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小林专利>正文

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93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9:28
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是将含湿垃圾喂入C5下料管内,利用C5下料管内的高温粉料快速干燥并碱化垃圾,干燥易燃的垃圾随粉料进入窑尾烟室快速气化燃烧,燃烧产生高温蒸汽和燃烧废气经旁路烟道抽出,经旁路风机混入冷风混合调温后,经收尘器除尘,除尘后的废气余热供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发电或用于生产性干燥,或经精除尘后排放;未及时燃尽的垃圾和燃尽的灰渣随生料入回转窑煅烧为熟料;未及时燃尽的碳氢化合物上升至分解炉内继续燃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城镇生活垃圾对窑况的影响及煤耗的增加问题,有效消除垃圾中水分及氯碱对窑系统造成的粘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是将含湿垃圾喂入C5下料管内,利用C5下料管内的高温粉料快速干燥并碱化垃圾,干燥易燃的垃圾随粉料进入窑尾烟室快速气化燃烧,燃烧产生高温蒸汽和燃烧废气经旁路烟道抽出,经旁路风机混入冷风混合调温后,经收尘器除尘,除尘后的废气余热供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发电或用于生产性干燥,或经精除尘后排放;未及时燃尽的垃圾和燃尽的灰渣随生料入回转窑煅烧为熟料;未及时燃尽的碳氢化合物上升至分解炉内继续燃尽。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城镇生活垃圾对窑况的影响及煤耗的增加问题,有效消除垃圾中水分及氯碱对窑系统造成的粘堵问题。【专利说明】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镇生活垃圾的干燥与焚烧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城镇生活垃圾的干燥和焚烧国内外普及采用专业的干燥炉或床及专业垃圾焚烧炉,投资大,运行能耗高,无害化处理实际上很困难,尤其是国内的低热值垃圾焚烧炉中一般需加煤或喷油助燃。在干法旋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方面,国内的金隅、海螺、华新、华润、台泥等有实力的水泥集团企业,在引进或借鉴丹麦、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外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多年的开发应用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工艺和装备,但其基本工艺路线可概括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水泥厂内利用篦冷机高风温余热以专业垃圾焚烧炉系统先焚烧垃圾并配套废气净化设施,垃圾焚烧后的灰渣用于水泥生产中配料以达到协同处理;第二种是与回转窑平行建一套利用篦冷机高风温余热的相连通的专业垃圾焚烧炉系统,或再加一套用篦冷机废气余热的烘干系统,垃圾处理废气入窑系统,灰渣用于水泥生产中配料以达到协同处理。实践证明:第一种工艺路线对干法旋窑生产基本上无影响,但投资大,日处理300~400吨垃圾投资高达数亿元;第二种工艺路线如华新水泥协同处理垃圾工艺,投资相对较小,日处理300~400吨垃圾投资仍达8000~12000万元,这对于分布面宽的较小的市县镇生活垃圾量和 水泥企业来说经济性极不好解决,且因含湿废气进入窑系统导致窑系统工况受影响、熟料热耗增加。且因为都利用了篦冷机高风温余热,对水泥窑余热发电略有影响。这两大类协同处理垃圾工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行业认为不太适合中国国情而遭质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应面广、投资小、不影响窑况、不增加熟料煤耗的协同处理垃圾的工艺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能够解决城镇生活垃圾对窑况的影响及煤耗的增加问题,有效消除垃圾中水分及氯碱对窑系统造成的粘堵问题,并可完全消除废渣、废气、废水及有毒有害物排放,且适应于处理市县镇不同规模和性状的生活垃圾,投资小,经济性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之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以干法旋窑预热器系统最下层的C5旋风预热器锥部的C5下料管作为垃圾的预热干燥器,以C5下料管中流动的含CaO为主的高温强碱性粉料作为预热干燥介质,将预处理的含湿垃圾经垃圾喂料锁风装置喂入C5下料管内,利用C5下料管内含CaO为主的高温粉料快速干燥并碱化垃圾,夹裹垃圾的850~950°C高温粉料使垃圾中的水分汽化为高温蒸汽;干燥易燃的垃圾随粉料进入窑尾烟室,在1000~1200°C托底高温场气氛中快速气化燃烧,燃烧产生的增量高温蒸汽和燃烧废气抽入旁路烟道,经旁路风机混入冷风混合调温后,经收尘器除尘,除尘后的废气余热供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发电或用于生产性干燥,或经精除尘后排放;未及时燃尽的垃圾和燃尽的灰渣随生料入回转窑彻底燃尽,混合在生料粉中的垃圾灰份煅烧为熟料;少量未及时燃尽的碳氢化合物上升至分解炉内继续燃尽;垃圾分解产生的HF、HC1、S02等有毒害成份经窑尾烟室和分解炉内被超量的高活性CaO吸收固化;收尘器收集的高温飞灰直接作为水泥掺合粉,垃圾预处理中产生的浙滤压滤液以水泥生产中煤磨或立磨消纳,或作为脱硝替代原料。