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911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台用于驱动该机动车的电动机;至少一个电储能装置,通过该储能装置能够为所述电动机供电;以及带有至少一个线圈(12)的充电装置,通过该线圈,电能能够以感应方式传输用于给所述电储能装置充电,其中,设置有一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容器(10),在该容器中能够容纳用于内燃机润滑的润滑剂,并且所述线圈(12)以及在必要时还有至少一个配置于该线圈(12)的电子元件(13)设置在所述容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特别是混合动力车。
技术介绍
由公知的现有技术已知混合动力车。这样的混合动力车具有一台内燃机以及至少一台电动机。不但内燃机、而且电动机都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换言之,混合动力车的驱动车轮能够借助电动机和借助内燃机进行驱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车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储能装置,特别是电池,通过该电池能够为电动机供电。已知的是,内燃机可以起到所谓的续驶里程延长器(Range Extender,增程器)的作用。如果电储能装置所储存的电能耗尽的话,那么该电储能装置可以借助内燃机在燃烧燃料的情况下重新充电,而无需通过外部电网为该电储能装置充电。另外还已知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这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电储能装置按下述方式充电,即,将该电储能装置与外部电网连接。例如借助一根电缆来实现电储能装置与外部电网之间的连接。而为了实现对电储能装置的方便充电,已知还有所谓的感应式充电。US5, 703,461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其电池可以通过该电动车的一个次级线圈进行充电。除了从方便性角度考虑(即电动车在停放后例如在家里始终被自动补充充电,驾驶者在行驶开始时几乎无例外地总能得到充满的储能装置),在系统方面决定,电动车在感应式充电时在电网上的较高可用性也是有利的。这对于电网的负载/满载是有利的,而且也有助于对电储能装置卸载,因为该储能装置频繁地以小的加载/充电量冲击(Ladehub)被充电。次级线圈可以与初级线圈配合作用。在此,初级线圈与一个能量源相连。电能可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以感应方式传递,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然而车辆侧的线圈(次级线圈)具有不算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协调考虑为保证对电储能装置可靠充电需满足的要求,线圈在车辆内的设置可能会成为问题,并且特别是鉴于车辆离地间隙可能会导致总装布置问题(Package-Problem)。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台用于驱动该机动车的电动机,此机动车具有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的线圈布置方式。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机动车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有适宜和重大发展的有益设计在其他权利要求中加以阐述。这种机动车包括至少一台用于驱动该机动车的电动机。通过该电动机可以驱动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车轮。所述机动车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储能装置,通过该储能装置可以为电动机供电。另外,充电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在车辆侧的线圈。通过该线圈,电能能够以感应方式传输用于给电储能装置充电,所述线圈例如涉及的是次级线圈,该次级线圈可以与初级线圈感应地以及因此无接触地配合作用。初级线圈例如与一个能量源、特别是电网相连,从而,通过一个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限定的磁场,电能可以传输到车辆侧的线圈上。由此,电储能装置便被充入电能。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至少一台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一容器,在该容器中可以容纳用于内燃机润滑的润滑剂。其中,车辆侧的线圈(次级线圈)是设置在所述容器上。通过将线圈设置或固定在所述容器上,而利用了在特别是对容器设置的要求与特别是对车辆侧线圈设置的要求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线圈设置在机动车内一个有利的位置上,使得它能够与初级线圈很好地配合作用。另外,线圈特别是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地设置,从而可以解决和/或避免总装布置问题。其中,线圈可以设置在容器外部或整合到容器中。优选所述容器涉及的是内燃机的所谓的机油盘,润滑剂、特别是油可容纳和积聚在该机油盘内。在对内燃机进行润滑之后润滑剂积聚在容器(机油盘)内,为了重新润滑内燃机,润滑剂又可以从该容器中被抽出。在此,容器沿车辆高度方向是设置在内燃机的一个低的、特别是最低的点上,从而润滑剂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该容器中。由于线圈整合于容器之中,因此线圈同样设置在机动车的沿车辆高度方向很低的点上,使得该线圈能够有益且高效地与初级线圈配合作用。