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438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换阀与连接打印头的帽盖和泵的软管接触。转换阀包括一管道支撑。此支撑形成有容纳软管中间部位的沟槽,软管则为沿着拱形拐弯侧壁弯曲伸向支撑的进口。由一旋转件控制一转动杆的枢轴转动。转动杆沿一个方向转动顶着所关联的一段拐弯侧壁挤压其中的一条软管,而它沿相反方向转动则挤压其中的另一条软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使打印头帽盖与泵选择连接的转换阀的工作台的喷墨打印机。日本专利JP-A 63-224957公开了一种带工作台的喷墨打印机,根据这种工作台,由帽盖分别限定喷墨打印头周围的空腔。用软管分别在其一端与帽盖连接。在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阀。一个泵与所有的开/关阀连接。第一开/关阀有使所联结 的管道与泵之间建立连通的第一位置并有使此连通阻断的第二位置。一个控制部件管理着这些阀门,使所选的一个帽盖与泵之间通连。日本专利JP-A 6-328700公开了另一种配置有与软管的组装件接触的偏心轮的工作台。软管将一墨箱的不同墨腔分别与喷墨打印头的喷口相连。由帽盖限定喷墨打印头周围的空腔。用马达驱动与帽盖连接的泵。在运转中,偏心轮处于一个预定的角度位置,使所选的一条软管之外的其它软管全都受到挤压。开动马达驱动泵,使堵住的墨汁从与所选的一条软管连通的一个喷口射出。与此相似,按照顺序偏心轮一个接着一个地向其它预定的角度位置转换,由泵将堵住的墨汁从其它喷口一个接着一个地喷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取代已有技术的不太复杂的工作台。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含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台,它包括打印头各自的帽盖;一个泵;以及在所述帽盖与所述泵之间流道中配置的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具有仅使一种流体在一个所述帽盖与所述泵之间连通使泵能够通过所述一个帽盖射出流体的第一位置以及仅使另一种流体在其它所述帽盖与所述泵之间连通使所述泵能够通过所述其它帽盖射出流体的第二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用方框图绘示的带工作台的打印机视图;图2为一工作台的不完全的视图,它示意性地绘示处于两条软管保持开通的第一或原有位置时转换阀的正视图;图3为转换阀齿轮的背视图;图4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保持在有一条软管受挤压并被封闭的第二位置的转换阀;图5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处于进入图4所示第二位置的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图6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处于进入图7所示第三位置的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图7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保持在其它软管受挤压并被封闭的第三位置的转换阀;图8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处于第一或原有位置的另一形式的转换阀;图9示出图8所示转换阀的一根转动杆;图10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保持在一条软管受挤压并被封闭的第二位置的转换阀;图11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在向第二位置转变时处于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图12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在向如图15所示第三位置转变时紧接在第二位置之后处于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图13为与图12类似的视图,它绘示一个经修改的改进型转换阀;图14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在向第三位置转变时紧接在第三位置之前处于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图15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保持在其它软管受挤压并被封闭的第三位置的转换阀;图16为与图8类似的视图,它绘示在向图8所示原有位置转变时紧接在第二位置之后处于过渡状态的转换阀。