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坚果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25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坚果破壳装置,其中通过设置一双弧面凸轮来驱动两根摇杆使得摇杆输出往复摆动运动,在摇杆的摆动输出端设置夹头,使得两个夹头相互靠拢时可形成对待破壳坚果的夹持并将其破壳,破壳后再将坚果释放出来。通过驱动双弧面凸轮的持续旋转即可使得该坚果破壳装置不断重复地完成夹起坚果—将坚果破壳—释放坚果的过程。该坚果破壳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地应用于坚果破壳的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的坚果破壳操作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坚果破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坚果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破壳是带壳的坚果在深加工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坚果破壳在农产品加工中相当重要但难度很大。在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坚果的破壳处理是一道重要而又困难的工序。近几年来,国内有些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已逐步研制开发出一些坚果类破壳加工设备,其中绝大部分设备都是采用机械方式来脱壳。常见的机械脱壳方法有:撞击法脱壳、碾搓法脱壳、剪切法脱壳、挤压法脱壳、搓撕法脱壳等,这些传统方法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a)脱壳率低,脱壳后的籽仁破碎率高,损失大;b)机具性能不稳定,适应性差;c)通用性差:多数脱壳机只适应某一种籽粒的脱壳作业,而不能够通过更换主要工作部件来适应其他籽粒的脱壳,利用率低;目前国内急需一种脱壳效率高,碎仁率低,能够多品种破壳,成本较低,机器性能稳定的坚果破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易行的坚果破壳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坚果破壳装置,所述坚果破壳装置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机架上的双弧面凸轮、铰支在所述机架上的可摆动的两根摇杆,所述双弧面凸轮包括同轴心线设置的两个弧面凸轮,两个所述弧面凸轮的相邻轴端相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弧面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呈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回转体结构,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开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环设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呈封闭状,所述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本体上的回转轴心线与所述凸轮本体的轴心线相互倾斜,每根所述摇杆的一侧轴端上均设有导向件,两个所述导向件分别对应地间隙配合地设于两个所述凸轮槽中,每根所述摇杆的另一侧轴端上均设有夹头,所述夹头具有一内凹部,两个所述夹头上所述内凹部的口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内凹部相互拼合形成可夹持待破壳坚果的夹持空间。优选地,所述两个弧面凸轮呈对称且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夹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摇杆上。优选地,所述内凹部呈内凹的弧面结构。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圆柱端头、球头端头、圆柱滚子、球面滚子中的一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坚果破壳装置,其中通过设置一双弧面凸轮来驱动两根摇杆使得摇杆输出往复摆动运动,在摇杆的摆动输出端设置夹头,使得两个夹头相互靠拢时可形成对待破壳坚果的夹持并将其破壳,破壳后再将坚果释放出来。通过驱动双弧面凸轮的持续旋转即可使得该坚果破壳装置不断重复地完成夹起坚果一将坚果破壳一释放坚果的过程。该坚果破壳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地应用于坚果破壳的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的坚果破壳操作中。【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坚果破壳装置处于夹持坚果将其破碎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坚果装置处于释放坚果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双弧面凸轮;11、凸轮本体;12、凸轮槽;2、摇杆;3、机架;4、导向件;5、夹头;6、坚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2,该坚果破壳装置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机架3上的双弧面凸轮1、铰支在机架3上可摆动的摇杆2。双弧面凸轮I包括一体设置的两个弧面凸轮,两个弧面凸轮同轴心线设置且两弧面凸轮相邻的轴端相固定连接。每个弧面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11,该凸轮本体11呈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回转体结构,该凸轮本体11的任意径向截面上,凸轮本体1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均呈由两端向中间凹进的弧线,该凸轮本体11的外侧周面亦即由上述弧线绕轴心线旋转而形成的弧面结构。凸轮本体11上还开设有凸轮槽12,凸轮槽12环设在凸轮本体11的外侧周部上呈封闭状,凸轮槽12沿周向上的槽深可相同设置。