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408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3:23
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包括:壳体、腔部、固定件和固定螺栓,腔部设于壳体内,固定件与腔部的腔前端可拆卸连接,固定螺栓与腔部的腔前端和腔中端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其中,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中端部和末端部,前端部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中端部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设计目的是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使将需要加工的刀具采用三点固定的方式固定住,然后将加工刀具需要加工的部位暴露出来,使加工精度提高、效率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想要对刀具的一个位面进行平面打磨,其难度非常大。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中一点是无法准确定位,因为他是一个在精确区域内进行加工的,因此需求对尺寸的把握非常到位,这对于一个容易活动的棍状物体来说难度很大,另一点是效率过低,因为上面这个问题的存在,因此在加工时更多的精力不停的调整和放慢速度追求精度,使得加工的效率非常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发出一种夹具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腔部、固定件和固定螺栓,所述腔部设于壳体内,所述固定件与腔部的腔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与腔部的腔前端和腔中端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其中,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中端部和末端部,所述前端部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中端部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进一步,所述腔部包括:腔前端、腔中端和腔末端,所述腔前端设于前端部内,所述腔前端顶部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腔中端设于中端部中间,所述腔末端设于末端部内。进一步,所述腔前端与第一固定孔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腔中端与第二固定孔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尾端和顶头,所述尾端与顶头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腔部可以精确调整加工刀具的位置,从而对需要加工的面积进行精确加工。通过加固件和固定螺栓可以在不损坏刀具的前提前牢牢固定住刀具,提高加工效率。能够对加工刀具进行三面加工,效率比传统的也更高,使用的范围也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加固件的结构图。图4为加工刀具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壳体100、前端部110、第一固定孔111、中端部120、第二固定孔121和末端部130。腔部200、腔前端210、第一连接管211、腔中端220、第二连接管221和腔末端230。固定件300、尾端310、顶头320、固定螺栓400、加工刀具500和凸起部6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加固件的结构图。图4为加工刀具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包括:壳体100、腔部200、固定件300和固定螺栓400。腔部200设于壳体内100,固定件300与腔部200的腔前端210可拆卸连接,固定螺栓400与腔部200的腔前端210和腔中端220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其中,壳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110、中端部120和末端部130,前端部110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111,中端部120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121,壳体100整体看像一个“H”型结构,前端部110和末端部130高,中端部120低,而且前端部110和末端部130都是块状结构,把腔部200包裹于内,而中端部120主要是负责夹紧加工刀具500,因此加工刀具500不是在中端部120内,而是在中端部120之间。腔部200包括:腔前端210、腔中端220和腔末端230,腔前端210设于前端部110内,腔前端210顶部与固定件300可拆卸连接,腔中端220设于中端部120中间,腔末端230设于末端部130内。腔前端210与第一固定孔1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211连接,腔中端220与第二固定孔12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221连接。如图3所示,固定件300包括:尾端310和顶头320,尾端310与顶头32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与传统的夹具相比是通过与加工刀具400通过三点固定的方式实现固定的。首先,将加工刀具500由前端部110插入与前端部连接的腔部200内,然后通过在腔前端210、腔中端220和腔末端230内移动调整位置。由两块矩形条状组成,因此当加工刀具500伸入220后会暴露在外面。而和腔末端230与末端部130处理一端连接伸入加工刀具500外,另一端也是贯通的,如果加工刀具500长度过长,超出壳体100的长度,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于是打通了末端部130。使得加工刀具的加工表面会在腔中端220形成凸起部600,而凸起部600则就是需要加工的部位。再看图5,凸起部600其实有3块组成,也就是说通过本技术能够对加工刀具500的三个面进行加工,泛用性强,效率也更高。然后是固定问题,为了保证加工刀具500的固定稳固,避免在加工时产生位移。因此采用了三点固定的方法。在将加工刀具500放入腔体200后,通过固定件300由前端部110插入腔前端210,通过顶头320顶住加工刀具然后对尾端310进行螺栓连接或是卡扣式连接等方式就可以初步固定住加工刀具500。接下来再通过固定螺栓400从第一连接管211和第二连接管221分别伸入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21然后分别与腔前端210和腔中端220实现螺栓连接,将固定螺栓400顶住加工刀具500形成固定。完成固定后,就可以直接将模具放在车床上进行加工,只需要对凸起部600进行打磨就可以。不需要进行打磨的部位会由前端部110和末端部进行保护。实施例2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21由孔状结构改造成了槽状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可以通过在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21滑动固定螺栓400来调节固定加工刀具500的施力点,能更好的固定加工刀具。其余部件同实施例1。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腔部(200)、固定件(300)和固定螺栓(400),所述腔部(200)设于壳体内(100),所述固定件(300)与腔部(200)的腔前端(210)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400)与腔部(200)的腔前端(210)和腔中端(220)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其中,壳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110)、中端部(120)和末端部(130),所述前端部(110)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中端部(120)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面平面磨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腔部(200)、固定件(300 )和固定螺栓(400 ),所述腔部(200 )设于壳体内(100 ),所述固定件(300 )与腔部(200 )的腔前端(210)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400)与腔部(200)的腔前端(210)和腔中端(220)的侧面可拆卸连接; 其中,壳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110)、中端部(120)和末端部(130),所述前端部(110)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中端部(120)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片机的粉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部(200)包括:腔前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梅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泰锋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