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发送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无线充电既具有优点也具有缺点。缺点为: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大,一旦出现问题,维修起来不方便;无线传输由于采用无线方式来充电,虽然说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充电,但是由于无线传输会随着距离的越远其信号越低的缺陷,充电效果不理想,且现有的一些无需充电设备,不能够使被充电对象始终处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最近处,因而就更不能达到无线充电的效果;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实现二次能源的转换,涉及到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的转化,所以会影响到转化效率;磁能的无用功损耗会随着设< ...
【技术保护点】
无线充电发送器,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中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面为向箱体凹陷且表面光滑的弧形面,在弧形面的凹陷底部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支承部,支承部的高度不高于弧形面的最高边缘,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部处于支承部背面的箱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充电发送器,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中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箱体顶面为向箱体凹陷且表面光滑的弧形面,在弧形面的凹陷底部
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支承部,支承部的高度不高于弧形面的最高边缘,所述无
线充电器的充电部处于支承部背面的箱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包
括处于弧形面凹陷底部的圆形支承面,该圆形支承面与弧形面之间通过光滑
的曲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送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一阳,李福红,高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扬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