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2670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主要内容包括:以刚性基板作为基底,在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TFT阵列、显示层等,并在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之后将刚性基板剥离,在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然后,分别在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的非显示区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进而可以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增大显示区相对于整个柔性显示面板的面积,而且,由于同时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形成沟槽,从而,减小了弯折位置所在的拐点的应力之和,便于弯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由于其低功耗、体积小的优点,成为未来在多领域使用的显示器。为了使柔性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好,在制备柔性显示器时,希望柔性显示器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显示平面的面积比例尽可能大,所述显示平面包括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在同一平面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可以是外围走线区域)。但是,在制备柔性显示器时,由于受到采用的玻璃基板面积的限制,制备得到的显示区域的面积不可能随意增大;当显示区域面积确定时,需在与显示区域的面积呈一定比例的外围走线区域中部署外围走线,如果直接采用减少外围走线区域面积的方式来缩小非显示区域面积,又会提升制备得到的柔性显示器的外围走线阻值。综上所述,在目前制备柔性显示器时,显示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显示平面的面积比例相对固定,很难有效增大显示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显示平面的面积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柔性显示面板的面积较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刚性基板;在所述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之上形成TFT阵列;在所述TFT阵列之上形成显示层;在所述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剥离所述刚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形成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分别沿切割线进行切割,在前板保护膜上形成第一沟槽,在后板保护膜上相对形成第二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相同位置;以切割位置为拐点,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并固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在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的非显示区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进而可以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增大显示区相对于整个柔性显示面板的面积,而且,由于同时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形成沟槽,从而,减小了弯折位置所在的拐点的应力之和,便于弯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部分切割形成的沟槽俯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全部切割形成的沟槽俯视图;图3(a)为实例1中切割形成沟槽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和侧面图;图3(b)为实例2中切割形成沟槽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和侧面图;图3(c)为实例3中切割形成沟槽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d)为实例4中切割形成沟槽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切割形成第三沟槽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弯折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首先以刚性基板作为基底,在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TFT阵列、显示层等,并在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之后将刚性基板剥离,在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然后,分别在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的非显示区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进而可以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增大显示区相对于整个柔性显示面板的面积,而且,由于同时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形成沟槽,从而,减小了弯折位置所在的拐点的应力之和,便于弯折。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在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在本步骤101中,刚性基板可以是玻璃基板,也可以是其他刚性材料制备而成的基板。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柔性薄膜粘贴在提供的一刚性基板之上,也可以将柔性材料溶液涂布在刚性基板之上,经过烘干后形成所需要的柔性基板。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柔性薄膜和柔性材料溶液均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芳醚砜、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构成;或者,由铝、铜、银、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柔性基板的材料作具体限定,无论选择何种材料(包括现有技术中的所有可用作柔性基板的柔性材料),其必须具备一定的伸展性,才能形成柔性基板。而在具体地制备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对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伸展性要求的柔性材料。一般的,形成的柔性基板的厚度范围为5~200um,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形成的柔性基板的厚度可以为10~50um。优选地,在形成柔性基板之后,还可以在柔性基板之上集成驱动电路,或者为柔性基板绑定驱动电路。步骤102:在柔性基板之上形成TFT阵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FT阵列可以通过业界所熟知的各种TFT阵列制备方式获得,一般的TFT阵列的制备工艺可以简述为:在柔性基板上形成栅极,在栅极之上形成栅极绝缘层,并依次形成半导体层(A-si)以及数据线的源、漏极,最终平铺一层平坦化层。从而,形成了具有TFT阵列的基板,一般称为TFT阵列基板。步骤103:在TFT阵列之上形成显示层。在本步骤103中,在形成的TFT阵列基板之上形成显示层,一般情况下,该显示层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显示介质(LCD、LED、OLED等),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要以OLED显示介质作为显示层。步骤104:在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剥离刚性基板;在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形成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在本步骤104中,柔性显示面板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得到:首先:在步骤103形成的显示层之上沉积形成一层保护膜作为前板保护膜;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剥离工艺(例如吸附剥离技术)将刚性基板剥离掉,暴露出柔性基板的下表面;最后:在柔性基板下表面(即背向TFT阵列一侧)沉积形成一层保护膜作为后板保护膜。通过上述过程,就可以初步得到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柔性显示面板,且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前板保护膜、显示层、TFT阵列、柔性基板以及后板保护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均可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构成,两者的厚度均可设置为:25um~300um。优选地,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的厚度均为100um。步骤105:对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分别沿切割线进行切割,在前板保护膜上形成第一沟槽,在后板保护膜上相对形成第二沟槽,其中,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位于柔性显示面板的相同位置,即二者垂直基板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相同位置。在本步骤105中,对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前板保护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刚性基板;在所述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之上形成TFT阵列;在所述TFT阵列之上形成显示层;在所述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剥离所述刚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形成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分别进行切割,在前板保护膜上形成第一沟槽,在后板保护膜上相对形成第二沟槽;以切割位置为拐点,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刚性基板;在所述刚性基板之上形成柔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之上形成TFT阵列;在所述TFT阵列之上形成显示层;在所述显示层之上形成前板保护膜;剥离所述刚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背面形成后板保护膜,形成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分别进行切割,在前板保护膜上形成第一沟槽,在后板保护膜上相对形成第二沟槽;以切割位置为拐点,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并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相同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通过切割切割位置处的切割线外侧的全部非显示区形成,或通过切割切割位置处的切割线外侧的部分非显示区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切割所述切割线外侧的部分非显示区形成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宽度均大于1u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保护膜上形成的沟槽深度为所述前板保护膜的厚度,所述后板保护膜上形成的沟槽深度为所述后板保护膜的厚度,通过切割所述前板保护膜和后板保护膜,暴露出部分所述柔性基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暴露出的部分柔性基板的下表面进行半切割,形成第三沟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位于非显示区的柔性基板向背面弯折的角度范围为9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忠臧浩春李喜烈霍思涛凌志华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