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017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勘探钻机技术领域,是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其包括行走部、钻井部和辅助部,行走部包括车架、履带底盘和行走马达,车架和行走马达安装在履带底盘上;钻井部包括井架、能沿井架滑动的动力头、空压机和泥浆泵,井架的右部铰接在车架的右部上侧,车架和井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井架转动的井架油缸,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动力头的进气口连通,或泥浆泵的出浆口与动力头的进浆盖连通;助部包括支腿油缸和推铲,支腿油缸安装在车架的右部,推铲铰接在车架的左部,推铲和车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解决了山前过渡带需要人工搬运钻机设备的问题,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
本技术涉及勘探钻机
,是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
技术介绍
我国的石油地矿系统山地勘探一直沿用人抬式山地钻机进行施工。山前斜坡过渡带地形复杂,轮式车载钻机无法进入,仍然需要以人抬式进行施工,效率低下,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目前,能在山前过渡施工的各类履带式开山潜孔钻机,大都是分体式结构,即钻机和空压机分别由独立的设备运输,遇到复杂地形无法逾越,不能适应物探钻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钻机存在的无法进入山前斜坡过渡地带,需要采用分体式结构、以人抬式进行施工,施工效率较低、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包括行走部、钻井部、辅助部和动力部,其中:行走部包括车架、履带底盘和行走马达,车架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马达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钻井部包括井架、能沿井架滑动的动力头、空压机和泥浆泵,井架的右部铰接在车架的右部上侧,车架和井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井架转动的井架油缸,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动力头的进气口连通,或泥浆泵的出浆口与动力头的进浆盖连通;辅助部包括支腿油缸和推铲,支腿油缸安装在车架的右部,推铲铰接在车架的左部,推铲和车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动力部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分动箱、燃油箱,发动机安装在车架的左部上侧,分动箱安装在车架的中部上侧,燃油箱安装在车架的右部上侧,发动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行走液压泵,行走液压泵通过行走液控阀与行走马达连通,行走马达驱动履带底盘行走;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钻井液压泵,钻井液压泵通过主换向阀分别连通有钻井马达和提升加压马达,钻井马达驱动动力头转动,提升加压马达驱动动力头沿井架滑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驱动空压机转动;发动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辅助油泵,辅助油泵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支腿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推铲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三控制阀与泥浆泵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四控制阀与井架油缸连通。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空压机的动力输入端之间安装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二壳体、电磁线圈、摩擦片、齿座、电刷、稳钉、电源、开关、被动盘和浮动压盘,齿座通过稳钉固定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上,电磁线圈固定在齿座上,电源通过线缆与电刷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与电刷之间设有开关,电刷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上并与齿座的外端接触,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皮带轮,空压机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主动皮带轮的内端面与被动盘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被动盘的侧面内侧固定安装有环状摩擦片,被动盘的内端面与电磁线圈之间设有浮动压盘,摩擦片位于齿座的侧面与浮动压盘之间。上述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离合器,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与钻井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离合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空压机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离合器;第一气动离合器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主动牙嵌、第一被动牙嵌、第一拨叉和第一气缸,行走液压泵通过第一油泵接盘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体的右端,第一连接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分动箱上,第一连接体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左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部,第一活塞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拨叉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第一活塞杆上;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的右部沿轴向设有第一导轨,能沿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主动牙嵌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第一主动牙嵌的左部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主动牙嵌和第一被动牙嵌均位于第一连接体的内部,第一拨叉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被动牙嵌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油泵接盘的左端,第一被动牙嵌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一被动牙嵌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的右端;第二气动离合器包括第二连接体、第二主动牙嵌、第二被动牙嵌、第二拨叉和第二气缸,钻井液压泵通过第二油泵接盘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体的右端,第二连接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分动箱上,第二连接体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安装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左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部,第二活塞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拨叉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二容纳腔内部的第二活塞杆上;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的右部沿轴向设有第二导轨,能沿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主动牙嵌安装在第二导轨上,第二主动牙嵌的左部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主动牙嵌和第二被动牙嵌均位于第二连接体的内部,第二拨叉的下端安装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被动牙嵌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油泵接盘的左端,第二被动牙嵌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被动牙嵌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的右端;第三气动离合器包括第三连接体、第三主动牙嵌、第三被动牙嵌、第三拨叉和第三气缸,空压机通过第三油泵接盘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体的右端,第三连接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分动箱上,第三连接体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内设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上安装有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的左端位于第三容纳腔内部,第三活塞的右侧安装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三拨叉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三容纳腔内部的第三活塞杆上;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的右部沿轴向设有第三导轨,能沿第三导轨滑动的第三主动牙嵌安装在第三导轨上,第三主动牙嵌的左部设有第三环形槽,第三主动牙嵌和第三被动牙嵌均位于第三连接体的内部,第三拨叉的下端安装在第三环形槽内,第三被动牙嵌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油泵接盘的左端,第三被动牙嵌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三被动牙嵌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的右端。上述发动机铰接在车架上,发动机和车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发动机上下转动的抬升油缸,辅助油泵通过第五控制阀与抬升油缸连通。