以及包裹在成缆线芯外的绕包层、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缆线芯为三组,是由第2类铜导体、内绕包层以及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所述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均是由陶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材料构成,所述保护套是由高阻燃荧光聚氯乙烯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