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695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示面板。该偏光板包括:粘着膜、第一保护膜、偏光膜、第二保护膜及表面保护膜,所述粘着膜为导电粘着膜,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光板除了具有偏光功能之外,由于其包含导电粘着膜,因而还具有导电功能,当偏光板贴附到基板上时,可以直接采用导电粘着膜与相应的接地件连接,从而不需要额外地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就可以实现接地,以完成基板的静电释放保护,简化了静电释放防护的实现工序,且不存在固定不牢的问题。也不存在因固定导电泡棉而引起的漏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示面板。该偏光板包括:粘着膜、第一保护膜、偏光膜、第二保护膜及表面保护膜,所述粘着膜为导电粘着膜,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除了具有偏光功能之外,由于其包含导电粘着膜,因而还具有导电功能,当偏光板贴附到基板上时,可以直接采用导电粘着膜与相应的接地件连接,从而不需要额外地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就可以实现接地,以完成基板的静电释放保护,简化了静电释放防护的实现工序,且不存在固定不牢的问题。也不存在因固定导电泡棉而引起的漏光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不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高级超维场开关(ADS)模式的液晶面板为水平场模式,画质容易受静电影响,若面板内部的静电没有较好的输出通路,则易产生静电释放(ESD)mura不良,严重时会烧毁液晶面板中的电路结构。因此液晶面板的静电释放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静电释放防护方式是在彩膜基板外表面形成一透明电极层(ITO),然后通过在面板侧面贴附导电胶带(Tape)或导电泡棉,以将透明导电层与面板上的接地件(如金属背板或接地的导电金属件等)连接,以实现接地,从而将面板内部的静电导出,达到静电释放防护效果。现有的静电释放方法中,由于需要在面板侧面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实现工序势必复杂,且增加额外的贴附部件,固定也不牢靠。且容易引起其他不良,影响画面品质,如LO漏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板、基板结构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释放保护方法实现工序复杂且固定不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板,包括:粘着膜、第一保护膜、偏光膜、第二保护膜及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膜为导电粘着膜,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其中,所述粘着膜包括:与基板区域对应的覆盖部及由所述覆盖部延伸而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接地。其中,所述覆盖部的部分为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为导电粘着膜。其中,所述覆盖部全部为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为导电粘着膜。其中,所述导电粘着膜为填充有导电粒子的导电胶粘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板结构,包括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上述偏光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偏光板的粘着膜包括:与基板区域对应的覆盖部及由所述覆盖部延伸而出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接地;所述延伸部为导电粘着膜,所述覆盖部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部分为导电粘着膜,所述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为非导电粘着膜。其中,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基板外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偏光板通过所述导电粘着膜贴附在所述导电层之上。其中,所述基板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基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除了具有偏光功能之外,由于其包含导电粘着膜,因而还具有导电功能,当偏光板贴附到基板上时,可以直接采用导电粘着膜与相应的接地件连接,从而不需要额外地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就可以实现接地,以完成基板的静电释放保护,简化了静电释放防护的实现工序,且不存在固定不牢的问题。也不存在因固定导电泡棉而引起的漏光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一种类型的粘着膜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另一种类型的粘着膜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静电释放保护方法实现工序复杂且固定不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包含有导电粘着膜的偏光板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可以直接采用导电粘着膜与对应的接地件连接,从而不需要额外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简化了静电释放防护的实现工序,且不存在固定不牢的问题。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1仅是用于描述偏光层的分层结构,是偏光板的部分截图,并未不出偏光板的全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包括:粘着膜101、第一保护膜102、偏光膜103、第二保护膜104及表面保护膜105,所述粘着膜101为导电粘着膜,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所述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其中,所述偏光膜103用于实现偏光板的偏光功能,所述偏光膜103可以采用聚乙烯丙醇(PVA)或其他材料形成。所述第一保护膜102和第二保护膜104设置于所述偏光膜103的两侧,其作用是为了保护偏光膜103不被外界环境的影响。所述第一保护膜102和第二保护膜104可以采用三醋酸纤维素(TAC)或其他材料形成。所述粘着膜101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膜102的一侧,其作用是将偏光板贴附在基板上及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所述表面保护膜105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膜102的一侧,其作用是避免偏光板使用时留下划痕。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偏光板还可以包括一离型膜106,所述离型膜106覆盖在所述粘着膜101上,用于保护所述粘着膜101,当把偏光板贴附到基板上时,才剥离所述离型膜106。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除了具有偏光功能之外,由于其包含导电粘着膜,因而还具有导电功能,当偏光板贴附到基板上时,可以直接采用导电粘着膜与相应的接地件连接,从而不需要额外地贴附导电胶带或导电泡棉,就可以实现接地,以完成基板的静电释放保护,简化了静电释放防护的实现工序,且不存在固定不牢的问题。也不存在因固定导电泡棉而引起的漏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粘着膜101可以为填充有导电粒子的导电胶粘剂。所述导电胶粘剂可以为导电双面胶或导电压敏胶等。其中,导电双面胶为一种固化或者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粘剂,通过基本树脂的粘连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通路。导电压敏胶(PSA)可以为丙烯酸系和橡胶系的溶剂型或乳胶型胶粘剂,通过填充导电粒子,如银、铜粒子等,实现导电。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一种类型的粘着膜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着膜包括:与基板区域对应的覆盖部201及由所述覆盖部201延伸而出的两延伸部202,所述延伸部202用于接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延伸部202的形状或数量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延伸部仅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覆盖部201全部为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202为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202可以直接贴附在面板的接地件上,以实现接地。所述接地件如接地的金属件或面板的金属背板。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覆盖部201和所述延伸部202同时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部201也可以部分为导电粘着膜,部分为非导电粘着膜。请参考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另一种类型的粘着膜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着膜包括:与基板区域对应的覆盖部201及由所述覆盖部201延伸而出的两延伸部202,所述延伸部202用于接地。其中,所述覆盖部201对应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的部分2011为导电粘着膜,对应于所述基板的显示区域的部分2012为非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202为导电粘着膜。所述延伸部202可以直接贴附在面板的接地件上,所述接地件如接地的金属件或面板的金属背板,以实现接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覆盖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板,包括:粘着膜、第一保护膜、偏光膜、第二保护膜及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膜为导电粘着膜,用于导出对应的基板产生的静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欣张明辉郑辉张春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