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雷达天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583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22:16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雷达天线座,包括转盘、底座、转盘轴承,转盘与底座通过转盘轴承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液压泵站、旋转组合和由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链。液压泵站为天线举升和翻转的动力源,包括油箱、电机、泵及控制阀,液压泵站安装在转盘上。旋转组合包括旋转关节和汇流环,旋转关节和汇流环采用嵌套设计,实现空间尺寸的重叠。电机输出轴上固定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转盘轴承的外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集成设计技术精简设备量,降低运输高度,为总体方案可行性提供保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雷达天线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雷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天线座。
技术介绍
天线座是支撑天线和安装馈线等的主体基座,是承受静力、动力及振动等负荷的关键基础构件,是雷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车载雷达机动性要求的提高,在有线的运输单元内,往往存在以下矛盾:I)设备量大,而机动架设时间要求短;2)天线刚、强度要求高,而标准规定的机动运输的空间尺寸和重量指标有严格限制。采用高技术手段合理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保证雷达安全可靠地达到战技术指标是雷达结构总体成功设计的关键。而对于传统的雷达天线座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雷达天线的基础承载,实现其回转,而雷达天线的举升及翻转的动力泵站安装在车底盘上,通过快锁接头与油缸等执行元器件连接,增加了不必要的连接管路,一方面给系统维护带来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机动架设时间。另外,传统的雷达天线座的旋转组合设计中,汇流环与旋转关节基本采用叠加式组合方式,其轴向尺寸较大,无法满足天线车的运输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状况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天线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天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天线座,包括卧式电机(1)、液压泵(2)、第一控制阀组(3)、第二控制阀组(4)、转盘(5)、分油箱(6)、油箱主体(7)、立式直连电机(20)、主动齿轮(21)、回转轴承(22)和底座(23);所述转盘(5)为上下隔层板式长方形空腔体,转盘(5)中心处空腔体内设有油箱主体(7),所述油箱主体(7)与转盘(5)为连接整体;油箱主体(7)为内、外环筒组合成的圆环体;油箱主体(7)内、外层环筒间的底部封闭,油箱主体(7)内、外层环筒径向间由若干个筋板分隔成大小相同的油箱,每个筋板中部均设有方孔;若干个油箱其中之一作为加油口(8),所述加油口(8)的盖板为活动盖板,其余盖板封闭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天线座,包括卧式电机(I)、液压泵(2)、第一控制阀组(3)、第二控制阀组(4)、转盘(5)、分油箱(6)、油箱主体(7)、立式直连电机(20)、主动齿轮(21)、回转轴承(22)和底座(23);所述转盘(5)为上下隔层板式长方形空腔体,转盘(5)中心处空腔体内设有油箱主体(7),所述油箱主体(7)与转盘(5)为连接整体;油箱主体(7)为内、外环筒组合成的圆环体;油箱主体(7)内、外层环筒间的底部封闭,油箱主体(7)内、外层环筒径向间由若干个筋板分隔成大小相同的油箱,每个筋板中部均设有方孔;若干个油箱其中之一作为加油口(8),所述加油口(8)的盖板为活动盖板,其余盖板封闭的油箱为分油箱(6);所述油箱主体(7)底部分油箱外围均布若干个螺栓孔;所述油箱主体(7)前部伸出一方凸台,且方凸台上平面、一侧面分别设有与分油箱(6)相通的圆孔;回油滤清器(12)、空气滤清器(13)分别设置在油箱主体(7)方凸台的圆孔内;油箱主体(7)外层环筒周边上分布有放油口(9)、吸油口( 10)、回油口( 11);油箱主体(7)后部设有油位显示器(14);转盘(5)底部左侧设有法兰孔;转盘(5)体外前部悬伸出一台阶平台;所述底座(23)为上下隔层板式长方形空腔体,底座(23)上端面中心处设有圆环止口 ;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端支架(19)、上托架(18)、下托架(17)、汇流环(16)和旋转关节(15);所述下托架(17)、上托架(18)均为环柱支架体;所述下托架(17)为上小下大的两端法兰;所述上托架(18)上端为法兰盘,下端为圆环;上托架(18)的下端圆环上设有两个键槽状拨叉接口 ;所述上端支架(19)为上大下小的两端法兰;所述汇流环(16)包括上端法兰盘、上节中环套筒 、长内环套筒、短内环套筒、下节中环套筒、套筒外壳和盘式支座;所述上端法兰盘顶端设有内、外环,其内环上设有拨叉接口,其外环圆周上分布若干个电缆插座接口 ;所述盘式支座其上端设有内、中、外环,其中心处为圆环空腔体,其底端为法兰盘;汇流环(16)分上下两部分;所述上节中环套筒、长内环套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端法兰盘的底部组成汇流环(16)上部分;所述短内环套筒、下节中环套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盘式支座的内、中环上,且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腊梅林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