上述动力头包括第一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底座、中心管和两用套管,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并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壳体内部,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中心管上,钻井马达安装在第一壳体外部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及中心管转动,两用套管通过底座安装在中心管的上端,两用套管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两用套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开口的进浆盖,进浆盖的下端铰接有能盖住进气口的活门,进气口的外端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进气口与中心管连通,进浆盖与中心管的内腔连通。上述井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提升加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链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动力头安装在链条上,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链条带动动力头沿井架滑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将钻机和空压机集成在一个履带底盘上,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钻井部、辅助部和动力部,其中:行走部包括车架、履带底盘和行走马达,车架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马达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钻井部包括井架、能沿井架滑动的动力头、空压机和泥浆泵,井架的右部铰接在车架的右部上侧,车架和井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井架转动的井架油缸,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动力头的进气口连通,或泥浆泵的出浆口与动力头的进浆盖连通;辅助部包括支腿油缸和推铲,支腿油缸安装在车架的右部,推铲铰接在车架的左部,推铲和车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动力部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分动箱、燃油箱,发动机安装在车架的左部上侧,分动箱安装在车架的中部上侧,燃油箱安装在车架的右部上侧,发动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行走液压泵,行走液压泵通过行走液控阀与行走马达连通,行走马达驱动履带底盘行走;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钻井液压泵,钻井液压泵通过主换向阀分别连通有钻井马达和提升加压马达,钻井马达驱动动力头转动,提升加压马达驱动动力头沿井架滑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驱动空压机转动;发动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辅助油泵,辅助油泵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支腿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推铲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三控制阀与泥浆泵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四控制阀与井架油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钻井部、辅助部和动力部,其中:行走部包括车架、履带底盘和行走马达,车架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马达固定安装在履带底盘上;钻井部包括井架、能沿井架滑动的动力头、空压机和泥衆栗,井架的右部铰接在车架的右部上侧,车架和井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井架转动的井架油缸,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动力头的进气口连通,或泥浆泵的出浆口与动力头的进浆盖连通;辅助部包括支腿油缸和推铲,支腿油缸安装在车架的右部,推铲铰接在车架的左部,推铲和车架之间安装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动力部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分动箱、燃油箱,发动机安装在车架的左部上侧,分动箱安装在车架的中部上侧,燃油箱安装在车架的右部上侦U,发动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行走液压泵,行走液压泵通过行走液控阀与行走马达连通,行走马达驱动履带底盘行走;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钻井液压泵,钻井液压泵通过主换向阀分别连通有钻井马达和提升加压马达,钻井马达驱动动力头转动,提升加压马达驱动动力头沿井架滑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驱动空压机转动;发动机的第二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辅助油泵,辅助油泵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支腿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推铲油缸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三控制阀与泥浆泵连通,辅助油泵通过第四控制阀与井架油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空压机的动力输入端之间安装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二壳体、电磁线圈、摩擦片、齿座、电刷、稳钉、电源、开关、被动盘和浮动压盘,齿座通过稳钉固定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上,电磁线圈固定在齿座上,电源通过线缆与电刷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与电刷之间设有开关,电刷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上并与齿座的外端接触,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的外端通过 轴承安装有主动皮带轮,空压机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主动皮带轮的内端面与被动盘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被动盘的侧面内侧固定安装有环状摩擦片,被动盘的内端面与电磁线圈之间设有浮动压盘,摩擦片位于齿座的侧面与浮动压盘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山地勘探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离合器,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与钻井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离合器;分动箱的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空压机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离合器;第一气动离合器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主动牙嵌、第一被动牙嵌、第一拨叉和第一气缸,行走液压泵通过第一油泵接盘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体的右端,第一连接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分动箱上,第一连接体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左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部,第一活塞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拨叉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第一活塞杆上;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的右部沿轴向设有第一导轨,能沿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主动牙嵌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第一主动牙嵌的左部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主动牙嵌和第一被动牙嵌均位于第一连接体的内部,第一拨叉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被动牙嵌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油泵接盘的左端,第一被动牙嵌与行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一被动牙嵌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分动箱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的右端;第二气动离合器包括第二连接体、第二主动牙嵌、第二被动牙嵌、第二拨叉和第二气缸,钻井液压泵通过第二油泵接盘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体的右端,第二连接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分动箱上,第二连接体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安装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左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部,第二活塞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拨叉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位于第二容纳腔内部的第二活塞杆上;分动箱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的右部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王双进王志卫周新春达永政王正胜李昊阳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菲林震源物探钻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