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籽脱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049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飞蓟籽脱壳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在所述脱壳箱上设置有激振器,所述脱壳箱包括底框和盖板,该盖板位于底框的上方,在脱壳箱内的底框上平面分布有肋筋,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有间隙,脱壳箱的一端连接进料斗,另一端连接出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肋筋之间及肋筋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相通连。该水飞蓟籽脱壳机不仅能实现水飞蓟籽种皮与种仁的脱壳分离,而且种仁不被碾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飞蓟籽脱壳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在所述脱壳箱上设置有激振器,所述脱壳箱包括底框和盖板,该盖板位于底框的上方,在脱壳箱内的底框上平面分布有肋筋,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有间隙,脱壳箱的一端连接进料斗,另一端连接出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肋筋之间及肋筋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相通连。该水飞蓟籽脱壳机不仅能实现水飞蓟籽种皮与种仁的脱壳分离,而且种仁不被碾压。【专利说明】水飞蓟籽脱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子脱壳设备,尤其涉及水飞蓟籽的脱壳设备。
技术介绍
水飞蓟是一种药用草本植物,其种子水飞蓟籽的种皮中含有的水飞蓟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其种仁则可用来提取水飞蓟油及蛋白质,为了提取水飞蓟素与水飞蓟油,传动的工艺是将水飞蓟籽先直接榨油,然后用榨油后的油饼去提取水飞蓟素,这样的工艺对水飞蓟素与水飞蓟油的质量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在压榨过程中,皮壳中的一些色素溶出到油内,使其色泽加深,同时水飞蓟素也有少量的损失,另外饼片中的蛋白、残留脂肪也使提取杂质增多,不利于水飞蓟素的精制。新的工艺将水飞蓟籽的种皮与种仁先行进行分离,然后分别进行水飞蓟素与水飞蓟油的提取,既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这一工艺的前提是水飞蓟籽中种皮与种仁的分离。由于水飞蓟籽为瘦果型种子,其外形承椭圆形,长约7mm,宽约3mm,而厚度只有I 一 2mm,且其种皮薄,对种仁包裹紧密,这就给种皮与种仁的脱壳分离带来很大的困难,如采用常用的双辊差速搓揉来使种皮脱壳分离,则由于其种子厚度只有I 一 2mm,要达到较好的脱壳效果,辊间隙就需要调小,这时种仁也基本被碾压破碎,其中的油脂被挤出粘附到种皮上,对水飞蓟素的提取极为不利,而辊间隙调大,则种皮脱壳效果不佳,因此,常用的这种辊式脱壳机对水飞蓟籽的脱壳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飞蓟籽脱壳机,它不仅能实现水飞蓟籽种皮与种仁的脱壳分离,而且种仁不被碾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水飞蓟籽脱壳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在所述脱壳箱上设置有激振器,所述脱壳箱包括底框和盖板,该盖板位于底框的上方,在脱壳箱内的底框上平面分布有肋筋,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有间隙,脱壳箱的一端连接进料斗,另一端连接出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肋筋之间及肋筋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相通连。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机架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在所述脱壳箱上设置有激振器,则脱壳箱在激振器的驱动下进行工作;又由于所述脱壳箱包括底框和盖板,该盖板位于底框的上方,在脱壳箱内的底框上平面分布有肋筋,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有间隙,脱壳箱的一端连接进料斗,另一端连接出料斗,则水飞蓟籽从进料斗一端进入脱壳机内后,处于脱壳箱内底框上平面上分布的肋筋之间,在脱壳箱上设置的激振器的作用下,水飞蓟籽被从脱壳机底框上抛出,与肋筋及盖板之间发生撞击,产生水飞蓟籽种皮的破壳,而后又被肋筋及盖板弹回落到脱壳机底框与肋筋之间,然后又在脱壳机底框的振动作用下再次抛出,且再次产生破壳,如此循环使得水飞蓟籽的种皮与种仁被逐步磕开,并且水飞蓟籽在抛出与撞回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会产生摩擦,使得被磕开的种皮与种仁的结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松解,最终得以脱壳分离,从而实现了水飞蓟籽种皮与种仁的脱壳分离,而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的间隙保证了在水飞蓟籽被抛出撞击的过程中可以在各肋筋之间移位,使得各肋筋之间的水飞蓟籽数量可自动均衡,保证抛出与撞击效果,再由于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肋筋之间及肋筋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相通连,水飞蓟籽在脱壳的过程中会沿肋筋向出料斗端移动,保证水飞蓟籽脱壳的连续进行。