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598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9:58
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其包括井式退火炉、设有阀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多个连接管组件;所述井式退火炉包括炉基和炉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基的炉壁上,并分别与炉基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氮气气源,所述出气管连通排烟通道,连接管组件用来串联不同的铜盘管及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对铜盘管进行退火处理前免去对管腔内壁的清洗工序,且还能够保证退火后铜盘管内壁不变色及管壁表面的清洁,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其包括井式退火炉、设有阀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多个连接管组件;所述井式退火炉包括炉基和炉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基的炉壁上,并分别与炉基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氮气气源,所述出气管连通排烟通道,连接管组件用来串联不同的铜盘管及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本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对铜盘管进行退火处理前免去对管腔内壁的清洗工序,且还能够保证退火后铜盘管内壁不变色及管壁表面的清洁,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专利说明】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盘管的退火处理设备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铜盘管是采用拉伸工艺制成的,在对铜材拉伸制成铜管的过程中,由于拉伸工艺原因,会在铜管的内壁上残留油分。在铜盘管使用时,首先要对铜盘管进行退火处理,在退火高温下(500°C左右),残留油分会生成油烟,如果得不到及时排出,容易导致铜管的内壁变色,影响后续使用。而现有的井式退火炉为完全密封的,所以在对铜盘管进行退火处理前,需要安排管壁清洗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多取人工使用清洗剂来对管壁进行清洗的方式,效率低下且需要大量劳动力,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一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其包括井式退火炉、设有阀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多个连接管组件;所述井式退火炉包括炉基和炉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基的炉壁上,并分别与炉基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氮气气源;所述出气管连通排烟通道;各连接管组件串联连通进气管、铜盘管和出气管。使用过程中,将待退火处理的铜盘管放置在炉基的腔体内,用所述连接管组件由进气管开始,顺次将各铜盘管的两端端口串联,直至将连接管组件与出气管连接,这样进气管管腔、各铜盘管的管腔以及出气管的管腔通过连接管组件的连通,构成一连通的密闭通道。退火时,打开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的阀门以及氮气气源的开关,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油烟在氮气的压力下,最终由出气管经排烟通道及时排出,避免了油烟在铜盘管管壁内长期滞留,对管壁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锥形管和耐高温软管;所述锥形管包括连接端一和连接端二,沿所述锥形管的连接端一至连接端二的方向,所述锥形管的内腔逐渐缩小;所述连接端一固定连接一金属套;所述金属套设有与锥形管的内腔连通的轴向通孔,在所述金属套的端部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耐高温软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金属套管端部外螺纹与所述金属套的螺纹通孔连接。使用时,连接端二用来与铜盘管的端口连接;耐高温软管通过其两端的金属套管连接在两个锥形管之间;进气管位于炉基内的一端与耐高温软管端部的金属套管螺纹连接,同样,出气管位于炉基内的一端与另一个耐高温软管端部的金属套管螺纹连接。进一步,在所述连接端二的端口的下端管壁上设有径向的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有沿径向与所述锥形管的内腔连通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配合有一紧固螺栓。在将连接端二与铜盘管的端口连接时,用连接端二处设置的紧固螺栓对连接作紧固处理,避免连接滑脱现象。进一步,所述金属套上的通孔内径d2为所述连接端一的端口直径dl的1/3至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对铜盘管进行退火处理前免去对管腔内壁的清洗工序,且还能够保证退火后铜盘管内壁不变色及管壁表面的清洁,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铜盘管与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炉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炉基和炉盖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基,11锁扣,2炉盖,21锁槽,3进气管,4出气管,5铜盘管,6连接管组件,61锥形管,611连接端一,612连接端二,613凸台,62金属套,63耐高温软管,631金属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其包括井式退火炉、设有阀门的进气管3和出气管4,以及多个连接管组件6。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井式退火炉包括炉基I和炉盖2。所述炉基I上沿其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锁扣11。与所述炉基I上的锁扣11相对应,在所述炉盖2上设置锁槽21。所述炉基I与炉盖2通过锁扣11与锁槽21的配合连接实现密封。炉基I和炉盖2的具体结构作为现有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4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基I的炉壁上,并分别与炉基I的内腔连通。此外,还需要使所述进气管3连通氮气气源,所述出气管4连通排烟通道。使用时,氮气不仅作为吹扫气源,其还充当了保护气。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管组件6包括锥形管61 (此处的锥形管61定义为凡内腔为锥形的管件,而不是指其外形呈锥形与否)和耐高温软管63。所述锥形管61包括连接端一 611和连接端二 612,沿所述锥形管61的连接端一611至连接端二 612的方向,所述锥形管61的内腔逐渐缩小。所述连接端一 611固定连接一金属套62。所述金属套62设有与锥形管61的内腔连通的轴向的通孔,在所述金属套62的端部设置螺纹通孔。在所述连接端二 612的下端的管壁上设有径向的凸台613,在所述凸台613上设有沿径向与所述锥形管61的内腔连通的螺纹通孔,且该螺纹通孔配合有一紧固螺栓。所述耐高温软管6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套管631,所述金属套管63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金属套管631端部的外螺纹与所述金属套62的螺纹通孔连接。使用过程中,将待退火处理的多个铜盘管5放置在炉基I的腔体内,用所述连接管组件6由进气管3开始,顺次将各铜盘管5的两端端口串联,直至将连接管组件6与出气管4连接。具体为,用锥形管61的连接端二 612来与铜盘管5的端口连接,并用该端设置的紧固螺栓进行紧固。耐高温软管63通过其两端的金属套管631连接在两个锥形管61之间。进气管3位于炉基I内的一端与耐高温软管63端部的金属套管631螺纹连接,同样,出气管4位于炉基I内的一端与另一个耐高温软管63端部的金属套管631螺纹连接。这样,进气管3管腔、各铜盘管5的管腔以及出气管4的管腔通过连接管组件6的连通,构成一连通的密闭通道。退火时,打开进气管3和出气管4上的阀门以及氮气气源的开关,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油烟在通入的氮气的压力作用下,最终由出气管4经排烟通道及时排出,避免了油烟在铜盘管5管壁内长期滞留,对管壁造成不良影响。所述锥形管61的管腔设为锥形,目的是便于与不同外径的铜盘管5连接使用。为增加氮气的湍流效果及流速,使所述金属套62上的通孔内径d2为所述连接端一 611的端口直径dl的1/3至1/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包括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盘管退火用盘管内壁免清洗装置,包括井式退火炉,所述井式退火炉包括炉基和炉盖,其特征是:还包括设有阀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多个连接管组件;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基的炉壁上,并分别与炉基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氮气气源;所述出气管连通排烟通道;各连接管组件串联连通进气管、铜盘管和出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为李复彬高存志许林之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聊城万邦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