本专利技术之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系统,包括垃圾喂料锁风装置、C5下料管、窑尾烟室、回转窑、分解炉、C5旋风预热器、旁路烟道、收尘器、旁路风阀、旁路风机,所述垃圾喂料锁风装置与C5下料管相连,位于C5下料管的翻板锁风阀下面,所述C5下料管与窑尾烟室相连,所述窑尾烟室与回转窑相连,所述窑尾烟室上部经缩口与分解炉相连,所述旁路烟道位于C5下料管对面,且与窑尾烟室相连,所述收尘器与旁路烟道相连,所述旁路风阀设置在旁路烟道上,所述旁路风机通过管道与旁路烟道相连,所述旁路风机与旁路烟道相连的管道位于旁路风阀和收尘器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以C5下料管作为垃圾的快速高效干燥器,以C5下料管中流动的含CaO为主的高温强碱性粉料作为预热干燥介质,含湿垃圾经垃圾喂料锁风装置喂入C5下料管,在C5下料管内被数量远大于垃圾量且含CaO为主、温度达850~950°C的高温强碱性粉料夹裹预热、水分闪蒸汽化而干燥;C5下料管与窑尾烟室相连,被预热干燥的垃圾随粉料下行进入窑尾烟室,在窑尾烟室1000~1200°C托底高温场气氛中燃烧;窑尾烟室与回转窑相连,未及时燃尽的垃圾和垃圾燃尽的灰渣随生料进入回转窑内彻底燃尽,混合在生料粉中的垃圾灰份最终经1450°C高温煅烧转化为熟料成份;窑尾烟室上部经缩口与分解炉相连,垃圾中未及时 燃尽的少量碳氢化合物上升至分解炉在炉内中心900~1200°C高温中经7s以上停留时间彻底燃尽,垃圾中分解产生的HF、HC1、SO2等被超量高活性CaO全部吸收固化为CaCl2、CaF2, CaSO4等矿物;旁路烟道设置在C5下料管对面(该位置粉尘浓度较低、水蒸汽浓度较高),且与窑尾烟室相连,垃圾燃烧产生的大量1000~1200°C含蒸汽高温烟气经旁路烟道抽出,烟气中大量中、粗颗粒灰尘经收尘器收集处理作为水泥掺和粉,收尘器采用沉降或离心原理或沉降和离心组合式结构收尘器;旁路风阀设置在旁路烟道上,用于截止和控制旁路风量,视情可设置在旁路烟道的高温段或低温段;旁路风机通过管道与旁路烟道相连,设置于旁路风阀和收尘器之间,用于调整混入的冷风量和控制烟气温度。上述技术方案含湿垃圾的干燥、焚烧、收尘系统产生的废气余热,可供给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发电,或用于生产性干燥,或经电布袋除尘后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 (1)利用C5下料管之限制性空间内数倍至数十倍以CaO为主的850~950°C高温强碱性流动性粉料夹裹混合干燥含湿垃圾,使垃圾中水分膨化为高温蒸汽,并碱化垃圾; (2)利用局域空间1000~1200°C托底温度场气氛焚烧干燥的易燃垃圾,利用分解炉内中心900~1200°C高温彻底燃尽由下面的局域空间未及时燃尽而上升的少量碳氢化合物,利用分解炉和烟室内超量的高活性的CaO全部吸收HF、HC1、S02等有毒有害物,消除二噁英产生的条件,利用回转窑内高温将混合在生料粉中的垃圾中的有限的无机物转化为熟料成份,并固化重金属元素; (3) 利用窑尾烟室空间内粉尘及水蒸气浓度、氯碱浓度分布差异大及可抽吸特点,借用传统的应对氯碱硫危害的放风原理,在适宜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旋窑干燥、焚烧城镇生活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干法旋窑预热器系统最下层的C5旋风预热器锥部的C5下料管作为垃圾的预热干燥器,以C5下料管中流动的含CaO为主的高温强碱性粉料作为预热干燥介质,将预处理的含湿垃圾经垃圾喂料锁风装置喂入C5下料管内,利用C5下料管内含CaO为主的高温粉料快速干燥并碱化垃圾,夹裹垃圾的850~950℃高温粉料使垃圾中的水分汽化为高温蒸汽;干燥易燃的垃圾随粉料进入窑尾烟室,在1000~1200℃托底高温场气氛中快速气化燃烧,燃烧产生的增量高温蒸汽和燃烧废气经旁路烟道抽出,经旁路风机混入冷风混合调温后,经收尘器除尘,除尘后的废气余热供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发电或用于生产性干燥,或经精除尘后排放;未及时燃尽的垃圾和燃尽的灰渣随生料入回转窑彻底燃尽,混合在生料粉中的垃圾灰份煅烧为熟料;少量未及时燃尽的碳氢化合物上升至分解炉内继续燃尽;垃圾分解产生的HF、HCl、SO2经窑尾烟室和分解炉内被超量的高活性CaO吸收固化;收尘器收集的高温飞灰直接作为水泥掺合粉,垃圾预处理中产生的沥滤压滤液以水泥生产中煤磨或立磨消纳,或作为脱硝替代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尹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