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钢管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968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碳钢管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对钢管进行表面进行涂层,涂料由粘土与草木灰按照3比2的比例混合(体积百分比),加入同样比例的水,使涂料与水充分融合,使之成为糊状体,再将糊状体涂料均匀的涂抹在钢管上面,使钢管的表面涂料厚度达到6~8mm,放置在通风处,使之自然干燥,然后将已经涂层的钢管放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将炉内温度逐渐加热至810℃,保温30~40分钟;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炉待检测。经检测本试验处理后钢管在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较处理前比较表面质量明显提高,表面无氧化现象,机械性能差别在1%~1.5%,数据均在产品标准内,完全能达到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钢管
,涉及一种钢管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钢管在热处理领域,国内的工艺大都采用保护气体对钢管在热处理时候进行保护,防止钢管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防止产品表面产生氧化皮,导致产品表面质量不合格影响后续使用。此外,由于一些小企业大都还是在用有氧退火工艺,难免的会使产品表面产生氧化皮,影响产品质量等级和后续表面处理,严重的会造成产品强度不均,造成工艺性能上的不达标。因此,经常会遭到客户的投诉,增加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目前尚未见对有氧热处理所产生的后续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在当前较普遍的有氧热处理的前提下,改进工艺,提供一种混合包裹物技术对钢管进表面进行包裹后在进行热处理,不但可以起到防氧化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表面的光洁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的热处理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对将要热处理的产品进行包裹后在进行热处理,包裹混合物为粘土与草木灰混合物,具体如下所示:将粘土和草木灰按照3比2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入同样比例(体积百分比)的水,充分融合,使之成为糊状体,将粘土与草木灰的糊状物均匀涂抹在待热处理钢管表面,涂抹厚度为6~8mm,放置在通风处,表面自然风吹干,随后放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将炉内温度逐渐加热至810°C、保温30~40分钟;在让产品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等完全冷却后,将钢管表面的涂层去除,做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在保护气体下进行无氧热处理的产品性能差别在1%~1.5%,结果表明几乎不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表面光亮无氧化皮,直接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了客户投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单具体实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限定。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钢管进行表面进行涂层,涂料由粘土与草木灰按照3比2的比例混合(体积百分比),加入同样比例的水,使涂料与水充分融合,使之成为糊状体,再将糊状体涂料均匀的涂抹在钢管上面,使钢管的表面涂料厚度达到6~8mm,放置在通风处,使之自然干燥,然后将已经涂层的钢管放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将炉内温度逐渐加热至810°C,保温30~40分钟;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炉待检测。经检测本试验处理后钢管在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较处理前比较表面质量明显提高,表面无氧化现象,机械性能差别在1%~1.5 %,数据均在产品标准内,完全能达到客户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低碳钢管的热处理工艺,其方法包括:通过针对钢管进行表面进行涂层,涂料由粘土与草木灰按照3比2的比例混合(体积百分比),加入同样比例的水,使涂料与水充分融合,使之成为糊状体,再将糊状体涂料均匀的涂抹在钢管上面,使钢管的表面涂料厚度达到6~8mm,放置在通风处,使之自然干燥,然后将已经涂层的钢管放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将炉内温度逐渐加热至810℃,保温30~40分钟;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炉待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是一种低碳钢管的热处理工艺,其方法包括: 通过针对钢管进行表面进行涂层,涂料由粘土与草木灰按照3比2的比例混合(体积百分比),加入同样比例的水,使涂料与水充分融合,使之成为糊状体,再将糊状体涂料均匀的涂抹在钢管上面,使钢管的表面涂料厚度达到6~8mm,放置在通风处,使之自然干燥,然后将已经涂层的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阳钢管有限公司何建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