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209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3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罩设在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所述挡水罩包括本部和凸腔,所述凸腔和本部连通且位于本部右侧上方;所述凸腔由面板、第一陡壁、第二斜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成,在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水管口;所述本部包括上面板、前后侧板,本部的左右侧形成水流的导流口,在所述本部的右端设有多排挡水肋筋,所述挡水肋筋邻近第一陡壁设置;在本部的上面板设有出水管口,在本部的左端设置用于避让热水器内胆排污管的避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能大幅度提高热水输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水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器特别是电热水器也越来越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庭,人们对热水器的使用也不只是洗浴功能,而且还会在其它生活用水上使用,如冬天洗菜洗手等需要热水的场合。对于热水器的性能的鉴别,热水输出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为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器热水输出率,现有的电热水器,一般在内胆的进水减速办法上寻求解决的方案,如: 2010年12月I日公开了一种能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热水器的进水管的出水部分设有出水孔且伸入内胆之中,在进水管的出水部分安装固定有水流缓冲网,该缓冲网套于进水管上或置于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的出水孔对应设置。该热水器的进水管采用套管设计,试图通过缓冲网与进水管出水孔配合的方式,增加进水流入内胆的阻力,从而降低进水的水流速度,减少冷水进入内胆时对于上层热水的冲击,提高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但是该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孔截面较小且水平向外,虽缓冲网可适度降低出水水流速度,但该结构仍未能彻底解决冷水进水对内胆中下层热水的冲击。2012年10月3日公开一种进水口安装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71927.2),该电热水器,包括内胆、进水管、出水管、镁棒和电热管,进水管在热水器内胆的出口上罩有挡水板,该挡水板上设置有水流导流通道。挡水板使得热水器内胆中的进水口置于挡水板以下,挡水板分布一定数量的导流通道,增大了过流面积,减小了水进入的流速,可避免出现水流对冷热水分层的扰动,从而可提高热水输出率。但是,该挡水板所形成的挡水腔结构过于简单、导流通道的设计不合理,当进水管出现较大水流量时,在靠近进水管出口较近的内胆内壁位置会引起水流的反弹,从而扰动了下层的水流,不能有效地将上层热水逐步向上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能大幅度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使热水器既节能环保又可充分满足使用需要,减少使用能耗,为用户带来实惠。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罩设在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罩包括本部和凸腔,所述凸腔和本部连通且位于本部右侧上方;所述凸腔由面板、第一陡壁、第二斜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成,在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水管口 ;所述本部包括上面板、前后侧板,本部的左右侧形成水流的导流口,在所述本部的右端设有多排挡水肋筋,所述挡水肋筋邻近第一陡壁设置;在本部的上面板设有出水管口,在本部的左端设置用于避让热水器内胆排污管的避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挡水罩靠近出水口设计挡水罩凸腔,其在靠近进水侧的侧壁形状较为陡峭,在远离进水侧的侧壁较为平缓,弓I导较多的水往出水管方向走,从而使热水整体均匀向上挤。不会扰动冷水的水体进而造成冷热水混合降低热水水体温度,从而提高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2)挡水罩在内胆内延伸的长度覆盖进水管、出水管,并延伸至排污口以外,使热水器的进水管进水经挡水罩的导水流道能绕过排污口中,去得更远,挡水罩将进水先分布在内胆的底层更宽的区域,更进一步减小进水对内胆内水体的扰动。3)挡水罩在出水管套至排污口之间的区域设置了挡水闸口,在靠近进水管的区域设置多排分散水流的排水肋筋,在导流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水流速度。