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与框厚无关地安装拉拽装置或承座且安装容易的拉拽装置组件。拉拽装置组件具备安装在框(1)的上框(1a)的推门(2)开方向侧的壁面(1f)的拉拽装置(4)、和安装于推门(2)的开方向侧的壁面(2a)的承座(6)。拉拽装置(4)具备臂(5),该臂具有供承座(6)的承座轴(7)可脱离地嵌入的槽(5a)。当关闭推门(2)时,臂(5)以承座轴(7)嵌入槽(5a)的状态绕垂直轴旋转,给推门(2)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而当打开推门(2)时,从承座轴(7)脱离。在比推门(2)的上面(2b)靠上方,拉拽装置(4)的臂(5)和承座轴(7)卡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拽装置组件
本技术涉及给建筑物的推门(含推窗,以下皆同)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组件。
技术介绍
给建筑物的推门施加拉拽力的拉拽装置组件业已被知晓(参见专利文献I)。如图10所示,拉拽装置组件具备被安装于框101的拉拽装置102和被安装于推门103的承座104。拉拽装置102具备绕垂直轴从被拉出位置旋转到拉入位置的臂102a。臂102a具有供承座104的承座轴104a可脱离地嵌入的槽102b。如图11(a)所示,当关闭推门103时,承座104的承座轴104a嵌入被拉出位置的臂102a的槽102b。如图11(a)至图11(b)所示,臂102a在承座轴104a嵌入槽102b的状态下绕垂直轴旋转,给推门103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如图10所示,当打开推门103时,承座104的承座轴104a从臂102a的槽102b脱离。因此,能以较小的力打开推门103。已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9-2872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对拉拽装置组件而言,当关闭了推门时,承座的承座轴必须嵌入拉拽装置的臂槽。根据这一要求,已有拉拽装置组件中,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某一方是被安装在框的上框下面的。然而,若把拉拽装置安装于上框下面,就需要在上框下面安装拉拽装置或承座用的空间,存在框厚变厚这一问题。对此,本技术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与框厚无关地安装拉拽装置或承座且安装容易的拉拽装置组件。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具备安装在框的上框或建筑物的推门开方向侧壁面的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一方、和安装在推门的开方向侧壁面的上述拉拽装置和上述承座两者中的另一方;上述拉拽装置具备臂,该臂具有供上述承座的承座轴可脱离地嵌入的槽,当关闭推门时,上述臂以上述承座轴嵌入上述槽的状态绕垂直轴旋转,给推门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而当打开推门时,上述承座轴从上述槽脱离;在比上述推门上面靠上方,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臂和上述承座轴卡合。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拉拽装置或上述承座被安装于框的上框壁面,上述拉拽装置或上述承座具有可与框的上框下面抵接的定位片。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拉拽装置具备托架、和通过紧固件被安装于上述托架的拉拽装置主体,该托架具有上述定位片、和通过紧固件被安装于上框壁面的主体部。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承座或上述拉拽装置被安装于推门壁面,上述承座或上述拉拽装置具有可与推门上面抵接的定位片。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承座具备调整上述承座轴在与框的上框壁面或推门壁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一种技术方案,由于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一方安装在框的上框或建筑物的推门的开方向侧壁面,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另一方安装在推门的开方向侧壁面,所以就没有必要把拉拽装置或承座安装于框的上框下面了,能与框厚无关地安装拉拽装置组件。而且,由于在比推门上面靠上方拉拽装置的臂和承座轴卡合,所以开闭推门时不会出现被安装于上框或建筑物壁面的拉拽装置的臂或承座的承座轴与推门抵碰。还有,由于拉拽装置的臂和承座的承座轴容易看到了,所以拉拽装置和承座的位置调整也容易了。进一步,拉拽装置和承座被安装于框和推门的开方向侧(譬如室外侧),所以譬如从室内侧观看时框和推门更美观了。根据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由于拉拽装置或承座具有可与框的上框下面抵接的定位片,所以能将拉拽装置在上下方向定位。根据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由于拉拽装置具备通过紧固件被安装于上框壁面的托架、和通过紧固件被安装于托架的拉拽装置主体,所以往高度方向尺寸小的上框安装拉拽装置变得容易。