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979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包括长方形的安装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安装沿底板长度方向传送硅片/电池片的主传送机构,主传送机构的传送末端设有主传送带片盒,主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片盒升降机构,并在主传送机构与片盒升降机构之间设有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将硅片/电池片传送至片盒升降机构上的纵向传输机构;所述主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的主传送带,两根主传送带之间设有用于顶升硅片/电池片并向纵向传输机构传送硅片/电池片的顶升传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硅片/电池片、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高效率、碎片率低的检测分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包括长方形的安装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安装沿底板长度方向传送硅片/电池片的主传送机构,主传送机构的传送末端设有主传送带片盒,主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片盒升降机构,并在主传送机构与片盒升降机构之间设有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将硅片/电池片传送至片盒升降机构上的纵向传输机构;所述主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的主传送带,两根主传送带之间设有用于顶升硅片/电池片并向纵向传输机构传送硅片/电池片的顶升传片机构。本专利技术能满足硅片/电池片、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高效率、碎片率低的检测分选要求。【专利说明】—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用于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后的装取。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不断发展,客户对硅片/电池片的质量和分选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硅片/电池片的检测分选正是客户对提高硅片/电池片质量要求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硅片/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大部分仍采用机械手来传输硅片/电池片,此方法大大降低了硅片/电池片检测分选的效率,无法满足以后高效率、低碎片率的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的分选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大部分硅片/电池片检测分选系统效率低、碎片率较高,无法满足以后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的分选工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能满足硅片/电池片、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高效率、碎片率低的检测分选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包括长方形的安装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安装沿底板长度方向传送硅片/电池片的主传送机构,主传送机构的传送末端设有主传送带片盒,主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片盒升降机构,并在主传送机构与片盒升降机构之间设有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将硅片/电池片传送至片盒升降机构上的纵向传输机构;所述主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的主传送带,两根主传送带之间设有用于顶升娃片/电池片并向纵向传输机构传送娃片/电池片的顶升传片机构。所述顶升传片机构包括连接底板、安装在连接底板两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面分别安装多个圆形带轮,且左侧板上的左侧板圆形带轮与右侧板上的对应右侧板圆形带轮之间通过带轮转轴连接,并在左侧板圆形带轮上绕装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传送的左侧板圆皮带,右侧板圆形带轮上绕装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传送的右侧板圆皮带;所述连接底板下方安装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底板连接并顶推连接底板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底板顶面安装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左侧板圆形带轮或右侧板圆形带轮连接。所述顶升传片机构还设有导向轴和连接底板下方的支撑底板,导向轴的顶端与连接底板连接,而导向轴的底端穿过支撑底板,并在导向轴外设有直线轴承座,所述直线轴承座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由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支撑板支撑,直线轴承座与支撑底板间隙配合,导向轴与直线轴承座过渡配合,由升降气缸顶升连接底板,并由导向轴提供支撑和导向,左侧板圆皮带与右侧板圆皮带用于传送硅片/电池片,左侧板圆皮带与右侧板圆皮带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硅片/电池片的宽度,保证硅片/电池片的正常传送。共设有4组纵向传输机构对称设在主传送带两侧,每组纵向传输机构包括I个伺服电机、3个底面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固定框架、I根沿安装底板长度方向穿过3个固定框架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纵向传输机构带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纵向传输机构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连接;所述固定框架每个外侧面沿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圆形惰轮,圆形惰轮的顶端与固定框架的顶面在一个平面,并在纵向传输机构带轮及圆形惰轮上绕装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传送的纵向传输机构皮带;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面安装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固定底板、安装在固定底板两侧且板面平行于安装底板宽度方向的固定侧板和安装在两块固定侧板顶面的上支撑板,所述圆形惰轮安装在两个固定侧板的外侧面,且转动轴与每个固定侧板的连接处均安装一个纵向传输机构带轮。伺服电机与一个纵向传输机构带轮连接,由于纵向传输机构带轮安装在转动轴上,因此,伺服电机可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可带动纵向传输机构皮带传送,由于圆形惰轮的顶端与固定框架的顶面在一个平面,即可保证纵向传输机构皮带的传送面与固定框架的顶面在一个平面,即可保证沿在固定框架顶面上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传送硅片/电池片。所述片盒升降机构包括中空的升降机构固定座、安装在升降机构固定座外侧面的步进电机、置于升降机构固定座上方并用于承载硅片/电池片的片盒、顶端与片盒的底面连接的竖直的圆形齿条、置于升降机构固定座内部的与圆形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齿轮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圆形齿条穿过升降机构固定座的底面,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座的顶面设有与安装底板连接的连接螺杆。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与每个片盒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为反射式传感器,检测片盒中是否有硅片/电池片。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座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分别安装传感器安装座,并在传感器安装座侧面安装第二光电传感器,而在圆形齿条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对应位置分别套装光电开关安装座,并在光电开关安装座靠近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一侧安装光电挡板。两个第二光电传感器是对射式传感器,检测圆形齿条是否升降到位。所述圆形齿条与升降机构固定座底面的接触处安装升降机构直线轴承。由步进电机驱动齿轮转动,由齿轮与圆形齿条的啮合传动而带动圆形齿条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片盒上下运动,传感器安装座安装在升降机构固定座上,因此,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座上的第二光电传感器是固定不动的;由于光电挡板安装在光电开关安装座上,光电开关安装座随圆形齿条上下运动,因此,光电挡板也随圆形齿条上下运动,当光电挡板运动到第二光电传感器处,第二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即可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运行,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即可保证升降机构的准确升降。为了方便地检测全自动片盒升降机构片盒中是否有硅片,所述的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全自动片盒升降机构片盒中是否有硅片,若无硅片/电池片时,则全自动片盒升降机构自动复位到初始位置。若有硅片/电池片从纵向传输机构流入片盒时,则第一光电传感器开始检测并计数,按照用户自行设定的下降距离4.71mmXη (其中《 = ……),即设置的最大装载片数装满后报警提示用户取走硅片/电池片。为了方便地满足不同用户对硅片/电池片检测分选不同检测分选档位的需求,可对检测分选档位进行自由扩展,即6?+1 (? = UJ……),满足不同检测模组对不同检测分选档位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检测分选下料系统结构紧凑、方便可调,能满足不同规格125mmX 125mm、156mmX 156mm娃片/电池片、柔性电池和高效电池高效率、碎片率低的检测分选要求,以用户也可根据需求自行扩展检测分选档位,以便满足不同检测模组对不同检测分选档位6?+1 U = ……)的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选下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升传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纵向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长方形的安装底板(5),所述安装底板(5)顶面安装沿安装底板(5)长度方向传送硅片/电池片的主传送机构,主传送机构的传送末端设有主传送带片盒(49),主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片盒升降机构(4),并在主传送机构与片盒升降机构(4)之间设有沿安装底板宽度方向将硅片/电池片传送至片盒升降机构上的纵向传输机构(3);所述主传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的主传送带(1),两根主传送带(1)之间设有用于顶升硅片/电池片并向纵向传输机构(3)传送硅片/电池片的顶升传片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坤郭立贾京英刘良玉王娟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