通过以上结构设计的配合,可使电热水器整机热水输出率达99%,达到行业最高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挡水罩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挡水罩结构示意图(正面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挡水罩结构示意图(底部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挡水罩结构示意图(正面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挡水罩结构剖示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水罩当出水管套安装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7,本专利技术的挡水罩安装在电热水器内胆的底部位置上,电热水器以挂板安装在墙壁上,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热管(图中未示出)、进水管、出水管(图未示)、排污口及安装在排污口上的排污管、设置在排污口上的镁棒(图未示),内胆一侧是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安装在内胆侧部中心位置,电热水器的电热管组件伸入内胆内并安装在法兰盘上,电热管用于对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与内胆连通,冷水通过进水管流进内胆中,内胆的热水则通过出水管流出以供沐浴,并循环供应洗浴用水。由图1-6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的挡水罩是罩设在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挡水罩包括本部10和凸腔11,凸腔11和本部10连通且位于本部10右侧上方;所述凸腔11由面板、第一陡壁112、第二斜壁111、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围成,在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水管口 12 ;所述本部包括上面板101、前后侧板102,本部的左右侧形成水流的导流口,在所述本部的右端设有多排挡水肋筋17,所述挡水肋筋邻近第一陡壁112设置;在本部的上面板设有出水管口 13,在本部的左端设置用于避让热水器内胆排污管的避空14。第一陡壁的倾斜度范围在55— 90之间,第二斜壁的倾斜度范围在20— 50之间。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倾斜度大于第二斜壁的且小于第一陡壁的倾斜度。这样一来,就构成一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凸腔11,从进水管出来的冷水从凸腔11向下走,其流速会稍为下降,而由于在热水器的内胆内,进水管较为靠近内胆的右侧,排污管较为靠近内胆的左侦牝因而本专利技术将在靠近进水侧的第一陡壁的形状设置较为陡峭,在远离进水侧的侧壁(第二斜壁)较为平缓,引导较多的水往排污管、出水管方向走,从而使热水整体均匀向上挤。在本热水器的进水管结构设计方案中,我们期望将冷水集中在热水器内胆的底部,以达到用冷水托起上部热水的效果。而且,我们还希望进水流速较低,不至于扰动冷水的水体进而造成冷热水混合降低热水水体温度,同时,内胆底部的水体需要随着新增进水向上升,以确保内胆底层不会存在一个冷水不能进行水体更替的区域。因此,为了减缓从进水管流进内胆珠冷水对内胆的水体造成较大的扰动,避免内胆中的冷热水分层遭到破坏,从而保证电热水器具有较高的热水输出率,在电热水器的进水管的出水口上套上挡水罩,该挡水罩内设置导水流道,还设置有挡水肋筋,从进水管出水口出来的急促的水流,被挡水罩从多个方向分流、减速,使水流缓慢、均匀地流进内胆中。该挡水罩内设置个三个方向的导水流道,分别是第一导水流道、第二导水流道、第三导水流道。在挡水罩的本部右端,排列有多排挡水肋筋,相邻的挡水肋筋形成水流出口,多排挡水肋筋水流出口前后相错或正对分布,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水流出口前后相错的布局形式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水流道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为第一导水流道并不限于以下描述的方式: 每个挡水肋筋是板状的,从本部的上面板的下壁面向下伸出,相邻的挡水肋筋形成水流出口,由若干挡水肋筋整齐归一地在本部的前后侧板间排成一行,在挡水罩的本部右端设置有多排的挡水肋筋,多排挡水肋筋的多个水流出口前后相错分布,水流从第一排的挡水肋筋的多个水流出口进入第一、二排之间的容腔后,由于前后的水流出口相错开,迫使水流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罩设在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罩包括本部和凸腔,所述凸腔和本部连通且位于本部右侧上方;所述凸腔由面板、第一陡壁、第二斜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成,在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水管口;所述本部包括上面板、前后侧板,本部的左右侧形成水流的导流口,在所述本部的右端设有多排挡水肋筋,所述挡水肋筋邻近第一陡壁设置;在本部的上面板设有出水管口,在本部的左端设置用于避让热水器内胆排污管的避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罩设在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罩包括本部和凸腔,所述凸腔和本部连通且位于本部右侧上方;所述凸腔由面板、第一陡壁、第二斜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成,在所述面板上设有进水管口 ;所述本部包括上面板、前后侧板,本部的左右侧形成水流的导流口,在所述本部的右端设有多排挡水肋筋,所述挡水肋筋邻近第一陡壁设置;在本部的上面板设有出水管口,在本部的左端设置用于避让热水器内胆排污管的避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挡水肋筋形成水流出口,多排挡水肋筋前后水流出口相错分布,形成迂回曲折的第一导水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本部的出水管口边缘向下延伸出水管套,出水管套的下端有多处开缝,从而形成若干弹性支臂,弹性支臂的端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永源吴宇翔董越潘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