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单元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29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地清洁印刷装置的压印辊的清洁装置及该印刷装置。取代中间转印薄片的装卸单元而将清洁单元安装到主体单元上。使臂部UP/DOWN杆转动而使凸轮转动,通过凸轮使臂部UP位置转动到DOWN位置,使臂部的前端的清洁垫与压印辊抵接来进行清洁。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清洁模式,在检测到清洁单元UC的安装时旋转压印辊,允许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单元及具有该清洁单元的印刷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在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压印辊(Platen Roller)的清洁。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在CD、 DVD等介质面上印刷需要的图像(标签印刷 /Label Print)的印刷装置。在这种印刷装置中,利用压印辊在中间转印 薄片上转印全彩的图像,并使该中间转印薄片与介质的标签面紧贴来 印刷图像时,需要定期地清洁压印辊。通常在清洁压印辊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通过装置的操作面板设定为清洁模式(2) 打开装置的门,取出中间转印薄片的装卸单元(色带盒)(3) 通过装置的操作面板使压印辊旋转(4) 将沾有数滴清扫液的清洁板按压到压印辊上,慢慢地前后往 复数次来擦拭污垢(5) 使压印辊停止,并再次安装中间转印薄片的装卸单元在JP特开2005-13204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色带上设置 按颜色划分的多个油墨浸渍区域和清洁区域,用色带的清洁区域擦拭 在分隔色带和纸张之间的色带掩模上附着的油墨。在JP特开平7-1809 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箱体内内置清洁带来取代色带,通过直 接安装到打印机上来清扫打印头。在JP特开平10-76738号公报中公开 有收纳清洁带的清洁盒,该清洁带是通过将日本纸或在合成树脂薄膜 的两面较薄地粘贴了日本纸的材料形成为带形状而成,并公开了以下 技术将清洁盒设置在热敏式打印机中,用巻取巻轴来巻取清洁带,从而除去打印头及压印辊的灰尘、污垢。在JP特开2005-306007号公 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清洁片的清洁盒,该清洁片通过使热敏头在其与 压印辊之间移动,来清洁热敏头和压印辊的表面。在插入清洁板并清洁压印辊的方法中,需要在对压印辊周围的结 构进行注意的同时进行插入,作业性较低。此外,有可能损伤压印辊。 进而在清洁效果上也会因人而异产生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清洁压印辊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清洁单元,具有主体单元,包括用于将印刷图像转印到薄片上的压印辊、和用于使转印有印刷图像的上述薄片与介质紧贴的转印辊;和装卸单元,定位安装在上述主体单元上,将 上述薄片提供到上述压印辊,所述清洁单元的特征在于,该清洁单元 的外观形状与上述装卸单元大致相同,且能够取代上述装卸单元而定 位安装到上述主体单元上,该清洁单元具有臂部,在上述定位安装 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述压印辊的附近,并且绕悬臂支撑的支撑轴在第 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清洁垫,设置在上述臂部的前端部;凸 轮,设置在旋转轴上,通过绕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上述臂部抵接, 使上述臂部从上述第一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和弹簧,对上述臂 部向上述第一位置施力,使该臂部从上述第二位置返回到上述第一位 置。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而处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清洁垫从上 述压印辊离开,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 清洁垫与上述压印辊抵接。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清洁单元,具有主体单元,包括用 于将印刷图像转印到薄片上的压印辊、和用于使转印有印刷图像的上 述薄片与介质紧贴的转印辊;和装卸单元,定位安装在上述主体单元 上,将上述薄片提供到上述压印辊,所述清洁单元的特征在于,该清洁单元的外观形状与上述装卸单元大致相同,且能够取代上述装卸单 元而定位安装到上述主体单元上,该清洁单元具有臂部,在上述定 位安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述压印辊的附近,并且绕悬臂支撑的支撑 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清洁垫,设置在上述臂部的前端 部;凸轮,设置在旋转轴上,通过绕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上述臂部 抵接,使上述臂部从上述第一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和限制部件, 设置在上述旋转轴上,在上述臂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与上述主体单 元不干涉,在上述臂部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转动到与上述主体单元干 涉的位置上。