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及相应的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162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9:00
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及相应的永磁电机。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其包括:多个磁体容置槽,多个磁体容置槽沿着转子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及多个永磁体,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设置在多个磁体容置槽中的每一个内,并且具有对称中心线。其中,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所对应的转子组件的外缘包括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远离对称中心线的第一曲线形外缘和靠近对称中心线的第二曲线形外缘,第一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采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组件的永磁电机提高了永磁体的抗退磁能力,减小了输出转矩的脉动。还涉及永磁电机定子组件以及相应的永磁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及相应的永磁电机。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其包括:多个磁体容置槽,多个磁体容置槽沿着转子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及多个永磁体,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设置在多个磁体容置槽中的每一个内,并且具有对称中心线。其中,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所对应的转子组件的外缘包括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远离对称中心线的第一曲线形外缘和靠近对称中心线的第二曲线形外缘,第一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组件的永磁电机提高了永磁体的抗退磁能力,减小了输出转矩的脉动。还涉及永磁电机定子组件以及相应的永磁电机。【专利说明】永磁电机转子组件及相应的永磁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减小永磁电机的输出转矩的脉动以及提高永磁电机的抗退磁能力的转子组件。还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定子组件以及相应的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变频制冷压缩机的应用中通常采用稀土永磁电机作为压缩机的驱动部件。稀土永磁体的磁能积是铁氧体永磁体的6倍至10倍,因此稀土永磁体被广泛地用于大功率、高效率的变频制冷压缩机中。但稀土永磁体价格昂贵,加工工艺复杂,因此大大地增加了稀土永磁电机的制造成本,从而使得采用这种电机的压缩机的成本相应地增加。此外,稀土元素不仅储量小,而且稀土元素的提炼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污染严重。因此,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稀土元素的开采与提炼将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其应用也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稀土磁铁具有以上所述的局限性,而铁氧体磁体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逐渐成为取代稀土永磁体的一种经济的选择。但是,现有的铁氧体永磁电机存在输出功率和转矩相对较小、效率较低以及输出转矩脉动大的缺点,因此其仅能够应用于功率需求较小、精度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输出功率和转矩、效率增大而且转矩脉动小的铁氧体永磁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组件,其包括:多个磁体容置槽,多个磁体容置槽沿着转子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及多个永磁体,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设置在多个磁体容置槽中的每一个内,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称中心线。其中,多个永磁体中的每一个所对应的转子组件的外缘包括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远离对称中心线的第一曲线形外缘和靠近对称中心线的第二曲线形外缘,第一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曲线形外缘与转子组件的中心的距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定子组件,其包括:定子基部和多个定子齿,多个定子齿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从定子基部朝向定子组件的中心延伸的颈部和从颈部的端部向两侧延伸的翼部。其中,定子组件的翼部的端部具有切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永磁电机,其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旋转地容置在定子组件的内腔中。其中,转子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其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旋转地容置在定子组件的内腔中。其中,定子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永磁电机定子组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提供的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转子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定子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定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铁氧体永磁电机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铁氧体永磁电机的输出转矩的脉动的对比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如图1所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200。永磁电机200包括定子组件220和旋转地容置在定子组件220的内腔中的转子组件240。根据构造旋转电机的现有技术,通过使用转子轴、转子轴承和端盖将转子组件240定位在定子组件220的内腔内。定子组件220包括定子基部221和从定子基部221沿着定子组件220的径向方向朝向定子组件220的内腔延伸的多个定子齿222。每个定子齿222包括从定子组件220的定子基部221延伸出的颈部224和从颈部224的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翼部226。分别从相邻的两个颈部224的端部延伸的相对的两个翼部226的端部通过槽口相互分离。定子组件220的绕组228绕制在每个定子齿222的颈部224上,并在被供给电流时提供用于使转子组件240旋转的磁场。转子组件240包括沿其周向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的多个磁体容置槽242和容置在多个磁体容置槽242中的每一个内的永磁体244。在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200中,多个磁体容置槽242以及相应的永磁体244沿转子组件240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开地设置。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转子组件240中,每个永磁体244均具有通过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的对称中心线,比如,图2中示出的一个永磁体244具有对称中心线0A。每个永磁体244所对应的转子组件240的外缘包括第一外缘246和第二外缘248,有利地,第一外缘246和第二外缘248关于对称中心线OA对称。当然,第一外缘246和第二外缘248也可以不关于对称中心线OA对称,比如只要满足多个永磁体244关于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中心对称地布置即可。第一外缘246包括远离对称中心线OA的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和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并且,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上的点与转子组件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上的点与转子组件的中心O之间的距离。由于永磁体244的端部设置成对应于第一曲线外缘246-1,并且在第一曲线外缘246-1处形成与定子组件220的内缘的较大的间隙,由此能够减小定子绕组228所产生的磁场对永磁体244的端部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永磁体244的抗退磁能力。有利地,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为以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为圆心的同心圆弧外缘。进一步地,结合如上所述的特征来看,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与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的距离大于同心圆弧外缘的半径Rmin。另外,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也可以为其他曲线形状,比如多段直线或圆心相对于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偏移的弧形。在此,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可以为以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为圆心的圆弧形,并且此时,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的半径大于作为同心圆弧外缘的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的半径Rmin ;或者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可以为与作为同心圆弧外缘的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不同心的圆弧形,或者为其他曲线形状。有利地,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为圆弧形,其圆心Ol相对于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偏移一定距离,其中所述偏移的距离称为偏心距e。进一步地,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与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相比更靠近转子组件240的中心0,并且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形成在永磁体244的端部处,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形成在永磁体244的中部位置处。比如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图中所示的U形永磁体244来说,作为同心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组件(240),包括:多个磁体容置槽(242),所述多个磁体容置槽(242)沿着所述转子组件(240)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及多个永磁体(244),所述多个永磁体(244)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磁体容置槽(242)中的每一个内,所述多个永磁体(244)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称中心线(OA),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244)中的每一个所对应的转子组件(240)的外缘包括第一外缘(246)和第二外缘(248),所述第一外缘(246)和所述第二外缘(248)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远离所述对称中心线(OA)的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248‑1)和靠近所述对称中心线(OA)的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248‑2),所述第一曲线形外缘(246‑1、248‑1)与所述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曲线形外缘(246‑2、248‑2)与所述转子组件(240)的中心(O)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存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