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36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单向阀体控制和保持墨液墨的盒装置。该单向阀体呈环形阶梯状,包括支撑脚部;支撑壁部;一支撑肩部;和一支撑头部,并贯穿有一中心通孔。一阀体密封装置用于封堵该中心通孔。一设置在出墨口的密封件包含一体设置的一密封环部和一挡块。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墨盒装置阀体结构的环形阶梯状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压力非常敏感,可有效提高打印质量,降低墨盒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件在使用与非使用状态时,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设备的墨盒装置,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利用单向阀体控制墨盒出墨并通过一密封环部和一挡块一体成型的密封件来密封出墨口的墨盒装置。多孔体墨盒因多孔体自身占据了墨盒一定量的空间,打印完后,多孔体中总会残留一定量的墨液,所以,墨盒本身的有效墨液供应量受到了限制,而且,多孔体的成本也较高。此外,为喷墨式打印机配备的墨盒装置,通常还需要在盒体的出墨口设置有密封圈。这种现有技术的密封圈仅仅保证了供墨针状体插入时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而在运输或在非使用状态时,出墨口处还必须设置有一密封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墨盒装置,通过一个单向阀体能够方便地控制墨液的流量;同时,提供一种通过一体设置有相适配的密封环部和挡块的密封件来密封出墨口的墨盒装置。该密封件既能在运输时直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又能在有供墨针状体穿过的打印状态下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从而方便了装配工序,更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打印机设备配备的墨盒装置,包括一盒体,内部设置有一空腔,用于储存墨液,其中该盒体包含一通气孔,用于使该空腔与大气连通;一出墨口,设置在墨盒的一壁部上,用于与打印机设备的供墨针连通;一密封件,封堵该出墨口,用于保持墨液;一单向阀体,用于控制墨液的流量,其中,该单向阀体设置在该一个腔体的内部,并一体设置有一支撑脚部,与该出墨口的腔壁密封接触;一支撑壁部,从该支撑脚部的内侧隆起;一支撑肩部,从该支撑壁部向内侧弯曲构成;一支撑头部,从该支撑肩部隆起,并贯穿有一中心通孔;以及所述墨盒装置还包括一阀体密封装置,用于封堵该支撑头部的中心通孔。中心通孔最好为锥形通孔,在通气孔处连接有一弹性气球,用以防止墨盒倒置时的漏墨问题,同时,在墨盒出墨口处设置有一带有挡块的密封件,用以封堵出墨口,该挡块通过连接部与密封件相连接,在供墨针插入时,挡块被戳至密封件一侧。本技术的单向阀体由于受到一较小的压力便会产生变形,因此本技术的阀体在一较宽的压力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应用,所以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更重要的是,采用本技术阀体,一方面使所添加的墨液可以完全地被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墨液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它同时降低了墨盒的制造成本。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墨盒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在储墨腔中设置的用于控制出墨的多孔体结构;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单向阀体的纵向剖视图,示出了一种阶梯形状的可从肩部被压缩的阀体;图3是本技术的密封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图4是图3所示密封件的连接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墨盒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技术的阀体30由于会受到打印头吸力的影响,使得阀体上下两侧产生压力差,方向如图2箭头所示,从而阀体产生变形。因此最好的是,本技术还将从支撑壁部322上向内侧弯曲的支撑肩部324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凹面部。这样便保证了当本技术的阀体30两侧压力变化时,支撑头部330能够产生适度的偏移。事实上,由于打印头设备所产生的压力差经常是变化的,可以想象支撑头部330所产生的偏移也应不同,而本技术这一下陷的肩部324能够保证本技术的阀体30的支撑头部330响应较小的负压。