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2943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畜牧饲料,具体说是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饲料的物料重量配比为:鲜柠条5.00kg(含水量15~25%),浓缩料0.8~1.5kg,复合酶制剂105-420g,水3.1~6.15kg;所述浓缩料含有粗蛋白>20.0%、钙>1.0%、磷>0.7%、食盐>1.5%、粗纤维<5.0%、水分<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饲料,具体说是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饲料缺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我国西部由于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条件,使饲料缺乏的情况更为严重。柠条为沙地旱生落叶灌木,是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分布较广的优良牧用树种,是具有潜力的牲畜饲料资源。柠条生物质粗蛋白和钙的含量高,而且生物产量高,青绿期长,抗逆性强,适生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但目前因其木质素及粗纤维素含量过高,影响了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没能得到大量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消除植物饲料中抗营养及其它不良因素,饲料酶制剂工业应运而生。1975年美国首次把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对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始于90年代,而后进展迅速。但工业化生产还不成熟,存在酶制剂产品的酶活性低、成本高、利用率较低等情况,尤其在开发利用方面力量较为薄弱,投入到实际应用、特别是木本饲料的酶化更少。通过添加微生物酶制剂,对饲料进行固体发酵,可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使不能消化的营养物质得到部分消化,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由于酶对饲料有糖化作用,可改善适口性,利于牲畜生长,提高牲畜的日增量。为了将柠条开发成鄂尔多斯的主要饲料资源,我们研制出一种高活力的复合酶制剂,已申报专利,申请号:200310119061.1。现将此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柠条饲料中进行固体发酵,然后通过饲喂阿尔巴斯绒山羊实验,得出柠条发酵最佳添加酶制剂饲料配方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含量高、适口性好、成本低的柠条酶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柠条酶化饲料,由如下重量配比(份数)的物料组(制)成:鲜柠条5.00kg,其含水量为15~25%,浓缩料0.8~1.5kg,复合-->酶制剂105-420g,水3.1~6.15kg;所述浓缩料含有粗蛋白>20.0%、钙>1.0%、磷>0.7%、食盐>1.5%、粗纤维<5.0%、水分<12.0%;所述浓缩料为组合物,其组分和含量为玉米粉35~43%、麦麸12~22%、豆粕12~22%、菜籽粕11~23% CaHPO4 2~6%、鱼粉2.5~6.5%、NaCl 1.5~3.5%;所述复合酶制剂是我们研制出的一种高活力的复合酶制剂,已申报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19061.1,其制备方法为:采用曲霉微生物如黑曲霉,通过双温度培养法进行固体产酶发酵,经斜面培养、摇瓶扩大培养及采用新型固体培养基产酶固体发酵阶段,制得高活力的复合酶制剂;其实例如下:(1)斜面培养:在装有PDY培养基的试管中接入黑曲霉A2.26,28℃静置培养5天;(2)孢子悬浮液制备:将斜面培养基上的黑曲霉孢子用无菌水洗下,制成孢子悬浮液;(3)摇瓶培养:在装有PDY培养基100ml的500ml摇瓶中接入一个斜面黑曲霉孢子悬浮液,在28℃、130r/min条件下培养3天;(4)固体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8.5%;麦麸:24.5%;(NH4)2SO4:5.7%;水分:61.3%(克)(5)产酶固体发酵取上述固体培养基50g进行高压灭菌后,接种2ml摇瓶孢子悬浮液,而后采用双温度培养法,发酵102小时;前36小时恒温30℃,后66小时25℃,自然补给氧气,环境湿度控制在60-70%。经过上述步骤,可制得高活力的复合固体酶制剂,其滤纸酶、果胶酶活活力经实测分别达15mg葡萄糖/(gDM·h),392mg半乳糖醛酸/(gDM·h)。