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580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0:43
转子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层积的4个转子芯、即第1~第4转子芯和分别介于第1~第4转子芯彼此之间的多个励磁磁石。第1~第4转子芯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分别以等角度间隔在第1~第4转子芯上延伸形成。第1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第2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多个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着磁,使第1以及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使第2以及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转子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层积的4个转子芯、即第1~第4转子芯和分别介于第1~第4转子芯彼此之间的多个励磁磁石。第1~第4转子芯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分别以等角度间隔在第1~第4转子芯上延伸形成。第1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第2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多个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着磁,使第1以及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使第2以及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专利说明】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
技术介绍
作为在电动机中使用的转子,已知有所谓伦德尔(Limdell)型结构的转子。伦德尔型结构的转子包括一对转子芯和在轴向上配置于该一对转子芯之间的励磁磁石。各个转子芯包括圆板状的芯基座和设置在芯基座外周的多个爪状磁极。一对转子芯以爪状磁极在圆周方向上交错的方式组合。爪状磁极交替作为N极以及S极发挥作用。顺便提及,例如在日本实开平5-43749号公报中公开的伦德尔型结构的转子形成为2段结构的转子,该转子使用了 2组包括一对转子芯以及励磁磁石的转子结构。然而,在上述的伦德尔型结构的转子中,在更高输出化、组装方面仍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输出、组装性的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的转子,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层积的4个转子芯、即第I?第4转子芯、以及分别介于所述第I?第4转子芯彼此之间的多个励磁磁石。所述第I?第4转子芯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I?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该第I?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以等角度间隔在所述第I?第4转子芯上分别延伸形成。所述第I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所述第2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所述多个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着磁,使第I以及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I磁极发挥作用,使第2以及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定子,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层积的4个定子芯、即第I?第4定子芯、以及分别介于所述第I?第4定子芯彼此之间的多个环状绕组。所述第I?第4定子芯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I?第4定子侧爪状磁极。该第I?第4定子侧爪状磁极以等角度间隔分别在所述第I?第4定子芯上延伸形成。所述第I定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3定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所述第2定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4定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以来自所述第I以及第3定子侧爪状磁极的磁通的变动周期与来自所述第2以及第4定子侧爪状磁极的磁通的变动周期错开180度相位的方式,在所述多个环状绕组中流动的交流电的方向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的电动机,包括沿着轴向延伸的轴、转子、以及定子。具备:第I转子芯,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I转子爪状磁极;第2转子芯,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2转子爪状磁极;以及圆环状的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磁化,配置在所述第I以及第2转子芯之间。所述第I以及第2转子爪状磁极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所述励磁磁石构成为使所述第I以及第2转子爪状磁极作为互不相同的磁极发挥作用。所述定子具备:第I定子芯,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I定子爪状磁极;第2定子芯,具有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2定子爪状磁极;以及在圆周方向上缠绕的线圈部,配置于所述第I以及第2定子芯之间。所述第I以及第2定子爪状磁极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并且使所述第I以及第2转子爪状磁极相互对置。所述线圈部构成为基于向该线圈部的通电而使所述第I以及第2定子爪状磁极作为互不相同的磁极发挥作用,且使所述第I以及第2定子爪状磁极的极性相互切换。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中的一方中贯插所述轴。所述第I以及第2转子爪状磁极的数量与所述第I以及第2定子爪状磁极的数量相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特征由权利要求书加以明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所示的当前的优选实施例及附图而加以理解。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无刷电动机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单个电动机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单个电动机的从轴向观看的主视图。图5A是沿着图4的单个转子的A-O-A线的组合剖视图。图5B是沿着图4的单个定子的A-O-A线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图3的单个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3的单个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3的单个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1的3相用转子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图9的3相用转子的从径向观看的主视图。图11是图9的3相用转子的剖视图。图12是图9的3相用定子的整体立体图。图13是图9的3相用定子的剖视图。图14是图9的3相交流电源的各相的波形图。图15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单个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16A是图15的单个转子的剖视图。图16B是图15的单个定子的剖视图。图17是3相用转子的整体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3相用转子的从径向观看的主视图。图19是3相用定子的整体立体图。图20是3相用定子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电流和转矩的比较的转矩特性图。图22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单个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23A是图22的单个转子的剖视图。图23B是图22的单个定子的剖视图。图24是3相用转子的整体立体图。图25是图24的3相用转子的从径向观看的主视图。图26是3相用定子的整体立体图。图27是图26的3相用定子的剖视图。图28是表示电流和转矩的比较的转矩特性图。图29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单个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图30A是图29的单个转子的剖视图。图30B是图29的单个定子的剖视图。图31是3相用转子的整体立体图。图32是图31的3相用转子的从径向观看的主视图。图33是3相用定子的整体立体图。图34是图33的3相用定子的剖视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36是图35的转子的截面立体图。图37是图36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8是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转子的剖视图。图39A是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非磁性部的立体图。图39B是用于说明图39A的非磁性部的组装状态的说明图。图40A是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非磁性部的立体图。图40B是用于说明图40A的非磁性部的组装状态的说明图。图41A是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中的非磁性部的立体图。图41B是用于说明图41A的非磁性部的组装状态的说明图。图4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多个伦德尔型结构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43是表示相对于图42的主磁石与辅助磁石的厚度比的变化而产生的平均转矩的变化的说明图。图44是表示相对于图42的主磁石与辅助磁石的厚度比的变化而产生的脉动率的变化的说明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立体图。图46是图45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7是图46的单个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48是用于说明图47的转子的制造方式的示意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子、定子以及电动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具备:在轴向依次层积的4个转子芯、即第1~第4转子芯,该第1~第4转子芯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该第1~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以等角度间隔在所述第1~第4转子芯上分别延伸形成;以及多个励磁磁石,分别介于所述第1~第4转子芯彼此之间,所述第1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所述第2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与所述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的顶端面在所述轴向上抵接或者靠近对置,所述多个励磁磁石在轴向上被着磁,使第1以及第3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1磁极发挥作用,使第2以及第4转子侧爪状磁极作为第2磁极发挥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本佳朗森本祐介松田匡史横山诚也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