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229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包括给料系统、破碎系统、上升水系统和排料系统;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床体,在破碎机床体内部设置主轴转子体,主轴转子体下部设置破碎棒,破碎机床体内壁设置破碎齿板,破碎机床体底部设置支撑板;给料系统包括设置在主轴转子体上部的入料桶,入料桶通过给料管与给料箱相连,入料桶底部设置物料分布器;上升水系统包括在支撑板上方设置的流体分布器和环绕焊接在破碎机床体外壁中下部的稳流盒,稳流盒出水口通过支管与洗水分配室相连,稳流盒进水口与总进水管相连;排料系统包括在破碎机床体上部外侧设置的溢流收集槽和在支撑板下方设置的尾矿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包括给料系统、破碎系统、上升水系统和排料系统;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床体,在破碎机床体内部设置主轴转子体,主轴转子体下部设置破碎棒,破碎机床体内壁设置破碎齿板,破碎机床体底部设置支撑板;给料系统包括设置在主轴转子体上部的入料桶,入料桶通过给料管与给料箱相连,入料桶底部设置物料分布器;上升水系统包括在支撑板上方设置的流体分布器和环绕焊接在破碎机床体外壁中下部的稳流盒,稳流盒出水口通过支管与洗水分配室相连,稳流盒进水口与总进水管相连;排料系统包括在破碎机床体上部外侧设置的溢流收集槽和在支撑板下方设置的尾矿斗。【专利说明】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选煤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工艺流程短、集成度高、可连续进行破碎、分级兼有排矸功能的中煤再选新型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炼焦煤资源相对匮乏,属稀缺煤种。我国每年入洗2亿多吨的主焦煤和肥煤,中煤产率平均在30%以上,很大一部分炼焦煤选煤厂的洗中煤灰分较低,大都作为动力煤使用,造成稀缺煤种的浪费。炼焦煤的洗中煤深度破碎再选技术已被实践证明,从中煤解离精选合格炼焦精煤产率可达30%以上,总精煤产率可提高2-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对中煤进行直接洗选很难再分选出合格精煤。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对中煤进行深度破碎再选,这可实现煤与矸石的深度解离,以满足后续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粒度上限。我国选煤行业常规的破碎机主要包括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齿辊破碎机和旋回破碎机等。其中对中煤破碎多采用锤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因为冲击作用易产生较细的粒度,有助于净煤与矸石的解离。而锤式破碎机的排料粒度一般为O-1Omm,煤用反击式破碎机的排料粒度为0-15mm,远远不能满足粗煤泥分选2mm的分选粒度上限的要求,如只进行开路破碎,则导致后续粗煤泥分选设备(TBS)的入料中含有大量的粗颗粒物料,由于这部分物料超过了粗煤泥分选设备的有效分选粒度上限,因此往往得不到有效分选,直接从底流排出,造成严重的底流跑粗和精煤损失,根据现场的实践经验,如果入料中含有大量的高灰粗颗粒物料,将严重影响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床层稳定性,不利于得到低灰精煤,严重时造成床层的压死现象,影响分选机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则必须增加中煤的闭路破碎工艺环节,在破碎机后安装筛分设备,该闭路破碎的优点是能够保证产品粒度满足后续分选要求,缺点是设备较多,流程复杂,破碎机的负荷量增大,占用场地,空间利用率低,基建和设备采购成本增加,提高了全厂的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短,集成度高,经过一次性破碎可满足后续分选设备的入料粒度上限要求,可连续进行开路破碎,并具有分级和排矸功能的中煤破碎再选一体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包括给料系统、破碎系统、上升水系统和排料系统;所述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床体,在破碎机床体内部中央设置主轴转子体,主轴转子体上端与电机连接,主轴转子体下部设置破碎棒,破碎机床体内壁设置破碎齿板,破碎机床体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箱和入料桶,在主轴转子体上部设置入料桶,入料桶通过给料管与给料箱相连,入料桶底部设置物料分布器;所述上升水系统包括流体分布器和稳流盒,在破碎机床体内部的支撑板上方设置流体分布器,流体分布器与支撑板之间形成洗水分配室,稳流盒为一环形水管,环绕焊接在破碎机床体外壁中下部,稳流盒出水口通过支管与洗水分配室相连,稳流盒进水口与总进水管相连;所述排料系统包括溢流收集槽和尾矿斗,在破碎机床体上部外侧设置溢流收集槽,在支撑板下方设置尾矿斗,在流体分布器中心设置尾矿排料管,尾矿排料管穿过支撑板与尾矿斗相连,尾矿斗、支撑板与破碎机床体底部之间通过焊接连为一体。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一体化装置还包括PID控制系统,所述PID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阀,在破碎机床体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尾矿斗底部设置自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通过PID控制器与自动控制阀相连。