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设备及其喷墨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35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喷墨设备及其喷墨清洁装置,包括:一支撑杆,具有一凹槽,其中该凹槽与该支撑杆具有一角度;一清洁元件,固定于该凹槽上;以及一第一马达,连接该支撑杆。其通过一马达或一凹槽以使清洁元件与喷墨头接触时是有一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当清洁元件在喷墨头上清除残墨或残液时,喷墨头受力面区域随着角度变化,以增加清墨效果,并达到使喷墨头表面干燥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喷墨设备及其喷墨清洁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可清除式喷墨头的喷墨设备及其喷墨清洁装置冃學技术首先,请一并参考图l、图2A、及图2B,图l是显不公知喷墨设备的示意图图2A是显示在公知喷墨设备中清洁喷墨头的状态示意图图2B是以另一视角显示的清洁喷黑 耍头状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在公知的液晶面板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喷墨设备l是提供有多数个喷墨头ll以自其喷嘴lll中喷出墨滴,并通过设于载台13下方的X、 Y、 Z马达141, 142, 143 与旋转马达144的X、 Y、 Z位置传感器151, 152, 153、及旋 转位置传感器154的相互配合,以控制在载台13上的玻璃基 板(图中未示)上涂布出各种图案的薄膜。当喷涂动作完成后,传统喷墨清洁装置12即移动至喷 墨头1 1下方以进行喷墨头11的清洁。喷墨清洁装置12的支 撑杆121是设置于固定板124上,且支撑杆121的一端是连接 至步进马达122,以通过步进马达122带动支撑杆121以轴心125为转轴旋转,而使得支撑杆121上的清洁元件126得以刮除喷墨头11表面的残墨以达到清洁效果。如图2B所示,在先前技术当中,清洁元件126接触到喷 墨头11时,其之施力方向是为单一方向,即清洁元件126是 以平行的角度与喷墨头ll接触。然而,喷墨头11表面湿润的状况对于喷墨效果的影响甚巨请参考图3A、图3B所示的喷墨稳定性示思图,图3A是显示受到残墨或残液影响而较差的喷墨稳定性,图3B是显示较优的喷墨稳定性。当喷墨头1表面有残墨或受到其它液体湿润时,因受到表面残墨或残液的表面张力影响,故而改变黑 歪滴喷出喷黑 耍头11时的速度向量,结果造成墨滴飞行方向偏移而影响墨滴附着至玻璃基板上时的位置,根据实验分析,传统单"~一方向的施力不易有效清除喷墨头ll表面的液体,故而容易造成喷墨头u表面清墨不均而影响墨滴飞行方向,且造成喷黑 歪精度误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技术,提供 一 种喷墨清洁装置,此种喷墨清洁装置包括一支撑杆、 一清洁元件及一第一马达支撑杆具有一凹槽,其中凹槽与支撑杆具有一角度;清洁元件固定于凹槽上;以及第一马达与支撑杆相连结。其次,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喷墨设备,此种喷墨设 备包括 一喷墨头以及一喷墨清洁装置。喷墨清洁装置是 与该喷墨头相对设置,且其包括有一支撑杆、 一清洁元件及一第马达,其中,支撑杆有一凹槽,该清洁元件固定于凹槽上,并与支撑杆具有一角度,第一马达与支撑杆相连结在本技术中,上述凹槽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为不定,然较佳是为10度至85度之间的任意角度,以使得设置其中的清洁元件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亦在10度至85度之间的任忌角度。此外,上述喷黑 变清洁装置可还包括一第二马达,支撑杆可通过一 固定板与第二马达连接,固定板将支撑杆与第二马达固设于其上,通过第二马达的带动,带动固定板与支撑杆同步旋转,而可通过第二马达的带动,以使得清洁元件与喷墨头的角度在1 0度至85度之间变化。 此外,本技术的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皆可为任意原理 带动的马达,然其是以一步进马达或一伺服马达为较佳。而上述清洁元件的材质可为橡胶、树脂、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或氨基甲酸脂且其的形状可为二角形或梯形,包括一尖端,以及多数个底部,尖端角度可为任意角度,然其是以介于20度至60度之间的角度为较佳,在尖端的至少一底部上可还包括金属垫片以增强清洁元件的机械强度,故而可防止施力造成的变形过大而影响清洁元件的清墨效果。