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农田灌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156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3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行走式农田灌溉机,它是在机车的平台下面设有接水灌溉槽,在平台安装有一环形轨道,在各直线轨道内于两档杆之间放入有分别由连杆前后依次相连的压轮车、顶轮车、至少三个牵引车和另一顶轮车及压轮车,在各顶轮车和压轮车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控制各顶轮和压轮升降的升降杆,在输水带的两侧外壁上设有一对分别滑动插入两边牵引轮槽内的翼形滑块,在输水带的底壁上均布有出水孔,在各顶轮车的顶轮上分别向圆周外壁上设有一个圆周与孔距相对应可插入出水孔的顶头,在机车上安装有一台发电机,在机车各行走轮、各牵引车牵引轮、各顶轮车顶轮、压轮车压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机,具有结构简单、灌溉效率高,节水又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式农田灌溉机
: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特别是一种能快速连接在田间地头的输水栓上,在行走中对农田进行灌溉的行走式农田灌溉机。
技术介绍
: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对大片农田进行灌溉时,都是在田间摆放好输水带,输水带的一头就近接在地头的输水栓上,灌溉完该地块后,再移动到另一块田里进行灌溉。每当灌溉季节,农民在田里托着输水带移动,不但费工费力,还会因移动输水带而损坏作物,造成减产,而且浪费大量水源,现有的灌溉机都是自带水箱,一旦水箱内水用完后,还需要停止灌溉,去取水后再回到田间灌溉,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既节省水源,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灌溉效率的行走式农田灌溉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行走式农田灌溉机,它包括有一台农田灌溉机车和一条输水带,其特征在于:在机车的平台下面设有接水灌溉槽,在平台上面前后平行两头弧线连通安装有一环形轨道,在轨道的两个直线段两头分别安装有一根档杆,在各直线轨道内于两档杆之间放入有分别由连杆前后依次相连的压轮车、顶轮车、至少三个牵引车和另一顶轮车及压轮车,在各压轮车上分别于中部设有一个支撑轮,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走式农田灌溉机,它包括有一台农田灌溉机车和一条输水带,其特征在于:在机车的平台下面设有接水灌溉槽,在平台上面前后平行两头弧线连通安装有一环形轨道,在轨道的两个直线段两头分别安装有一根档杆,在各直线轨道内于两档杆之间放入有分别由连杆前后依次相连的压轮车、顶轮车、至少三个牵引车和另一顶轮车及压轮车,在各压轮车上分别于中部设有一个支撑轮,各支撑轮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压轮,在各顶轮车上分别于上方设有一个固定轮,固定轮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顶轮,在各顶轮车和压轮车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控制各顶轮和压轮升降的升降杆,各升降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液压驱动装置,在输水带的两侧外壁上设有一对分别滑动插入两边牵引轮...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走式农田灌溉机,它包括有一台农田灌溉机车和一条输水带,其特征在于:在机车的平台下面设有接水灌溉槽,在平台上面前后平行两头弧线连通安装有一环形轨道,在轨道的两个直线段两头分别安装有一根档杆,在各直线轨道内于两档杆之间放入有分别由连杆前后依次相连的压轮车、顶轮车、至少三个牵引车和另一顶轮车及压轮车,在各压轮车上分别于中部设有一个支撑轮,各支撑轮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压轮,在各顶轮车上分别于上方设有一个固定轮,固定轮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可升降的顶轮,在各顶轮车和压轮车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控制各顶轮和压轮升降的升降杆,各升降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液压驱动装置,在输水带的两侧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忠翟国亮李迎杨筠睛蔡九茂宗洁张文正冯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