设置时,应使得凸轮槽12在凸轮本体11上的回转轴心线与凸轮本体11的轴心线相互倾斜,这样凸轮槽12沿凸轮本体11的径向和轴向的尺寸均是不断变化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弧面凸轮上两个凸轮槽12对称设置。每根摇杆2的中部均铰接在机架3上,摇杆2的上端设有导向件4,导向件4中心固定地设于摇杆2的上端,该导向件4间隙配合地设于凸轮槽12中,当双弧面凸轮I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绕自身轴心线旋转时,导向件4可在凸轮槽12中沿凸轮槽12的延伸方向滑动或滚动。摇杆2的下端设有夹头5,该夹头5转动地设于摇杆2的下端,夹头5上具有内凹部,夹头5上内凹部可设置为内凹的弧面结构,两个夹头5上的两个内凹部的口部相对设置,两个内凹部相互拼合能够形成可夹持待破壳坚果的夹持空间。该坚果破壳装置在使用时,可用于坚果的大批量破壳生产中或手动简易破壳操作中。当该坚果破壳装置用于大批量破壳生产中时,由电机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双弧面凸轮I绕自身轴心线旋转,两根摇杆2在双弧面凸轮I的作用下,其下端输出类似双手揉搓的往复摆动。开始时两个夹头5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如图2所示,同时通过传送设备将待破壳的坚果输送至两个夹头5之间,双弧面凸轮I继续旋转,两根摇杆2的下端逐渐相互靠拢,两个夹头5也逐渐靠拢并将位于两者之间待破壳的坚果夹在两者之间,双弧面凸轮I继续旋转则两个夹头5则相向移动而继续靠拢,使得两个夹头5作用于待破壳的坚果上而将其破壳。双弧面凸轮I继续旋转,两摇杆2摆动,其下端相互远离,如图2所示,此时,破壳处理后的坚果掉落,由产线上的收集机构予以收集或传送至下一工序。上述过程的重复即可使其用于大批量坚果的连续破壳生产。当该坚果破壳装置用于手动简易破壳操作中时,可在双弧面凸轮I的一侧轴端连接一摇臂,使用者手动地摇动摇臂来驱动双弧面凸轮I旋转,从而使得两根摇杆2的下端输出往复摆动。开始时两个夹头5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当两者即将靠拢时,人手工将待破壳的坚果置于两个夹头5之间,继续摇动摇臂使得双弧面凸轮I继续旋转,即可使得两夹头5夹住待破壳坚果并将其破壳。破壳后双弧面凸轮I继续旋转使得两夹头5相互远离而松开坚果,破壳后的坚果从两夹头5之间掉落下来。使用极为方便。在设置时,为满足不同的破壳对象的要求,可根据摇杆2需输出的角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设计要求来设置双弧面凸轮I上凸轮本体11的形状、凸轮槽12开设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夹头5上内凹部的尺寸形状。此外,根据负载以及使用寿命等不同需求,导向件4可设置为圆柱端头、球头端头、圆柱滚子、球面滚子中的一种,当导向件4为圆柱端头或球头端头时,其结构较为简单,但由于该导向件4与凸轮槽12之间在相对滑动时为滑动摩擦,其使用寿命较短;采用圆柱滚子或球面滚子作为导向件4的摇杆2,导向件4与凸轮槽12在相对滑动时为滚动摩擦,因而可显著地提高其使用寿命。综上,本技术的坚果破壳装置,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地应用于坚果破壳的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的坚果破壳操作中。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坚果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破壳装置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机架上的双弧面凸轮、铰支在所述机架上的可摆动的两根摇杆,所述双弧面凸轮包括同轴心线设置的两个弧面凸轮,两个所述弧面凸轮的相邻轴端相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弧面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呈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回转体结构,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开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环设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呈封闭状,所述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本体上的回转轴心线与所述凸轮本体的轴心线相互倾斜,每根所述摇杆的一侧轴端上均设有导向件,两个所述导向件分别对应地间隙配合地设于两个所述凸轮槽中,每根所述摇杆的另一侧轴端上均设有夹头,所述夹头具有一内凹部,两个所述夹头上所述内凹部的口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内凹部相互拼合形成可夹持待破壳坚果的夹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坚果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破壳装置包括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于机架上的双弧面凸轮、铰支在所述机架上的可摆动的两根摇杆,所述双弧面凸轮包括同轴心线设置的两个弧面凸轮,两个所述弧面凸轮的相邻轴端相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弧面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呈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回转体结构,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开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环设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侧周部上呈封闭状,所述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本体上的回转轴心线与所述凸轮本体的轴心线相互倾斜,每根所述摇杆的一侧轴端上均设有导向件,两个所述导向件分别对应地间隙配合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云霞王传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