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789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主要包括立柱;第一卡盘,其安装于与上述立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上;第二卡盘,其相对于上述第一卡盘而安装于与上述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横梁上,该第二横梁通过一螺母座与一丝杠连接,该丝杠上套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一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该第二链轮安装于一电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传统后充气所有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简化了结构,优化了后充气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了轮胎的精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后充气装置是一种应用于轮胎硫化作业的重要设备,其通常与液压式轮胎硫化机配合使用,通过机械手将硫化完成的轮胎从硫化机上卸下后放置其上,然后通过其上的卡盘固定住轮胎后进行充气作业,然后使轮胎冷却定型。目前的轮胎后充气装置主要包括了对称设置于机架两侧的两套上下卡盘、翻转机构和轮辋调节机构等,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卡盘则一般都安装于一可在机架上上下活动的安装梁上,翻转机构一般用于翻转下卡盘部分,而轮辋调节机构则负责实现轮辋调节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结构设置较为复杂,使得后充气的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轮胎的精度和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简化结构设置、优化后充气工作过程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还包括:第一卡盘,其安装于与上述立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上;    第二卡盘,其相对于上述第一卡盘而安装于与上述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横梁上,该第二横梁通过一螺母座与一丝杠连接,该丝杠上套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一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该第二链轮安装于一电机上。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卡盘上相对于其卡盘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优选地,上述的气缸沿上述第一卡盘的边缘均布有多个。优选地,上述的电机为减速电机,其上还安装有编码器。优选地,上述的第二横梁与上述立柱通过一线性滑轨滑动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还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对称于上述第一、第二卡盘的第三、第四卡盘,该第三卡盘的结构同于该第一卡盘,该第四卡盘的结构同于该第二卡盘。优选地,上述的立柱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对称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卡盘的另一套卡盘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满足传统后充气所有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简化了结构,优化了后充气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了轮胎的精度和质量,该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翻转机构以及轮辋调节机构等,通过丝杠螺母良好的自锁性和传动精度,实现了轮辋调节的功能,同时由丝杠螺母带动的卡盘的初始位置可以事先设定,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适应了不同规格的轮胎,减少了卡盘的行程,使得工作周期变短,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D-D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立体图。其中,1.立柱 11.第一横梁 12.第二横梁 13.线性滑轨 2.第一卡盘 21.卡盘端3.第二卡盘 41.螺母座 42.丝杠 43.轴承座 44.第一链轮 45.第二链轮 46.电机 5.气缸 51.活塞杆53.导杆 6.第三卡盘 7.第四卡盘 8.卡盘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其包括立柱1;第一卡盘2,其安装于与立柱1通过螺钉或者焊等方式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11上;第二卡盘3,其相对于第一卡盘2,即与第一卡盘3保持同轴位置而安装于与立柱1依靠线性导轨等方式而滑动连接的第二横梁12上,该第二横梁12通过一螺母座41与一丝杠42连接,丝杠42安装于一轴承座43上,该丝杠42上还套设有一第一链轮44,该第一链轮44与一第二链轮45传动连接,该第二链轮45安装于一电机46上,使得丝杠42依靠链传动与电机46相连。升降运动依靠螺母丝杠的滑动螺旋传动原理,将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电机的刹车与螺纹传动的自锁,使得充气过程中卡盘间距保持不变。本技术在满足传统后充气所有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简化了结构,优化了后充气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了轮胎的精度和质量,该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翻转机构以及轮辋调节机构等,通过丝杠螺母良好的自锁性和传动精度,实现了轮辋调节的功能,同时由丝杠螺母带动的卡盘的初始位置可以事先设定,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适应了不同规格的轮胎,减少了卡盘的行程,使得工作周期变短,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的第一卡盘2上相对于其卡盘端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5的活塞杆51,同时第一卡盘2套设于导杆53上。为了使在充气前,轮胎与卡盘压紧,防止漏气,在卡盘上加装气缸,卡盘到位后,气缸通气带动卡盘移动,缩小上下卡盘间距而使轮胎与卡盘压紧。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4所示,上述的气缸6沿第一卡盘2的边缘均布有多个,可以更为稳固地驱动第一卡盘的运动。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机为减速电机,其上还安装有编码器(未示出)。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轮胎,在电机上加装编码器,利用实时反馈的转动圈数,程序可以实时控制横梁停止位置。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和4所示,上述的第二横梁12与立柱1通过一线性滑轨13滑动连接。线性滑轨13可以保证第二横梁12升降运动平稳,并承担充气过程中作用在横梁上的力矩。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4所示,上述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还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对称于上述第一、第二卡盘2、3的第三、第四卡盘6、7,该第三卡盘6的结构同于该第一卡盘2,该第四卡盘7的结构同于该第二卡盘3,从而形成上下两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工位,同时每台电机控制一个工位,依靠程序可以保证每个工位的独立工作,很好的适应液压式轮胎硫化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4所示,上述的立柱1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对称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卡盘2、3、6、7的另一套卡盘机构8,从而形成四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工位。下面介绍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结合图1-4所示,卸胎机械手将硫化好的轮胎从硫化机抓到第二卡盘3上后,电机46开始工作,第二链轮45和第一链轮44带动丝杠42旋转,丝杠42带动第二横梁12直线运动到充气位,此时上下两卡盘之间的间距达到预设高度值,为了保证轮胎和上下卡盘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气缸6推动第一卡盘2向下运动一段距离,此时开始对轮胎内部进行预定型充气,随着轮胎内部空间里的充气压力逐渐增加,轮胎对上下卡盘的反作用力逐渐加强,第一卡盘2由气缸5推出,其竖直位置相对可变,当轮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盘,其安装于与上述立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上;第二卡盘,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卡盘而安装于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横梁上,该第二横梁通过一螺母座与一丝杠连接,该丝杠上套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一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该第二链轮安装于一电机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卡盘,其安装于与上述立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上;
第二卡盘,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卡盘而安装于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横梁上,该第二横梁通过一螺母座与一丝杠连接,该丝杠上套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一第二链轮传动连接,该第二链轮安装于一电机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盘上相对于其卡盘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传动结构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沿所述第一卡盘的边缘均布有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罗黄桂强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