根据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由于承座或拉拽装置具有可与推门上面抵接的定位片,所以能将承座或拉拽装置在上下方向定位。根据本技术更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能对承座轴在与上框壁面或推门壁面正交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拆下了装饰罩后的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承座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和承座的正面图。图7是图6的VI1-VII线剖视图。图8是显示关闭推门时臂动作的俯视图(其中图8 (a)给出承座轴与被拉出位置的臂抵接状态,图8(b)给出臂在拉入方向旋转到了变异点角度的状态)。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已有拉拽装置组件的立体图。图11是显示已有拉拽装置组件的臂动作的俯视图(其中图11(a)给出承座轴与被拉出位置的臂抵接状态,图11(b)给出臂旋转到了拉入位置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描述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图1给出被安装到了框I和推门2的本实施方式的拉拽装置组件。框I具备上框la、左右纵框lb、lc和下框Id。在框I内侧设置推门2关闭时与推门2闭方向侧壁面抵靠的门挡le。推门2介于单轴合叶3被可开闭地安装于框I。推门2关闭时,框I的壁面If和推门2的壁面2a大致配置在同一平面内。在上框Ia的推门2开方向侧的壁面If安装拉拽装置4。拉拽装置4具备绕垂直轴从被拉出位置旋转到拉入位置的臂5。臂5具有供承座6的承座轴7可脱离地嵌入的槽5a。构成臂5旋转中心的垂直轴配置在悬挂侧。在推门2开方向侧的壁面2a安装承座6。承座6具备嵌入拉拽装置4的臂5的槽5a的承座轴7。拉拽装置4和承座6用装饰罩覆至JHL ο如图1所示,推门2打开时,承座6的承座轴7从拉拽装置4的臂5脱离开。当关闭推门2时,承座轴7嵌入臂5的槽5a,臂5绕垂直轴从被拉出位置旋转到拉入位置,给推门2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臂5被配置在比推门2的上面2b靠上方,以不抵碰开闭中的推门2。承座轴7至少是上端部被配置在比推门2的上面2b靠上方,以能与臂5卡合。图2示出拆下了装饰罩后的拉拽装置4和承座6。拉拽装置4具备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安装于上框Ia的壁面If的托架11、和通过铆钉等紧固件安装于托架11的拉拽装置主体12。托架11具有可与上框Ia的下面Ig抵接的作为定位片的定位爪14(参见图3),以上下方向被定位的状态安装于上框la。框I被建筑物墙壁围住。当托架11不被上框Ia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所容许时,托架11既可安装在上框Ia和建筑物壁面上,也可仅安装在建筑物壁面上。如图2所示,承座6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安装于推门2的壁面2a上端。承座6具有可与推门2的上面2b抵接的作为定位片的定位爪8。承座6以上下方向被定位的状态安装于推门2。承座6的结构后述。图3给出拉拽装置4的内部结构图。拉拽装置4具备托架11、被安装于托架11的拉拽装置主体12。拉拽装置主体12具备图3中点划线所示箱体21、被可绕垂直轴旋转地支撑于箱体21的臂5、给臂5施加拉出方向和拉入方向的旋转力(扭矩)的滑动曲柄机构22、和拉入时使得臂5缓慢被拉入的缓冲机构23。参照图4的分解立体图依次地来描述托架11、箱体21、臂5、滑动曲柄机构22和缓冲机构23。托架11具备作为安装拉拽装置主体12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具备安装在框的上框或建筑物的推门开方向侧壁面的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一方、和安装在推门的开方向侧壁面的上述拉拽装置和上述承座两者中的另一方;上述拉拽装置具备臂,该臂具有供上述承座的承座轴可脱离地嵌入的槽,当关闭推门时,上述臂以上述承座轴嵌入上述槽的状态绕垂直轴旋转,给推门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而当打开推门时,上述承座轴从上述槽脱离;在比上述推门上面靠上方,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臂和上述承座轴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27 JP 2013-2724231.一种拉拽装置组件,具备安装在框的上框或建筑物的推门开方向侧壁面的拉拽装置和承座两者中一方、和安装在推门的开方向侧壁面的上述拉拽装置和上述承座两者中的另一方; 上述拉拽装置具备臂,该臂具有供上述承座的承座轴可脱离地嵌入的槽,当关闭推门时,上述臂以上述承座轴嵌入上述槽的状态绕垂直轴旋转,给推门施加闭方向的旋转力,而当打开推门时,上述承座轴从上述槽脱离; 在比上述推门上面靠上方,上述拉拽装置的上述臂和上述承座轴卡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拽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拉拽装置或上述承座被安装于框的上框壁面,上述拉拽装置或上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熊一彰,长谷川学,
申请(专利权)人: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