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1683 阅读:166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7-23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包括滑车、第一连接杆、滑翼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车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滑翼相连接,所述滑车的下方设有滑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让游客在下滑时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增强,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包括滑车、第一连接杆、滑翼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车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滑翼相连接,所述滑车的下方设有滑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让游客在下滑时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增强,安全性高。【专利说明】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
】本专利技术涉及游乐滑翔翼的
,特别是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的
。【
技术介绍
】飞翔,是游客玩家们的一个梦想,而现有的滑翔翼要在障碍较少、坡度超过6: 1、迎风的斜坡作为起飞场地。风速在25-32公里/小时之间时,飞行员只要从山坡上跑下去才可以起飞。在没有山坡的地方,要使用卡车、绞盘或轻型飞机拖拽起飞,飞行员都是由有资质的教练辅导,同任何航空运动一样,如果粗心大意,飞滑翔翼也会导致危险。而现有的滑索作为新兴的娱乐项目,被称为极限运动。穿戴柔性吊具的乘客,悬挂在滑动小车下,以斜拉的两根钢绳为轨道,利用重力,从高处向低处飞速滑下,这就是滑索。然而此项目下滑的过程单调,对游客的参与性和观赏性不强,游客在下滑时不能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能够让游客在下滑时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增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包括滑车、第一连接杆、滑翼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车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滑翼相连接,所述滑车的下方设有滑翼,所述滑车包括滑轮组、第一横梁、连接梁和第二横梁,所述连接梁的前端设有第一横梁,所述连接梁的后端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设有滑轮组,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翼包括第一 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五支撑杆、主梁、吊兜、滚轮和飞翼,所述主梁上设有飞翼,所述主梁的后部设有吊兜,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与主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设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前部同一位置和后部同一位置均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第五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的连接点上支撑有主梁,所述第五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点上支撑有飞翼的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支撑有主梁。作为优选,所述滑轮组包括安装架和滑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上下两个滑轮,所述两个滑轮相互平行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下部设有与第一横梁横梁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采用尺寸相等的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穿过通孔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穿过通孔并通过焊接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保险绳,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设有保险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连接梁和主梁均采用圆柱形空心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支撑杆均采用圆柱形空心管,所述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支撑杆形成一个三角形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前部上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后部上的第二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将滑车与滑翼相连接,滑车的下方设有滑翼,在索道上滑行的过程中能让游客有滑翔的感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让游客在下滑时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增强,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滑车、2-第一连接杆、3-滑翼、4-第二连接杆、5-保险绳、11_滑轮组、12-第一横梁、13-连接梁、14-第二横梁、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第三支撑杆、34-第四支撑杆、35-第五支撑杆、36-主梁、37-吊兜、38-滚轮、39-飞翼。【【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包括滑车1、第一连接杆2、滑翼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滑车I通过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4与滑翼3相连接,所述滑车I的下方设有滑翼3,所述滑车I包括滑轮组11、第一横梁12、连接梁13和第二横梁14,所述连接梁13的前端设有第一横梁12,所述连接梁13的后端设有第二横梁14,所述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滑轮组11,所述第一横梁12与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4与第二连接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翼3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第四支撑杆34、第五支撑杆35、主梁36、吊兜37、滚轮38和飞翼39,所述主梁36上设有飞翼39,所述主梁36的后部设有吊兜37,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4的下端均与主梁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两端设有滚轮38,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前部同一位置和后部同一位置均设有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所述第三支撑杆33通过第五支撑杆35与第四支撑杆34相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35与第四支撑杆34的连接点上支撑有主梁36,所述第五支撑杆35与第三支撑杆33的连接点上支撑有飞翼39的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32上支撑有主梁36,所述滑轮组11包括安装架111和滑轮112,所述安装架111上设有滑轮112,所述安装架111的上设有上下两个滑轮112,所述两个滑轮112相互平行安装在安装架111上,所述安装架111的下部设有与第一横梁横梁12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4采用尺寸相等的横梁,所述第一横梁12穿过通孔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4穿过通孔并通过焊接连接,还包括保险绳5,所述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4上均设有保险绳5,所述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4、连接梁13和主梁36均采用圆柱形空心管,所述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第四支撑杆34和第五支撑杆35均采用圆柱形空心管,所述第三支撑杆33、第四支撑杆34和第五支撑杆35形成一个三角形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前部上的第二支撑杆32和第一支撑杆31后部上的第二支撑杆32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 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在工作过程中,游客俯卧在吊兜37上,双手紧握在第一支撑杆31上,然后在索道上从高处向低处滑下,保险绳5能够起安全保护作用,通过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4将滑车I与滑翼3相连接,滑车I的下方设有滑翼3,在索道上滑行的过程中能让游客有滑翔的感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让游客在下滑时真正体会飞翔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增强,安全性高。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I)、第一连接杆(2)、滑翼(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滑车(I)通过第一连接杆(2 )和第二连接杆(4)与滑翼(3 )相连接,所述滑车(I)的下方设有滑翼(3),所述滑车(I)包括滑轮组(11)、第一横梁(12)、连接梁(13)和第二横梁(14),所述连接梁(13)的前端设有第一横梁(12),所述连接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中索道型式的滑翔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1)、第一连接杆(2)、滑翼(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滑车(1)通过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4)与滑翼(3)相连接,所述滑车(1)的下方设有滑翼(3),所述滑车(1)包括滑轮组(11)、第一横梁(12)、连接梁(13)和第二横梁(14),所述连接梁(13)的前端设有第一横梁(12),所述连接梁(13)的后端设有第二横梁(14),所述第一横梁(12)和第二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滑轮组(11),所述第一横梁(12)与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4)与第二连接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翼(3)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第四支撑杆(34)、第五支撑杆(35)、主梁(36)、吊兜(37)、滚轮(38)和飞翼(39),所述主梁(36)上设有飞翼(39),所述主梁(36)的后部设有吊兜(37),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4)的下端均与主梁(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两端设有滚轮(38),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前部同一位置和后部同一位置均设有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所述第三支撑杆(33)通过第五支撑杆(35)与第四支撑杆(34)相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35)与第四支撑杆(34)的连接点上支撑有主梁(36),所述第五支撑杆(35)与第三支撑杆(33)的连接点上支撑有飞翼(39)的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32)上支撑有主梁(3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新飞娱乐设备制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电信IDC机房] 2015年01月31日 15:35
    滑翔翼(hangglider)又称悬挂滑翔机和三角翼,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