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其包括储胶桶、胶枪、出胶管、补胶管、补胶桶、向储胶桶中增压或减压的排压阀、液位传感器以及电控制系统,该出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中,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胶枪连通;该补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内,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补胶桶相连,该补胶管上设置有一控制开关,该排压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控制系统连接。藉此,通过于储胶桶上设置排压阀,利用排压阀对储胶桶内增压,使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向外出胶,并于储胶桶内设置液位传感器,以判断是否补胶,该流量控制装置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出胶量,防止漏胶现象发生,同时,胶量充足,不用频繁补胶,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其包括储胶桶、胶枪、出胶管、补胶管、补胶桶、向储胶桶中增压或减压的排压阀、液位传感器以及电控制系统,该出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中,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胶枪连通;该补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内,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补胶桶相连,该补胶管上设置有一控制开关,该排压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控制系统连接。藉此,通过于储胶桶上设置排压阀,利用排压阀对储胶桶内增压,使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向外出胶,并于储胶桶内设置液位传感器,以判断是否补胶,该流量控制装置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出胶量,防止漏胶现象发生,同时,胶量充足,不用频繁补胶,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说明】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点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点胶机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讯器材、汽车工业、医疗工业、手机行业、玩具、眼镜、钟表等产业的点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产品内部结构的增强及外观的防护上更是不断的精益求精,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各种胶剂使各种材质相互黏结,将胶剂用于各种产业上的密封、固定、披覆、填充等,以强化产品内部及外观结构。传统利用气压出胶的点胶机在储胶桶内胶量全部用完或用完90%时,才开始补胶,由于储胶桶内胶量变化范围很大,出胶时所用的气压变化范围也很大,很难通过调整气压来精确控制出胶量,另外,现有点胶机的胶枪一般采用堵塞式或气压式,其中,堵塞式点胶是通过对胶枪的出胶口的开放或拧紧密封,同时对胶桶里面的气压进行加压或减压调节来实现点胶的进行或者停止,由于对气压的控制难以把握,无法利用胶枪对出胶进行微量控制,尽管在停止点胶时,拧紧密封住胶枪的出胶口,但由于胶管中存在着一定的气压,同时加上胶水的流动性能较好,使得胶枪的出胶口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到达完全的拧紧密封,因而容易产生溢胶、滴胶现象,不利于对产品的点胶,影响产品质量;气压式点胶多是利用针筒挤压将胶水压出,这种类型胶枪,装胶量少,需经常取下加料,使用不便,在点胶时,往复的移动,容易使胶枪磨损导致漏胶,而且,也同样无法利用胶枪对出胶进行微量控制,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应对现有点胶机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其通过于胶桶中设置一排压阀,利用排压阀对储胶桶内增压,使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向外出胶,并可通过调整气压大小精确控制出胶量,提高点胶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其包括储胶桶、胶枪、出胶管、补胶管、补胶桶、向储胶桶中增压或减压的排压阀、用于感应储胶桶中胶量的液位传感器以及电控制系统,该出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中,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胶枪连通;该补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内,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补胶桶相连,该补胶管上设置有一控制胶水是否流通的控制开关,该排压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控制系统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枪包括与上述出胶管相连通的外管、可前后滑动式套设于外管中的内管、出胶件和调整旋钮,该出胶件具有一出胶口,上述内管上设置有供胶水流出的流胶孔,该内管前端可前后滑动式伸于该出胶口中,该调整旋钮设于内管外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胶口为楔形,上述内管前端连接有一堵头,该堵头对应出胶口也为楔形,该堵头与出胶口之间形成供胶水流出的可调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压阀设置于储胶桶之盖体上,并与储胶桶内部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上端固连于储胶桶之盖体上,下端伸进储胶桶内胶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置中进一步包括有一底座,于该底座上设置有一容置腔,上述储胶桶放置于该容置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开关为电磁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储胶桶上设置排压阀,利用排压阀对储胶桶内增压,使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向外出胶,并于储胶桶内设置液位传感器,以随时感应储胶桶内胶量,判断是否补胶,该流量控制装置相对于传统采用堵塞式或气压式点胶的装置,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出胶量,而且,避免了因零件磨损导致的漏胶现象发生,同时,胶水是由储胶桶中直接出胶,胶量充足,不用频繁补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总体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储胶桶及安装于其上各部件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胶枪及胶水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10、底座11、容置腔20、储胶桶21、盖体30、出胶管40、液位传感器50、排压阀60、胶枪61、外管62、内管621、流胶孔63、出胶件631、出胶口64、调整旋钮65、堵头66、可调间隙70、补胶桶80、补胶管81、电磁阀90、电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包括有底座10、储胶桶20、出胶管30、液位传感器40、排压阀50、胶枪60、补胶桶70、补胶管80和电控制系统90,其中:该底座10上设置有一容置腔11,上述储胶桶20放置于该容置腔11中,该出胶管30 一端伸进储胶桶20中,另一端与胶枪60相连通;该液位传感器40上端固连于储胶桶20之盖体上,下端伸进储胶桶20内胶水中以随时感应储胶桶20中胶量;该排压阀50安装于储胶桶20之盖体21上,并与储胶桶20内部连通,用于对储胶桶20内部增压或减压以平衡储胶桶20内气压;该补胶管80 —端与上述补胶桶70连接,另一端伸进储胶桶20中,于补胶管80上设置有一控制补胶管80中胶水是否流通的电磁阀81,该液位传感器40、排压阀50和电磁阀81分别与上述电控制系统90连接;该胶枪60包括外管61、内管62、出胶件63、调整旋钮64和堵头65,该外管61与上述出胶管30连通,该内管62后端可前后滑动式套设于外管61中并与外管61连通,于内管62前端外壁上设置有供胶水流出的流胶孔621,该出胶件63具有一楔形出胶口 631,该堵头65连接于内管62前端,该堵头65对应上述出胶口631也为楔形,该堵头65与出胶口 631之间形成供胶水流出的可调间隙66,该调整旋钮64设于内管62外部,其用于带动内管62滑动以调整上述可调间隙66,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出胶量的目的。本技术原理如下:电控制系统90控制排压阀50向储胶桶20中增压,胶水在储胶桶20内较高的气压作用下沿出胶管30经胶枪60喷出,液位传感器40侦测到储胶桶20中胶水用了 10%时,即向电控制系统90发出补胶信号,电控制系统90将补胶管80上电磁阀81打开,补胶桶70中的胶水由补胶管80进入储胶桶20中(补胶采用虹吸原理),储胶桶20中胶量达到标准胶量后,电控制系统90将电磁阀81关闭,停止补胶,在补胶的同时,储胶桶20中胶量仍有90%,所以不影响继续点胶;由于储胶桶20中胶量在减少了 10%时即开始补胶,储胶桶内气压变化范围很小,对应出胶所需气压变化范围也很小,因此,能够通过精确控制储胶桶20中气压,以精确控制出胶量,在点胶完成后,可利用排压阀50使储胶桶20内气压平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流量精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胶桶、胶枪、出胶管、补胶管、补胶桶、向储胶桶中增压或减压的排压阀、用于感应储胶桶中胶量的液位传感器以及电控制系统,该出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中,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胶枪连通;该补胶管一端伸进储胶桶内,另一端伸出储胶桶外与补胶桶相连,该补胶管上设置有一控制胶水是否流通的控制开关,该排压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泉涌,
申请(专利权)人:罗泉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