参阅图1绘示的一个带工作台的喷墨打印机。标号1a和1b分别表示打印头-A和打印头-B。打印头-A1a和打印头-B1b是按已知的方式分别与墨箱-A2a和墨箱-B2b联结运行的。打印头-A1a和与其联结的墨箱-A2a以及打印头-B和与其联结的墨箱-B2b安装在一个滑座3上。设置一个滑座马达4沿着纸页9的宽度方向移动滑座3。设置一个马达5转动传送纸页9的滚轴6。喷口打印头-A1a和打印头-B1b的工作台包括一帽盖-A7a、一帽盖-B7b、一转换阀8、-泵10、-软管-A11a、以及-软管-B11b。软管-A11a将所联结的帽盖-A7a与泵10相连。软管-B11b将所联结的帽盖-B7b与泵10相连。软管-A11a和软管-B11b形成转换阀8的一部分。参阅图2,转换阀8包括一管道支撑27用以支撑软管-A11a和软管-B11b。支撑27形成有两条沟槽或凹口40a和40b,它们各有一个拐弯部位并包含限定沟槽40a和40b的沟壁。沟壁包括部分限定沟槽40a的拐弯部位的拐弯侧壁42a和部分限定沟槽40b的拐弯部位的拐弯侧壁42b。管道支撑27自一进口44向着拐弯侧壁42a和42b向内凹进。拐弯侧壁42a和42b为圆拱形并向进口44伸出。软管-A11a在一中间部位装进沟槽40a并沿着圆拱的拐弯侧壁42a弯曲。与此类似,软管-B11b则装进沟槽40b并沿着圆拱的拐弯侧壁42b弯曲。见图2,软管-A11a和软管-B11b为与所联结的帽盖-A7a和帽盖-B7b分别相连而自支撑27向上伸展。自支撑27起。软管-A11a向右伸展与泵10相连,而软管-B11b则向左伸展与泵10相连。在图2中,完全绘出了每条软管-A11a和软管-B11b的外壁,而确定它们流体流道的内壁则用虚线绘出。转换阀8还包含一根枢轴转动杆20。在一中间部位,将转动杆20安装在设于靠近支撑27的进口44处的旋转轴25上。转动杆20经进口44伸进凹口并朝向它的一端20a,而且它是以锥形朝向其一端20a的。转动杆20包含臂20b。臂20b从中间部位向转动杆20的对端20c伸展。转换阀8包含一齿轮23形式的旋转件。齿轮23有一带轴心的旋转轴24用以绕此轴心旋转。齿轮23形成有一径向的缝隙23a,滑件22a的柱栓22通过它伸展。如图3中所示,滑件22a安装在齿轮23的背面用以限制它相对于旋转轴24的轴心作直径方向的运动并设一弹簧28将滑件22a偏置在所绘示的位置上。这就使得栓柱22能够沿着径缝23a作径向移动。在该实施例中,可用一马达旋转齿轮23。至此,对第一实施例的运行作如下描述。图2绘示转换阀8的第一或原有位置,其中转动杆20的位置径向相对着齿轮转轴24的轴心。观察在图2、5和4中,顺时钟转动齿轮23从原有位置(见图2)经约270度将栓柱22带至与臂20b的左侧紧靠接合。进一步顺时钟转动齿轮23经约90度使栓柱22推动臂20b逆时钟转动转动杆20至图4的位置。在此次转动杆20的逆时钟运动中,锥状端20a朝着拐弯侧壁42b顶压软管-B11b。当转动杆20停止其逆时钟运动时,齿轮23的顺时钟转动使得臂20b推动栓柱22顶着弹簧28的作用径向向内移动至如图5中所示的最内的径向位置。栓柱22沿着径向缝隙23a移动绕过臂20b的末端20c,这样就使齿轮23能从图5的位置平滑旋转到图4的位置。在图4的位置中,锥形的一端20a与拐弯侧臂42b相结合挤压软管-B11b而栓柱22再次处于最外的径向位置。由于介于锥形-端20a与拐弯侧壁42b之间的软管-B11b的回弹,转动杆20保持处于图4的位置处。在转换阀8已处于图4的位置之后,泵10进入运转开始抽引流体。当软管-B11b受挤压时,配置在挤压点和泵10之间的软管-B11b部位由于泵10所产生的吸力而被吸平,使转动杆20的锥形-端20a坚固地连接着软管-B11b。因此,经软管-B11b流通的流体被完全阻断,而只允许经软管-A11a流过的流体通过帽盖-A7a从打印头-A1a的喷口射墨。接着,马达停止驱动泵10,并见图4,6和7中,从图4的位置起逆时钟转动齿轮23,经约180度,使栓柱22顺时钟转动转动杆20。在此次转动杆20的顺时钟转动中,锥形端20a与软管-B11b脱开连接而后与软管-A11a进入连接以顶着拐弯侧壁42a挤压软管-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含有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别用于打印头的帽盖;一个泵;以及设在所述帽盖和所述泵之间流道上的一转换阀,所述转换阀有一仅打开所述帽盖中的一个与所述泵之间的一条流体通道使得能够用泵通过所述的一个帽 盖射出流体的第一位置以及有一仅打开所述帽盖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泵之间的另一条流体通道使得能够用所述泵通过所述的另一个帽盖射出流体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山信太郎矶部慎二田中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