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而处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清 洁垫从上述压印辊离开,并且因上述限制部件和上述主体单元的非干 涉而允许从上述主体单元的拔出,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转动到上述 第二位置时,上述清洁垫与上述压印辊抵接,并且因上述限制部件和 上述主体单元的干涉而限制从上述主体单元的拔出。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单元,包括 用于将印刷图像转印到薄片上的压印辊、和用于使转印有印刷图像的 上述薄片与介质紧贴的转印辊;和装卸单元,定位安装在上述主体单 元上,将上述薄片提供到上述压印辊,模式设定开关,能够选择性地 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和清洁模式的任一个;检测部件,检测清洁单元是 否己被安装,该清洁单元的外观形状与上述装卸单元大致相同,并且 能够取代上述装卸单元而定位安装到上述主体单元上;和驱动部件, 在由上述模式设定开关设定了清洁模式、且由上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上 述清洁单元的安装的情况下,将上述压印辊旋转驱动预定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参照以下实施方式而得以明确理解。但是,以下实施 方式只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清洁机构的简要构成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清洁单元的构成图。图3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清洁单元的构成图。图6是进一步其他实施方式的清洁单元的构成图。图7是
技术介绍
的构成图。图8是
技术介绍
的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整体构成)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图7及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 印刷装置的整体构成。整体构成与JP特开2005-132048号公报中公开 的构成相同。印刷装置100包括由色带盒构成的第一装卸单元U1;由中间转印薄片盒构成的第二装卸单元U2;和被制作为可装卸第一装卸单元Ul和第二装卸单元U2的主体单元U5。主体单元U5包括在后方侧竖起有支撑板2的底盘1,在支撑板2 的前面侧悬臂支撑并安装头部单元(head unit) U3和压紧辊单元U4。 在底盘1上安装有图像转印部件4和被印刷物传送部件5。被印刷物传 送部件5设置在图像转印部件4的下侧,可在托盘6上在左右方向上 移动,可以从装置右侧将搭载在托盘6上的CD、 DVD等被印刷物M 取入到图像转印部件4的下方,并在转印了图像后排出到装置右侧。第一装卸单元U1具有前面侧板7、背面侧板8,并上下具有自由 旋转地架设在上述两个侧板之间的色带送出筒管9和色带巻取筒管10。 该第一装卸单元U1以头部单元U3为引导向图8的箭头方向滑动并压 入,从而与在头部单元U3的支撑板2侧在上下左右方向突出形成的凸 部11抵接,对后方的支撑板2侧进行定位。另外,使在头部单元U3 的前面侧板14上设置的上下两个扣合固定用凸起部15A、 15B(该15B 在附图中看不到)、以及在底盘1的前侧部分设置的扣合固定用凸起 部15C (在附图中看不到),分别与在上述第一装卸单元U1的前面侧板7上开设的上下3个扣合固定孔13A、 13B、 13C嵌合,从而对前方 侧进行定位。这样定位支撑时,色带送出筒管9的后方的圆形凹部和 色带巻取筒管10的后方的圆形凹部,分别与在支撑板2的前面侧碗状 地突出形成的上下2个旋转轴(在图8中示出了上侧的旋转轴16A) 分别嵌合,从而安装到主体单元U5上。下侧的旋转轴由未图示的电机 驱动,下侧的色带巻取筒管IO被驱动而旋转,通过该旋转的色带巻取 筒管IO,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装置的清洁单元,具有:主体单元,包括用于将印刷图像转印到薄片上的压印辊、和用于使转印有印刷图像的上述薄片与介质紧贴的转印辊;和 装卸单元,定位安装在上述主体单元上,将上述薄片提供到上述压印辊, 所述清洁单元的特征在于,   该清洁单元的外观形状与上述装卸单元大致相同,且能够取代上述装卸单元而定位安装到上述主体单元上, 该清洁单元具有:臂部,在上述定位安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述压印辊的附近,并且绕悬臂支撑的支撑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清 洁垫,设置在上述臂部的前端部; 凸轮,设置在旋转轴上,通过绕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与上述臂部抵接,使上述臂部从上述第一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和 弹簧,对上述臂部向上述第一位置施力,使该臂部从上述第二位置返回到上述第一位置,  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而处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清洁垫从上述压印辊离开,上述臂部通过上述凸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清洁垫与上述压印辊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田淳
申请(专利权)人: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