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上墨单元的参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9344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于来自印刷机的上墨单元的多个参数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上墨单元模型,基于至少控制参数,计算出将通过印刷机印刷的基材上的墨密度的值,计算值代替实际值用作用于控制的输入量。这里,计算值至少有时基于上墨单元的多个参数而专门地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于来自印刷机的上墨单元的多个参数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上墨单元模型,基于至少控制参数,计算出将通过印刷机印刷的基材上的墨密度的值,计算值代替实际值用作用于控制的输入量。这里,计算值至少有时基于上墨单元的多个参数而专门地计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源自印刷机(printing press)、优选胶印机的上墨(inking)单元的多个参数中至少一个控制参数加以控制的方法,其中基于至少该控制参数,通过上墨单元模型计算将通过印刷机印刷的基材上的墨密度的值,且该计算值被用作输入量用于代替实际值来进行控制。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至少一个上墨单元的印刷机,该上墨单元包括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控制参数可以是例如墨刀的开口或墨斗辊的旋转速度。从而可以调整墨量和墨密度。印刷机、特别是胶印机中在启动和生产运行期间可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机器中,一种或多种墨被连续施加到基材上,基材典型地是纸张、纸板或箔片。将被施加的墨量取决于例如主题、墨的类型、其中包含的颜料量或消费者的个人爱好。为了最小化浪费、即不可销售拷贝并最大化印刷机的经济效益,每个印刷顺序的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到达拷贝上的目标墨量,并且在进一步操作期间保持其恒定。为此,操作者在其处理时在机器的上墨单元中具有各种干预可能性。印刷机的上墨单元基于墨容器,在墨容器中存储印刷墨。典型地,利用缓慢旋转辊即墨斗棍从该容器中移除墨。通过致动器即墨刀决定墨斗棍上的墨层厚度。墨刀的开口典型地可区域调整,即在基板宽度上不同。这是考虑在宽度上不同的主题的墨需求。根据设计的类型-膜上墨单元和供墨辊上墨单元被区别开来-利用以固定方式调整的间隔旋转的辊即膜辊,或利用以振动方式安装的辊即振动辊,从墨斗辊移除墨。随后通过多个另外的辊而使得墨膜被均质化。为了防止条纹现象(striation),一些辊即墨振动器另外相对于旋转方向振动地横向移动。通过多个辊,墨膜的厚度减少,直到到达其最终厚度。在胶印中,施加在基材上的墨典型地是大约I μ m。此外,上墨单元具有在墨通过主题被移除之处的辊框架中存储墨和更换墨的目的。例如在Wolfgang Walinsky于1995年第一版的“卷筒纸胶印(DerRollenoffsetdruck) , Fachschriften-Verlag GmbH and C0.kg Fellbach 中公开了上墨单元的可能构造。为了调整墨比率,操作者典型地可打开和关闭个别墨区域中的墨刀或改变墨斗辊的旋转速度。此外,必需注意,通过在湿胶印中使用水,由于墨被润湿液稀释,墨密度也略微减少,。由于特别对于高不规则性的主题,墨密度的手动调整很复杂且困难,且由于这种调整花费很长时间直到印刷出良好的拷贝,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墨密度自动控制的装置。图1示出这种控制电路。为了控制墨密度,在印刷处理16的结束处用传感器或高分辨率相机在控制区域或在图像中测量获得的实际密度14且与目标密度11进行比较。然后计算的密度差12被用作控制器15的输入量。控制器15产生控制信号13,典型地是用于墨刀开口的值,且从而干预印刷处理16。作为这种控制器的典型实施例的现有技术,文献DE69810385公开了 PID控制器。该控制电路对于运行生产期间通常的面积覆盖率而言工作良好。图2示出品质上典型受控制的密度曲线21。随着机器启动也称为启动阶段,N21拷贝之后达到墨密度的公差带(tolerance band),且印刷出良好的拷贝。通过目标密度,公差带之外的拷贝不可销售,是废品。然而,与现有技术对应的这种控制系统具有一些缺陷。