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373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及盘驱动装置,所述马达的基底部具有基底本体部和马达基底部。马达基底部包括第1种金属材料。基底本体部包括第2种金属材料。第1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比第2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大。马达基底部具有基底贯通孔和基底槽部。从线圈引出导线。导线穿过基底贯通孔和基底槽部内而被导向径向外侧。在基底槽部内,绝缘层配置在导线与基底槽部的下表面之间,并覆盖马达基底部与基底本体部间的边界、基底槽部的外边缘、以及基底本体部的与基底槽部对置的内边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和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硬盘驱动装置或光盘驱动装置中搭载有用于使盘旋转的马达。马达具有固定于装置的机壳的静止部和支承盘且旋转的旋转部。马达通过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产生的磁通而产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转矩,并使旋转部相对于静止部旋转。关于以往的一种马达,例如具有基底部件、线圈、以及配线板。从线圈引出的导线穿过基底部件的贯通孔而被引出并连接于配线板。在这样的马达中,需要使从线圈引出的导线与基底部件电绝缘。特别是近年来马达越来越薄型化。与此同时,构成线圈的导线的直径也有减小的趋势。如果导线的直径减小,覆盖导线的保护膜也会变薄。因此,若直径小的导线与基底部件接触,则即使是稍微接触也有可能会损伤导线。因此,希望即使在作用有张力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导线与基底部件间的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用于使盘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盘驱动装置。马达具有基底部和定子。基底部从中心轴线向径向外侧扩展。定子支承于基底部且具有多个线圈。基底部具有基底本体部和马达基底部。基底本体部具有贯通孔或孔,且呈沿径向扩展的板形状。马达基底部配置在基底本体部的贯通孔或孔中,且具有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盘形的底部。马达基底部包括第I种金属材料。基底本体部包括第2种金属材料。第I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比第2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大。马达基底部具有基底贯通孔和基底槽部。基底贯通孔连通马达基底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基底槽部位于马达基底部的下表面,并向上表面侧凹陷且从基底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到达马达基底部的下表面的径向外边缘。从线圈引出至少I根导线。导线穿过基底贯通孔从而从马达基底部的上表面到达下表面,并且穿过基底槽部内而被导向径向外侧。基底本体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膜覆盖。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和基底本体部的与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对置的内周面具有没有被绝缘膜覆盖的露出部。在基底槽部内,绝缘层配置在导线与基底槽部的下表面之间,且覆盖马达基底部与基底本体部间的边界、基底槽部的外边缘、以及基底本体部的与基底槽部对置的内边缘。盘驱动装置具有所述的马达、至少一张盘、头部、存取部和机壳。盘通过所述马达而旋转。头部进行盘的读取和写入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存取部使头部移动。机壳收纳马达、盘、头部和存取部。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导线隔着绝缘层与马达基底部和基底本体部间的边界、基底槽部的外边缘、以及基底本体部的与基底槽部对置的内边缘接触。由此,在导线的覆膜损伤时,防止了导线与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以及基底本体部的与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对置的内周面的露出部直接接触。因此,即使导线的覆膜损伤,也能够可靠地使露出部与导线绝缘。而且,由于盘驱动装置具有所述主轴马达,因此即使盘驱动装置的铜线的覆膜损伤,也能够防止导线与基底部件接触。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所述以及其他的特征、要素、手段、效果和特征,将参照附图,通过以下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使之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盘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是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4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5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6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7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8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9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0是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基底部以定子侧为上,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在使用时的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图1是第I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驱动装置I的纵剖视图。盘驱动装置I通过马达11至少使一张盘12旋转,且对盘12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如图1所示,盘驱动装置I具有马达11、盘12、存取部13、头部131、基底部21以及外罩14。盘12例如是磁盘等。盘驱动装置I的马达11支承至少一张盘12并且使盘1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中心轴线9沿上下延伸。马达11具有从中心轴线9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基底部21。并且,基底部21的上部被外罩14覆盖。马达11、盘12、头部131以及存取部13收纳在由基底部21和外罩14构成的机壳的内部。更详细地说,马达11的旋转部3、盘12、头部131以及存取部13收纳在由基底部21和外罩14构成的机壳的内部。存取部13使头部131沿盘12的记录面移动。头部131对盘12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另外,盘驱动装置I也可以具有2张以上的盘12。