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513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彼此邻近的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的多个像素行。LCD还包括位于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的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包括多个液晶注入孔的微腔层,以及位于所述微腔层上的共用电极。LCD还包括位于共用电极上的支承件以及位于支承件上的覆盖层以覆盖液晶注入孔。多个液晶注入孔可位于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彼此邻近的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的多个像素行。LCD还包括位于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的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包括多个液晶注入孔的微腔层,以及位于所述微腔层上的共用电极。LCD还包括位于共用电极上的支承件以及位于支承件上的覆盖层以覆盖液晶注入孔。多个液晶注入孔可位于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专利说明】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IXD)是一种包括两个显示面板并被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设备。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场产生电极,例如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并且液晶层夹在所述场产生电极之间。液晶显示器可在电压施加于场产生电极时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导致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重取向以及入射光的偏振,从而使得图像被显示。已开发出通过在每个像素单元形成腔以及在所述腔中填充液晶而实现图像的显示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有机材料上形成牺牲层,在其上形成支承件,移去所述牺牲层,以及通过液晶注入孔注入液晶到由移去牺牲层而形成的空的空间里而实现。当用于注入液晶到各像素区域的液晶注入孔彼此分开并且彼此没有连接时,应当控制注入到各像素区域的液晶量并且液晶应当滴入到每个像素区域的液晶注入孔中。然而,难以准确控制液晶量。此外,通过液晶注入孔注入的液晶材料可能会在最外边的像素附近流出。此外,为了经移去牺牲层形成的液晶注入孔和空的空间注入液晶,牺牲层的移去部分应当具有大于预定值的宽度。当所述牺牲层的移去部分的宽度非常狭窄时,难以将所述液晶滴入液晶注入孔附近,因此,被移去牺牲层的空间不能被液晶层填满。当牺牲层的移去部分的宽度非常宽时,便于将液晶材料滴入液晶注入孔附近,因此液晶层很容易被填充,然而,填充有液晶层的显示区域将会减少。同时,已开发出用于实现液晶显示器的二维(2D)图像以及三维(3D)图像的各种技术。在上述各种技术中,在使用偏光式(Patterned Retarder)的三维显示器中,对于显示装置的像素行左侧图像和右侧图像交替地显示。左侧图像可以称为用户左眼识别的图像,以及右侧图像可以称为用户右眼识别的图像。在左侧图像和右侧图像根据像素行交替地显示的三维显示情况下,左侧图像和右侧图像会根据用户的位置而彼此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形成在显示左侧图像的像素行和显示右侧图像的像素行之间的行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较宽宽度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以减少图像的干扰。然而,当在像素列之间形成具有较宽宽度的黑色矩阵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整体孔径比减小,并且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也减小。上文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提高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上述信息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不用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孔径比就能将液晶材料准确滴入液晶注入孔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当填充液晶层时很容易控制液晶材料量并且防止经液晶注入孔注入之后剩余液晶材料流过最外面像素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在防止根据黑色矩阵的孔径比劣化的同时实现使用偏光式的三维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将根据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获悉。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上布置的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所述多个像素行包括第一对像素行及与第一对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对像素行。所述IXD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布置在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的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布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列之中的两个相邻像素列之间的数据线;多个像素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上的微腔层。所述微腔层包括多个液晶注入孔。所述LCD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微腔层上的共用电极;布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的支承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支承件上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多个液晶注入孔。所述多个液晶注入孔布置在第一对像素行和第二对像素行之间。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还公开了包括基板以及坝的显示装置。所述基板包括外围区域以及外围区域附近的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像素行以及多个像素列。所述坝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在所述外围区域中。所述像素区域包括具有液晶注入孔的微腔层,布置在所述微腔层上的共用电极,布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的支承件,以及布置在所述支承件上并且覆盖所述液晶注入孔的覆盖层。支承件的多个部分通过沟槽分开。所述液晶注入孔的至少一个边界通过所述沟槽限定。所述沟槽延伸至所述多个像素行的左端以及所述多个像素行的右端。应当理解,前述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细节描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所包括的用于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信号线以及像素的配置的布局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像素的布局图;图3是沿图2的显示装置的II1-1II’线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2的显示装置的IV-1V’线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2的显示装置的V-V’线的示意截面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布局图;图7、8、9、10、11、12、13、14、15和1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将详尽并完整,并将完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传达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放大。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应理解的是,当提到元件或层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提到元件或层“直接位于…上”或“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同样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公开,“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可被解释为只有X、只有Y、只有Z或者X、Y和Z中的两项或更多的任意组合(例如,ΧΥΖ、ΧΥΥ、TL、ΖΖ)。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此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然而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者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为了便于描述,在此使用的诸如“在...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 空间相关术语可用于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描述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关术语旨在包含使用或者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像素行和多个像素列,布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像素行包括第一对像素行以及与所述第一对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对像素行;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对像素行和所述第二对像素行之间;数据线,布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列中的两个相邻像素列之间;多个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多个像素行和所述多个像素列中;微腔层,布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上,所述微腔层包括多个材料注入孔;共用电极,布置在所述微腔层上;支承件,布置在所述共用电极上;以及覆盖层,布置在所述支承件上,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多个材料注入孔,其中,所述多个材料注入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对像素行和所述第二对像素行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焕金是广朴荷英车泰运韩世喜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