在此过程中,水飞蓟籽的破壳与分离是在激振器的作用下与肋筋及盖板之间产生撞击而实现的,其撞击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间隙内进行的,并不存在水飞蓟籽被碾压的运动,因此也就保证了水飞蓟籽在脱壳过程中种仁不被碾压。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脱壳箱通过复合弹簧弹性支承在机架上,连接有进料斗的一端高于连接有出料斗的一端。采用该实施方式,复合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范围与适当的支承刚性,可以适应激振器对脱壳箱形成振动的工作过程中产生所需要的振幅与激振力,保证水飞蓟籽脱壳的顺利进行,而连接有进料斗的一端高于连接有出料斗的一端可以使得水飞蓟籽在脱壳过程中产生一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的分力,使其自然地向出料端流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框与盖板之间设置有隔距调节块。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调节底框内上平面上的肋筋顶面与盖板之间的间隙,使脱壳机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板与肋筋顶面之间的间隙LI为10 —12_。采用该实施方式,盖板与肋筋顶面之间的间隙与水飞蓟籽的长度相适应,比水飞蓟籽的长度略长一些,可以使水飞蓟籽被抛出撞击的过程中可以在各肋筋之间移位,但又不是太大,间隙太大以后会使得水飞蓟籽被抛出撞向盖板时撞击力度不够,从而影响破壳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水飞蓟籽脱壳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飞蓟籽脱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横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脱壳箱部分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 一机架、2 —进料斗、3 —复合弹簧、4 一脱壳箱、5 —激振器、6 —出料斗、7一隔距调节块、8 —盖板、9 一肋筋、10 —底框。【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及图3所示的水飞蓟籽脱壳机中,机架I为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四角位置的四根立柱左端两根高,右端两根低,四根立柱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4,脱壳箱4通过复合弹簧3呈左端高、右端低的状态弹性支承在机架I上,在脱壳箱4的两侧设置有激振器5,激振器5为振动电机,通过螺栓与脱壳箱4两侧固定连接。脱壳箱4包括底框10和盖板8,该盖板8位于底框10的上方,盖板8通过两侧的螺栓及设置于底框10与盖板8之间的隔距调节块7固定连接在底框10上;在脱壳箱4内的底框10的上平面上分布有肋筋9,肋筋9截面呈梯形,各肋筋9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固定连接在底框10上;肋筋9与盖板8之间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设置于底框10与盖板8之间的隔距调节块7来调节,通常调节该间隙LI在10 — 12mm的范围内,以保证良好的破壳效果;在脱壳箱4的左端底框10与盖板8的间隙处连接有进料斗2,在脱壳箱4的右端底框10与盖板8的间隙处连接有出料斗6,这样,进料斗2与出料斗6通过肋筋9之间及肋筋9与盖板8之间的间隙相通连,且脱壳箱4连接有进料斗2的左端高于连接有出料斗6的右端。待脱壳的水飞蓟籽从进料斗2进入脱壳箱4,在激振器5的作用下在脱壳箱4内接连被抛出与撞回,并相互间摩擦,使其上的种皮与种仁产生脱壳分离,并逐步由高向低从进料端向出料端运动,脱壳以后的种皮与种仁的混合物从出料斗6输出,从而完成水飞蓟籽的脱壳。以上仅列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较多的改进与变换,如所述激振器5也可以不是振动电机,而是其它类型的电动或气动激振装置;所述脱壳机4连接有进料斗2的一端也不一定高于连接有出料斗6的一端,而是两端等高,通过激振器5的运动促使脱壳过程中的水飞蓟籽向出料端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飞蓟籽脱壳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弹性支承有脱壳箱(4),在所述脱壳箱(4)上设置有激振器(5),所述脱壳箱(4)包括底框(10)和盖板(8),该盖板(8)位于底框(10)的上方,在脱壳箱(4)内的底框(10)上平面分布有肋筋(9),肋筋(9)顶面与盖板(8)之间有间隙,脱壳箱(4)的一端连接进料斗(2),另一端连接出料斗(6),所述进料斗(2)与出料斗(6)通过肋筋(9)之间及肋筋(9)与盖板(8)之间的间隙相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周晓娟梁呈元吴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健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