图2是马达11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马达11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相对于基底部21相对静止。旋转部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静止部2具有基底部21、定子22、配线板24、第I绝缘板25、第2绝缘板26以及轴承单元27。基底部21在旋转部3的下侧从中心轴线9向径向外侧扩展。基底部21具有马达基底部217和基底本体部218。基底本体部218具有上下贯通基底本体部218的贯通孔2181,且所述基底本体部218呈沿径向扩展的板形状。马达基底部217是大致板状的部件并配置在贯通孔2181中。马达基底部217具有第I圆筒部211、底部212、第2圆筒部216以及基底贯通孔51。第I圆筒部211呈圆筒状并沿轴向延伸。底部212呈圆盘状并向径向外侧扩展。第2圆筒部216呈圆筒状并沿轴向延伸。基底贯通孔51连通马达基底部2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更详细地说,基底贯通孔51配置于底部212,且沿轴向贯通底部212。底部212是呈环状的部件,并从中心轴线9向径向外侧扩展。底部212配置在定子22的轴向下侧。另外,基底贯通孔51是至少一个即可,也可以是多个。并且,基底贯通孔51既可以与轴向平行,也可以相对于轴向倾斜,又可以与径向平行。第I圆筒部211配置在底部212的大致中央。第I圆筒部211呈大致圆筒状。第I圆筒部211从底部212向轴向上侧延伸。更详细地说,第I圆筒部211从底部212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向轴向上侧延伸。第2圆筒部216是呈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第2圆筒部216从底部212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向轴向上侧延伸。第2圆筒部216的内周面与第I圆筒部211的外周面在径向对置。换言之,第2圆筒部216的内周面包围第I圆筒部211的外周面。第2圆筒部216的轴向上侧的端部配置在比第I圆筒部211的轴向上侧的端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马达基底部217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强磁性不锈钢、非磁性不锈钢、电磁钢板、冷轧钢板等。具体地说,能够使用SUS303或SUS304等奥氏体系不锈钢、SUS420等马氏体系不锈钢、或者SUS430等铁氧体系不锈钢。但是,马达基底部217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不锈钢或者非合金的铁。并且,马达基底部217的材料既可以是磁性的金属,也可以是非磁性的金属。并且,马达基底部2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用于盘驱动装置,所述盘驱动装置使盘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基底部,其从所述中心轴线向径向外侧扩展;以及定子,其支承于所述基底部并具有多个线圈,所述基底部具有:基底本体部,其具有贯通孔或孔并呈沿径向扩展的板形状;以及马达基底部,其配置在所述基底本体部的所述贯通孔或孔中,且具有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盘形的底部,所述马达基底部包括第1种金属材料,所述基底本体部包括第2种金属材料,所述第1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比所述第2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大,所述马达基底部具有:基底贯通孔,其连通所述马达基底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基底槽部,其位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所述下表面,并向所述上表面侧凹陷且从所述基底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并达到所述马达基底部的下表面的径向外边缘,从所述线圈引出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基底贯通孔而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所述上表面到达所述下表面,并且穿过所述基底槽部内而被导向径向外侧,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膜覆盖,所述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对置的内周面具有未被所述绝缘膜覆盖的露出部,在所述基底槽部内,绝缘层配置在所述导线与所述基底槽部的下表面之间,并覆盖所述马达基底部与所述基底本体部间的边界、所述基底槽部的外边缘以及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与所述外边缘对置的内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03 US 61/748,532;2013.03.12 US 13/794,8641.一种马达,其用于盘驱动装置,所述盘驱动装置使盘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 基底部,其从所述中心轴线向径向外侧扩展;以及 定子,其支承于所述基底部并具有多个线圈, 所述基底部具有: 基底本体部,其具有贯通孔或孔并呈沿径向扩展的板形状;以及马达基底部,其配置在所述基底本体部的所述贯通孔或孔中,且具有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盘形的底部, 所述马达基底部包括第I种金属材料, 所述基底本体部包括第2种金属材料, 所述第I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比所述第2种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大, 所述马达基底部具有: 基底贯通孔,其连通所述马达基底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基底槽部,其位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所述下表面,并向所述上表面侧凹陷且从所述基底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并达到所述马达基底部的下表面的径向外边缘, 从所述线圈引出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基底贯通孔而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所述上表面到达所述下表面,并且穿过所述基底槽部内而被导向径向外侧, 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膜覆盖, 所述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与所述马达基底部的外周面对置的内周面具有未被所述绝缘膜覆盖的露出部, 在所述基底槽部内,绝缘层配置在所述导线与所述基底槽部的下表面之间,并覆盖所述马达基底部与所述基底本体部间的边界、所述基底槽部的外边缘以及所述基底本体部的与所述外边缘对置的内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槽部中,沿周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边界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野孝幸弓立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