在机器启动期间,即在确定用于达到理想光学密度的适当控制变量期间,由于需要测量纸张上的最小密度,光学密度的测量通常是不可能的或仅更靠后。仅在一旦已达到最小密度时,图像中用于评价的触发标记或位置可被传感器装置检测到。只要最小密度未达预定点,不可能进行控制,因为缺少实际值。这是在图1中由开关17代表。对于很低的面积覆盖率,仅很少墨从上墨单元移除。根据上墨单元中辊的数量和从而存储的墨量,上墨单元对墨区域所进行调整的、或墨斗辊速度的改变的反应很迟缓。在无控制操作期间,与图2对应,则密度特征22仅很缓慢地增加。结果导致很高的废品率,这实质上减少了机器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在控制器中,产生很大校正信号,但是系统应答很迟缓,在受控制操作中简单的PID控制器可导致墨密度的严重的过调节。因为很大校正信号即远远在期望墨密度之上的墨密度,在一定时间之后由控制器干预产生。控制器现在倡导反调整,且利用更新的调节,处理在相反方向上继续。图2用曲线23示出具有低面积覆盖率的典型地受控制的密度曲线。典型地,对于很低的面积覆盖率,与控制器的干预无关,产生了获得的墨密度的静止工作点。相反,根据现有技术,对于很低的面积覆盖率,需要操作个人的手动干预。另外,在现代印刷机中可能经由处于限定位置的辊组通过靠合和脱离来影响墨流量,因而减少浪费。这在图3中示出卷取进料胶印机的上墨单元的示例。参考接合顺序,膜辊32在墨斗辊31上的靠合、涂布辊33在印版滚筒34上的脱离、橡皮布滚筒35在基材幅材/卷料(web)36上的印记靠合得以被区别。根据图1的简单墨密度控制系统不能应用关于干预墨流动的扩展可能性。为了避免已知问题,各种设定过程已被附加地开发以便尽快到达目标密度,甚至在机器的启动期间没有墨密度控制。在所有情况下,调整变量(墨区域开口、墨斗辊旋转速度和接合顺序,部分也是机器速度)被静止地或准静止地预设。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经验确定开始顺序和调整值,目标是在稳定操作期间由此到达预设墨密度,而不需要进一步改变调整变量。文献 DE10358172、DE69823638、DE102008034943 或 DE69716515 公开了相应的过程。在文献DE102005013634中,提出为了缩短设置时间,以与将印刷的图像无关地在整个宽度上用恒定墨量对整个上墨单元预上墨。仅在根据经验确定的时间之后进行对印刷图像的适应。对于预上墨,在文献EP1232862中提出在限定的时间跨度期间与面积覆盖率间接成比例地打开区域。仅在这之后进行对常规预设值的重新设定。这里,个别步骤的时间跨度以固定方式预定。然而,逐渐知道:特别在高面积覆盖率的情况下动态是不足的。为了尽可能精确地确定预设参数,基于过去的生产而存储相应适当设定且用于接下来的设定操作。在处理中不进行启动顺序的调整。所有这些解决方案具有这样的缺陷即:预设时间顺序和接合顺序以固定方式预定。用这种程序不能在所有应用情况下实现最佳低浪费。文献EP1671789公开了一种用于上墨单元的控制方法,其中在边缘区域中测量的墨密度在相应上墨单元的模型帮助下或基于主题的数据而改变。该方法仅在提供的有效测量值也可得到的情况下起作用,且因而不适用于上墨单元的启动期间的接合顺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在启动期间以及在生产运行期间印刷中墨密度所取决于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墨单元的印刷机,该上墨单元包括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控制单元。关于该方法,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解决。关于该印刷机,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于来自印刷机、优选胶印机的上墨单元(16)的多个参数(13)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通过上墨单元模型(18)基于至少控制参数而计算出将通过印刷机印刷的基材(36)上的墨密度的计算值(20),计算值(20)代替实际值(14)用作用于控制的输入量,其特征在于,计算值(20)至少有时基于上墨单元(16)的多个参数(13)而专门地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阿尔布雷希特M·施密德S·贝格尔N·罗滕贝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曼罗兰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