另一个优点在于:在内燃机与车辆侧的线圈之间不必设置不希望有的间距以使内燃机能够相对线圈相对运动,而不会出现由于所述相对运动造成内燃机与线圈接触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中,线圈可以随内燃机在其运行期间一起运动。由于避免了线圈与容器或者说内燃机之间的间距,而保证了机动车的充分的离地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设计中,容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润滑剂的接纳室,其中,线圈被容纳在该接纳室中。这样可以利用总归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以便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地以及对于与初级线圈的配合作用有益地设置线圈。同样有益的是,至少一个配置于线圈的电子元件设置在容器上。优选该电子元件设置在接纳室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能够得到特别高效的利用。将线圈以及在必要时还有至少一个电子元件设置在接纳室内,构成了一种标准组件(积木式)设计方案,通过该设计方案可以避免由于将线圈容纳在接纳室中导致的在车辆侧的影响和调整,或者可以使之保持很小。换言之,如果要将感应式充电装置组装在机动车上,所述线圈能够以省时和经济的方式模块化地布置和设置在接纳室中。通过容器的简单的更换,内燃机既可以用在本专利技术具有感应式充电装置的机动车中也可以用在无感应式充电装置的机动车中。由于规模经济效应(Skaleneffekten),这一点使得成本保持很低。特别是,积极的标准组件效应主要存在于: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线圈的适配费用限制于容器的开发。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至少大多衍生于传统的、仅仅使用内燃机的车辆设计,所以有益的是:避免了用于线圈相应连接的措施和/或适配预留量(Adaptionsvorhalte),或者使之保持很小。这一点特别是使得成本保持很小并且导致线圈以及必要时还有配置于它的电子元件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的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例如涉及的是至少一个整流器和/或至少一个电容器,特别是电容器组。这个电子元件或这些电子元件与线圈配置于一个谐振振荡电路,以构成感应式充电。这个电子元件或这些电子元件可以紧邻着线圈与所述线圈一起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内。作为可选方案,可以规定:线圈与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彼此独立的和分离的壳体内并且互相电连接。在此,灵活和符合需要地在容器上或容器中设置是有益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规定:线圈在其壳体中设置于接纳室内,而所述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则设置在机动车的一个其他的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容器的沿车辆高度方向向下限定接纳室边界的底部和/或者整个容器由非磁性材料、特别是由塑料构成。因此,由于在初级线圈与车辆侧的线圈(次级线圈)之间有利的能量传递,实现了对储能装置的无干扰的、可靠的和高效的充电,而容器的金属部件不会影响到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的磁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例如构造成混合动力车,其中,既可以借助电动机也可以至少辅助地借助内燃机驱动该机动车。内燃机也可以仅仅起到续驶里程延长器的作用,因而混合动力车可以仅借助电动机进行驱动。驶里程延长器(Range-Extender,增程器)用来在电储能装置存储内容耗尽时在燃烧燃料的情况下给该储能装置充电。在此,内燃机可以至少基本上固定地并且在一个利于降低油耗的运转点内运行。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可以低排放地驱动并且特别是具有仅仅很低的燃油消耗以及因此很低的CO2排放量。特别是,所述机动车可以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台用于驱动该机动车的电动机;至少一个电储能装置,通过该储能装置能够为所述电动机供电;以及带有至少一个线圈(12)的充电装置,通过该线圈,电能能够以感应方式传输用于给所述电储能装置充电,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容器(10),在该容器中能够容纳用于内燃机润滑的润滑剂,并且所述线圈(12)设置在该容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9 DE 102011088112.31.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台用于驱动该机动车的电动机;至少一个电储能装置,通过该储能装置能够为所述电动机供电;以及带有至少一个线圈(12)的充电装置,通过该线圈,电能能够以感应方式传输用于给所述电储能装置充电,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容器(10),在该容器中能够容纳用于内燃机润滑的润滑剂,并且所述线圈(12)设置在该容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润滑剂的接纳室(16),其中,所述线圈(12)被容纳在该接纳室(16)中。3.如权利要求1或2之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配置于所述线圈(12)的电子元件(13)设置在所述容器(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德普克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