上述柠条酶化饲料的制备是将一定量的高活力的复合酶制剂加到柠条粉碎物(将柠条粉碎成长2cm以下、直径小于2mm的絮状物)里,人为的控制pH、温度、湿度,使柠条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固体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酶化作用,制成对山羊具有明显增重效果的柠条酶化饲料,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饲料配方量的物料混匀后,密封发酵,用pH试纸不时开袋检查,当发酵物pH降至4.5-5.0时,发酵结束,即制得柠条酶化饲料。一般发酵后的酶化饲料水分在50%左右。所述发酵温度为17~35℃,发酵时间3-7天时,效果较佳。所述柠条饲料非常适于山羊的饲养,根据山羊的重量确定柠条饲料的每天饲喂量。一般每只成年山羊的重量在26.5-40.5kg,每只羊每天的饲喂量为1.2~1.6kg(湿重),一次进食。-->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营养含量高。本专利技术柠条酶化饲料由于采用添加复合酶制剂进行固体发酵而制得,大大降低了柠条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不但有利于牲畜的消化吸收,且复合酶制剂对营养物质有补充作用,从而提高其营养含量。2.适口性好。复合酶对柠条饲料的糖化效果明显,提高了柠条的适口性,牲畜乐于食用,对牲畜有很好的增重作用,每只山羊的增重效果一般在128-143g/日增重,且对羊毛的质量和产量也有很好的改善。3.成本低。本专利技术以柠条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在复合酶制剂上注重价格的选择。此外,本专利技术固体发酵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掌握,从而降低了生产柠条饲料的成本,使柠条饲料的工业化生产得以实现。4.安全性高,无环境污染。对牲畜的生长具有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原料柠条、复合酶制剂及浓缩料,对牲畜无毒无害,且在具有安全性的同时,对环境直接或间接都不造成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柠条饲料配方:鲜柠条(含水分20%)5.00kg,粉碎成长1~2cm、直径1~2mm的絮状物;浓缩料1.05kg;复合酶制剂210g;水4.52kg;合计10.78kg;pH6.0;浓缩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粉38%、麦麸17%、豆粕17%、菜籽粕18%CaHPO4 4%、鱼粉4.5%、NaCl 1.5%;其营养成份:粗蛋白>20.0%、钙>1.0%、磷>0.7%、食盐>2.0%、粗纤维<5.0%、水分<12.0%;将上述配方量的物料混匀后,分装于厚质的食品塑料袋中,每袋压实密封,在室温为25℃的条件下,厌氧发酵,用pH试纸不时开袋检查,当发酵物pH降至4.5时,(发酵5天)发酵结束,即制成柠条饲料;发酵后的饲料含水量约为50%。将制备的柠条饲料进行山羊喂养实验,根据山羊的重量确定柠条酶化饲料的每天饲喂量;一般每只成年山羊的重量在26.5-40.5kg,每只羊每天的饲喂量约为1.6kg(湿重),一次进食。早上:喂柠条饲料1.6kg;下午:喂一般常用饲料1.17kg(玉米秸杆粉0.47kg、浓缩料0.117kg,水0.583L);山羊每天散放采食一小时;羊的增重效果(饲喂七天):每日增重143g。-->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复合酶制剂的量为210g,但使用的复合酶制剂是市售的,如中农牌复合酶制剂,而不是高活力的复合酶制剂。羊的增重效果(饲喂七天):每日增重71g。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复合酶制剂(复合酶制剂的量为0kg)。羊的增重效果(饲喂七天):每日增重2.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其特征在于:饲料的物料重量配比为:鲜柠条5.00kg,其含水量为15~25%,浓缩料0.8~1.5kg,复合酶制剂105-420g,水3.1~6.15kg;所述浓缩料含有粗蛋白>20.0%、钙>1.0%、磷>0.7 %、食盐>1.5%、粗纤维<5.0%、水分<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柠条酶化饲料,其特征在于:饲料的物料重量配比为:鲜柠条5.00kg,其含水量为15~25%,浓缩料0.8~1.5kg,复合酶制剂105-420g,水3.1~6.15kg;所述浓缩料含有粗蛋白>20.0%、钙>1.0%、磷>0.7%、食盐>1.5%、粗纤维<5.0%、水分<12.0%。2.按权利要求1所述柠条酶化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料为组合物,其组分和含量为玉米粉35~43%、麦麸12~22%、豆粕12~22%、菜籽粕11~23%、CaHPO4 2~6%、鱼粉2.5~6.5%、NaCl1.5~3.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军许华夏丁建国李颖梅张海荣张春桂靖德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