由此可见,支撑肩部324是阀体30的压力缓冲及压力敏感部位。同时,还应考虑阀体30即使受到较大的负压时,该支撑头部330的形变量尽可能地减小,一方面这是出于对墨液流量控制的考虑,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该支撑头部330应当快速复位。因此,更特别的是,本技术阀体30设置支撑脚部310的厚度大于支撑肩部324的壁厚,以及大于支撑头部330的壁厚。容易理解的是,为使支撑头部330能够响应一较小的负压,该支撑肩部324的厚度应设置成小于支撑头部330的壁厚,尤其是弯曲部325的厚度应设置成最小,通常在0.15~0.5毫米之间较为适宜。为使本技术的阀体30受到的压差变化能够逐渐分散,本技术又倾斜设置支撑头部330,并且使其倾角θ1大于支撑壁部322的倾角θ2,此外,该通孔332最好设计成是底端直径略大的锥形通孔,如图2所示。为了得到稳定的墨液供应,施加于打印头的压力为-200~0mm水柱,最好在-30~-150mm水柱。阀体橡胶材料硬度为邵氏25~65度,最好为30~55度。可选橡胶材料包括硅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乙烯橡胶等。如图3所示,本技术还特别设计了与墨盒装置的出墨口(未示出)紧密配合的密封件50,用于封堵出墨口,保持墨液。该密封件50首先是由弹性材料制成,材料硬度约为邵氏30°~50°,它分别包括一体成型设计的下述部分一内部具有空腔502的环形的支撑部500,其外壁与墨盒的出墨口紧密配合;一密封环部504,从支撑部500向内侧空腔隆起;一设置在中心部位的挡块506,与隆起形成的密封环部504相配合;以及一连接环部508,环绕连接在密封环部504和挡块506之间。应当理解,该连接部508的厚度及宽度均应远远小于挡块506的厚度和宽度,以保证该挡块506在有供墨针(未示出)插入时,能够及时断裂。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密封件50一方面需要保证挡块506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例如来自所保持墨液的压力或振动、撞击等意外事件导致的压力等,另一方面,又要使连接部508易于断裂。因此,本技术连接部508的宽度的最佳值应为0~0.3mm;而其厚度的最佳值应为0.15~0.4mm。显而易见的是,打印机的供墨针(未示出)从空腔502插入时,会令连接部508首先断裂,从而将挡块506顶起。由于在使用状态下,该密封件50需要保持墨液,因此密封环部504的内壁与供墨针(未示出)应当紧密配合。因此该挡块506的宽度应当基本上与供墨针的宽度相一致,较好的是略小于该供墨针的宽度。特别的是,为了使挡块506能够及时脱离,本技术还进一步地将密封环部504的顶面505设置成以预定的角度从支撑部500向中心部倾斜,如图3所示;同时,该倾斜的顶面505不应阻止挡块506的翻转,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在30~45°之间。本技术的连接部508厚度从其中的一部分环部,如图4中所示最薄的部分509向其相对侧509’均匀递增。这样便保证了本技术的连接部508从最薄部509处断裂,而仍然可以在最厚部509’保持连接。当然,较好的是,这一最薄部509的厚度处于0.15~0.25mm之间;而最厚部509’的厚度处于0.3~0.4mm之间。参见图5,本技术的墨盒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技术的阀体30通过内置设计在墨盒装置40中实现了保持墨液及控制墨液流量的目的。为保持该阀体30的稳定,最好将该出墨口404周围的底壁406内陷设置,形成一凹陷部408。本实施例中阀体30设置在储墨腔402中出墨口404的上方的凹陷部408处,阀体密封盖340将其支撑脚部310紧压在底壁406上。同时,阀体密封件340封闭单向阀体30的开口330,使单向阀体30处于关闭状态。阀体密封件340上设置有三个槽口418,供墨液通过,在本技术的单向阀30的控制下,使墨液流入阀体30下端的阀体腔,即引墨腔412内,经过滤网60的过滤,从而供向出墨口404。在出墨口404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设备配备的墨盒装置,包括 一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空腔,用于储存墨液,其中该盒体包含 至少一个通气孔,用于使该空腔与大气连通; 至少一个出墨口,设置在一壁部上,用于与打印机设备的供墨针连通;和 至少一个密封件,封堵该出墨口,用于保持墨液;以及 至少一个单向阀体,用于控制墨液的流量,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单向阀体设置在该至少一个腔体的内部,并一体设置有 一支撑脚部,与该至少一个出墨口的腔壁密封接触; 一支撑壁部,从该支撑脚部的内侧隆起; 一支撑肩部,从该支撑壁部向内侧弯曲构成; 一支撑头部,从该支撑肩部隆起,并贯穿有一中心通孔;以及 所述墨盒装置还包括一阀体密封装置,用于封堵该支撑头部的中心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庆国李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