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48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墨盒,可以装填到采用可喷出墨水的打印头在打印媒体上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中,具有对于前述打印头根据需要与打印头连接的供给连接部,同时配有用于容纳欲供给的墨水的墨水收容部,其特征为具备: 容纳前述打印头超出前述打印介质之外喷出的墨水的第一收容部;和 通过与设置在前述喷墨打印机中的刮片接触来容纳伴随前述刮片对残留在前述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进行的刮拭动作而产生的废墨水的第二收容部, 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夹有供给连接部地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由拆装地装填到喷墨打印机中供给打印头进行打印时所使用的墨水的墨盒,特别地,涉及具有容纳供给用墨水、同时回收在记录中未起作用的墨水的结构的墨盒。
技术介绍
在喷墨打印机中,若纸屑和墨水等附着到形成于墨水喷出口的喷出口面上,则墨水从喷出口的喷出不稳定、导致记录画质下降。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在彩色记录中实现高速记录,有这样一些倾向谋求记录头长大化、大幅度增加同时喷出墨水的喷出口数目、以及提高喷出频率。若这种记录头的长大化继续发展,则每单位时间喷出的墨水量增加,在墨水喷出时产生的雾(墨水雾)也增多,因此,附着在记录头的喷出口面上的雾(墨水)量也进一步增大。并且,现有技术还将喷出口面和被记录材料(介质)的间隔(纸间距离)缩短以提高喷出墨滴的命中精度从而形成高画质的图像。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大量墨水(雾)越发附着到记录头表面(喷出口面)上的环境。在此,为了去除这些附着物,采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刮片定期从喷出口面上刮去这些附着物(以下简称刮拭)的机构。但是,特别地,如果附着在记录头喷出口面上的墨水较多,则仅采用通常的刮片对喷出口面进行刮拭是不充分的。因而,配备用于从刮片上去除由于刮拭而从喷出口面拭去且附着在刮片上的纸屑和废墨水、即用于清理刮片的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清理,在下次刮拭时,可以防止产生这些附着物反过来从刮片上再次附着到喷出口面上的问题。作为这样的刮片清理机构,过去提出了多种方案,典型的例子是配备与刮片接触并且收容上述附着物的吸收体(例如,特开平6-237221号)。但是,这样的吸收体的清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在不以更换为前提地配备有这种吸收体的情况下,或者在不是以能够在适当时间进行更换的方式配备的情况下,存在已经被收容起来的附着物随着清理动作反过来再次附着到刮片上的可能。这样就不能实现在对刮片进行清理以保持清洁状态下进行喷出面的刮拭的本来的目的。在特开昭62-113554号中,采用了如下构成通过装载有记录头的托架的扫描,作为第一去除构件的刮片与喷出口面滑动接触并去除掉附着物之后,作为第二去除构件的吸收体与刮片滑动接触并去除转移到其上的附着物,进而,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与作为第二去除构件的吸收体滑动接触并去除转移到其上的附着物。而且,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采用与墨盒一体化并将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收容的废墨水导入废墨水容器的结构,其中,所述墨盒具有容纳欲供应给记录头的墨水的墨水袋和废墨水容器。借此,可以降低第三去除构件的污染程度,进而也可以降低第一和第二去除构件的污染程度,并且,由于与墨盒同时更换第三去除构件,所以可以充分地应对反复进行的去除动作,长期确保去除动作的可靠性。但是,在近年来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有的使用按所需大小切断的记录介质,可以进行与银盐照片一样的没有空白的整个版面印刷。在软件方面有使记录区域大于纸张宽度地在整个版面上印刷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由于将墨水喷出到记录介质端部(纸张宽度)之外,所以在纸张宽度之外的墨水堆积在压板上,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因而,通过在压板上的适当位置上配置吸收体并对喷出到纸张宽度的外侧的墨水进行吸收,可以不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地进行整版面印刷。但是,由于这样的吸收体具有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在不以更换为前提地配备这样的吸收体的情况下,或者在不是以能够在适当时间进行更换的方式进行配备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再被吸收的墨水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或者这些墨水溢出到装置内并对装置内部造成污损的危险。因此,在国际公开WO97/06010号中,公开了一种在容纳印刷对象物(记录介质)的盒体中配有储存上述墨水的废墨水回收部的结构。并且,在特开2000-86819号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在压板上设置狭缝,同时在容纳记录介质的盒体内设置吸收体,将吸收体设定为当墨盒安装到打印机主体上时其在与狭缝对应的位置上,借此,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墨水经由狭缝而被吸收体收容。而且,这些方案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伴随着盒体的更换,废墨水回收部以及吸收体均被更换。如上所述,收容伴随刮拭产生的废墨水、或者在进行整版面印刷时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废墨水的吸收体,设置在容纳喷墨打印机的消耗品(墨水或记录介质)的盒体中,伴随着该盒体的更换,吸收体也被更换,从而,不会发生由于废墨水引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喷墨打印机中产生的、未用于记录的墨水,不仅仅是伴随刮拭产生的废墨水和在进行整版印刷时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废墨水。例如,在上述特开2000-86819号、和特开2001-146008号中,以串行型喷墨打印机的小型化等为目的,采用以装载记录头的托架上配有用于存储规定量的墨水的存储部,同时对该存储部从墨水供给源以适当的定时、即间歇地供给墨水的形式构成供给系统的方式(以下称为间歇供给方式)。而且,在用于进行记录的主扫描中,采用通过在空间上分隔开存储部和墨水供给源之间的墨水供给系、借此使存储部和墨水供给源之间流体绝缘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为了进行流体的连通和切断需要较为频繁地拆装存储部侧和墨水供给源侧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因而易于发生墨水向该连接部分的附着和墨水从该连接部分的泄漏。并且,有可能由于环境变化和打印机的设置状况(对于可移动式打印机,在移动时)等意外情况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产生墨水的渗出和泄漏。进而,由于进行记录而产生的雾沉积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的周围,而且可能会成长为墨滴。或者,可以设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周围产生结露的情况。并且,这些附着或泄漏的墨水也属于未用于记录的墨水(包含上述结露等液体可以表现为未用于记录的液体),在避免装置内部的污染和对于内部机构的损伤、墨水向操作者的手或衣服上的附着、进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处发生墨水的混色(墨水供给连接部处的混色可能会造成向存储部供给的墨水的混色和在墨水供给源内部墨水的混色这样的影响)方面,人们强烈要求对它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回收。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间歇供给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为了收容由于拆装存储部侧和墨水供给源侧的墨水供给连接部而产生的、或按上述设想附着或泄漏的墨水,该墨盒合理配置了用于容纳伴随刮拭而产生的废墨水的吸收体(收容体构件)和在进行整版印刷时收容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面的废墨水的吸收体(收容体构件)以便可以有效地将其利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可以装填到采用可喷出墨水的打印头在打印媒体上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中,具有对于前述打印头根据需要与打印头连接的供给连接部,同时配有用于容纳欲供给的墨水的墨水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纳前述打印头超出前述打印介质之外喷出的墨水的第一收容部;和通过与设置在前述喷墨打印机中的刮片接触来容纳伴随前述刮片对残留在前述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进行的刮拭动作而产生的废墨水的第二收容部,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夹有供给连接部地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收容部和前述第二收容部,向着与用于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墨水供给用连接部的接头方向相同的方向露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为前一技术方案中的墨盒,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雅一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