因此,本技术优点是通过清洁元件与喷黑 歪头接触时其间的角度变化,以使清洁元件在喷墨头上刮除时,因 其间是以不同方向施力,而影响喷墨头受力面区域变化, 以对清洁元件与喷墨头平行时清墨不均的区域增加清墨效 果,以达到使喷墨头表面干燥的目的。附图说明图l是公知的喷墨设备的示意图。图2A是显示在公知的喷墨设备中清洁喷墨头的状态示意图。图2B是以另 一 角度显示的公知清洁喷墨头状态示意图 图3A及图3B是喷墨稳定性示意图。 图4A是本技术 一 实施例的喷墨设备示意图。 图4B是本技术 一 实施例的喷墨清洁装置清洁喷墨 头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 一 实施例的清洁元件的截面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元件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喷墨清洁装置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喷墨设备1 , 3喷嘴111 , 3 11轴心125Y马达142X位置传感器151第一马达322凹槽325金属垫片329喷墨头ll, 31 支撑杆121, 321 清洁元件126, 326 Z马达143 Y位置传感器152 第二马达323 尖端327载台13步进马达122X马达141旋转马达144Z位置传感器153固定板 124,324底部328喷墨清洁装置12, 32 旋转位置传感器154本案指定摘要代表图为图4A。 本摘要代表图的元件符号简单说明喷墨设备3 喷墨头31 喷墨清洁装置32喷嘴311 支撑杆321 第一马达322第二马达323 固定板324 凹槽325 清洁元件32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考图4A,其是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喷 墨设备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喷墨设备3包括 一喷墨头31、 及一喷墨清洁装置32。在本实施例中,喷墨设备3可为应用 于液晶面板的定向层或彩膜层制作时使用的喷墨设备3 。上述喷墨头31具有多数个喷嘴311,墨滴(图中未示) 是自喷嘴3 11中喷出以经过飞行后附着至 一 玻璃基板(图 中未示)上以形成图形。上述喷墨清洁装置32包括一支撑杆321、 一第一马达 322、 一第二马达323以及一固定板324。上述支撑杆321具有 一 凹槽325以及至少 一 清洁元件 326。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元件326形成于凹槽325上,清洁 元件325的材质可为橡胶、树脂、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 或氨基甲酸脂。又,本实施例的喷墨清洁装置32是相对于 喷嘴311的位置而设置,以使支撑杆321旋转时,在至少一 旋转角度上,清洁元件326与喷墨头31为可接触。上述第一马达322是连接于支撑杆321的一端,且在本 实施例中,当第一马达322转动时并带动支撑杆321转动, 供清洁元件326刮除喷嘴3 1 1上的残墨。上述第二马达323是通过固定板324而与支撑杆321连 接,且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马达323旋转时,其亦带动固 定板324与支撑杆321同步旋转以使清洁元件326与喷墨头 31之间是呈一角度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马达322及第 二马达323皆可为 一 步进马达或 一 伺服马达。上述固定板324是用以固设支撑杆321,以供第一马达 322或第二马达323使支撑杆321转动或旋转时,支撑杆321能分别稳定地以 一 转轴转动或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固定 板324是将支撑杆321的两端夹设于其中,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的固定板亦可为其它型态固定支撑杆的固定板。其次,请参考图4B,其是为本实施例的喷墨清洁装置 32清洁喷墨头31的示意图。当喷墨清洁装置32清洁喷墨头3 1时,第二马达323旋转 并带动支撑杆321旋转,而使得清洁元件326与喷墨头3 1呈 一角度( )接触,且在本实施例中,是依照第二马达323 旋转程度多寡以控制清洁元件3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杆,具有一凹槽,其中该凹槽与该支撑杆具有一角度;一清洁元件,固定于该凹槽上;以及一第一马达,连接该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升罗宇城黄莉贞刘光华陈昆泓李怀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