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破碎棒沿竖直方向分为若干组,每一组破碎棒的数目和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相邻两组破碎棒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总进水管上设置手动调节阀。有益效果:(I)本技术将现有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设备与破煤机融为一体,综合了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和破煤机两种设备的优点,在满足产品粒度要求的前提下,可连续进行开路破碎,并具有分级和排矸功能,缩短了选煤工艺流程;(2)本技术集成度高,节约了厂房空间,提高了破碎效率,降低了选煤厂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3)本技术集成了破煤机的细碎功能和传统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级和分选作用,能够将溢流产品粒度控制在Imm以下,在为后续分选设备提供合格的入料粒度的同时,还利用了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作用对破碎产品进行预先排矸,使高灰矸石不需要经过分选设备直接从底流排放,提高了分选设备的处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处理难度;(4)本技术中PID控制系统能实现床层密度基本均匀稳定,保证了较高的分级精度,又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及入料波动对分级效果的影响;(5)本技术不仅适用于中煤的深度破碎、分级、排矸,还可用于建材、矿业、冶金、化工工业破碎石灰石、熟料、及其它中硬矿石的破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尾矿斗与破碎机床体底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图图中:1-给料箱,2-溢流收集槽,3-入料桶,4-物料分布器,5-手动调节阀,6_总进水管,7-流体分布器,8-尾矿斗,9-主轴转子体,10-电机,11-破碎棒,12-破碎机床体,13-压力传感器,14-稳流盒,15-破碎齿板,16-PID控制器,17-支撑板,18-自动控制阀,19-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本技术的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是将现有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设备与破煤机融为一体,集成为新型的破碎、分级兼有排矸功能的一体式的装置。如图1至3所示,该装置包括给料系统、破碎系统、上升水系统和排料系统。破碎系统采用了立轴棒式回转体破碎结构,其包括破碎机床体12,在破碎机床体12内部中央设置主轴转子体9,主轴转子体9上端与电机10连接,主轴转子体9下部设置破碎棒11,在破碎机床体12内壁设置破碎齿板15,在破碎机床体12底部设置支撑板17。破碎棒11沿竖直方向分为若干组,每一组破碎棒的数目和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相邻两组破碎棒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在对物料进行破碎时,上部破碎棒11破碎粗颗粒物料,下部破碎棒11破碎细颗粒物料,实现了物料的逐级破碎,从而提高了破碎棒11的使用寿命。破碎齿板15既可以提高破碎机床体12内壁的耐磨性,同时也增加了物料破碎途径,通过增大与物料的摩擦力加剧物料的细碎。除了本实施中采用的立轴棒式回转体破碎结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煤深度破碎、分级、排矸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系统、破碎系统、上升水系统和排料系统;所述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床体(12),在破碎机床体(12)内部中央设置主轴转子体(9),主轴转子体(9)上端与电机(10)连接,主轴转子体(9)下部设置破碎棒(11),破碎机床体(12)内壁设置破碎齿板(15),破碎机床体(12)底部设置支撑板(17);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箱(1)和入料桶(3),在主轴转子体(9)上部设置入料桶(3),入料桶(3)通过给料管与给料箱(1)相连,入料桶(3)底部设置物料分布器(4);所述上升水系统包括流体分布器(7)和稳流盒(14),在破碎机床体(12)内部的支撑板(17)上方设置流体分布器(7),流体分布器(7)与支撑板(17)之间形成洗水分配室,稳流盒(14)为一环形水管,环绕焊接在破碎机床体(12)外壁中下部,稳流盒(14)出水口通过支管(19)与洗水分配室相连,稳流盒(14)进水口与总进水管(6)相连;所述排料系统包括溢流收集槽(2)和尾矿斗(8),在破碎机床体(12)上部外侧设置溢流收集槽(2),在支撑板(17)下方设置尾矿斗(8),在流体分布器(7)中心设置尾矿排料管,尾矿排料管穿过支撑板(17)与尾矿斗(8)相连,尾矿斗(8)、支撑板(17)与破碎机床体(12)底部之间通过焊接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锋朱荣涛张文军张旭波张多文赵闻达李东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