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327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100份、抗氧化剂1-3.5份、稳定剂0.5-2份、石蜡5-10份、硬脂酸钙3-7份、环氧大豆油2-6份、聚乙烯蜡0.1-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型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优异,节约了原料成本,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电缆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100份、抗氧化剂1-3.5份、稳定剂0.5-2份、石蜡5-10份、硬脂酸钙3-7份、环氧大豆油2-6份、聚乙烯蜡0.1-1份。本专利技术离型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优异,节约了原料成本,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电缆等行业。【专利说明】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薄膜
,具体是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
技术介绍
目前,对在FPC生产过程中使用的PET离型膜,其表面通过涂硅来适应190度以上高温下的使用。而本专利技术的离型耐高温薄膜不需要涂覆其他任何材料即可满足190度以上高温下的使用。对于耐高温电缆一般选用的是氟塑料薄膜,其原料成本相当昂贵,而一般的塑料薄膜其耐热温度相对比较低,在高温下就会发生软化和分解。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薄膜能够代替氟塑料薄膜达到相应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3.5份、稳定剂0.5-2份、石蜡5_10份、硬脂酸钙3-7份、环氧大豆油2-6份、聚乙烯腊0.1-1份。 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2.5份、稳定剂1.2份、石蜡8份、硬脂酸钙5份、环氧大豆油4份、聚乙烯蜡0.6份。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98或抗氧化剂1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离型塑料薄膜耐高温性能优异,节约了原料成本,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电缆等行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098 2.5份、稳定剂1.2份、石蜡8份、硬脂酸钙5份、环氧大豆油4份、聚乙烯蜡0.6份。实施例2 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010 1份、稳定剂0.5份、石蜡5份、硬脂酸钙3份、环氧大豆油2份、聚乙烯蜡0.1份。实施例3 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010 3.5份、稳定剂2份、石蜡10份、硬脂酸钙7份、环氧大豆油6份、聚乙烯腊1份。【权利要求】1.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3.5份、稳定剂0.5-2份、石蜡5_10份、硬脂酸钙3-7份、环氧大丑油2-6份、聚乙烯腊0.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2.5份、稳定剂1.2份、石蜡8份、硬脂酸钙5份、环氧大豆油4份、聚乙烯蜡0.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98或抗氧化剂1010。【文档编号】C08K5/098GK103965622SQ201410194608【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专利技术者】叶春会, 王泽平 申请人:安徽嘉木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型耐高温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离型耐高温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PA66 100份、抗氧化剂1‑3.5份、稳定剂0.5‑2份、石蜡5‑10份、硬脂酸钙3‑7份、环氧大豆油2‑6份、聚乙烯蜡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会王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木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