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纤维并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917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其依托现有棉纺并条机整机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通过在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上分别增加一套皮带轮传动机构和一套齿轮箱传动机构,可以有效增大第一罗拉与第二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满足纺纤维长度较长的毛或其他毛型纤维的需要,且由于第三罗拉采用皮带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一方面可增大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另一方面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第二罗拉与第三罗拉之间的中心轴距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用电省和较高的纺速,并可大幅提升纤维并条处理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纤维并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长纤维并条机。
技术介绍
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清洁装置等部分组成,是一种把若干根梳理或精梳后的纤维条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品质要求的纤维条的纺纱机器,其作用是改善纤维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纤维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目前的棉纺并条机能适合纺的纤维长度理论值在22_76mm之间,实际上,其适纺的纤维长度为35-40mm,最大长度一般均小于60mm。也就是说,这种并条机不能处理纤维长度较长的毛纤维或人毛型纤维。原因在于:1、受其罗拉间距的制约,这种并条机的罗拉之间的隔距较小(最大隔距仅42mmX46mm),而毛纺纤维长度较长(51-102mm),所以无法将毛纺纤维完全理顺至规整,无法进行有效牵伸;而且,毛纺纤维每米的克重又大,这种棉纺并条机圈条部分斜管的直径小,对长纤维无法进行有效牵伸,因而不适合纺克重大的长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用电更省的高纺速长纤维并条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包括车头传动装置、车尾传动装置、皮辊加压装置和清洁装置,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其中,清洁装置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最上方;车头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车尾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相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传递动力进行驱动;上述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均为多级齿轮的齿轮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多个皮带轮;所述第一罗拉一端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罗拉一端与车尾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尾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纤维并条机,包括车头传动装置、车尾传动装置、皮辊加压装置和清洁装置,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其中, 清洁装置布置在并条机主机的最上方; 车头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 车尾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相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传递动力进行驱动; 上述车头传动装置和车尾传动装置均为多级齿轮的齿轮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多个皮带轮; 所述第一罗拉一端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第二罗拉一端与车尾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成可转动连接,由车尾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由车头传动装置驱动; 所述多级皮带轮传动机构由并列的两组皮带轮组成,第一组皮带轮的主动轮通过传动轴与车头传动装置连接,第一组皮带轮的被动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连接; 所述第二组皮带轮包括两个被动轮,分别为第一被动轮、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一被动轮作为所述第二被动轮的主动轮将来自第二组皮带轮的主动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被动轮; 所述第三罗拉一端与所述第一被动轮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国徐维海王海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