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英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733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配合使用的锁扣,所述凹槽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所述固定接触层的下方为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为输液管层,所述输液管层中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管层的下方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电源插座;通过保温层、输液管层和加热层,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加热保温,使得进入人体的药液保持合适的温度,使得病人不会因为药液温度低而觉得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配合使用的锁扣,所述凹槽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所述固定接触层的下方为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为输液管层,所述输液管层中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管层的下方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电源插座;通过保温层、输液管层和加热层,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加热保温,使得进入人体的药液保持合适的温度,使得病人不会因为药液温度低而觉得不适。【专利说明】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器械
,涉及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治疗是临床中对病人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利用输液装置建立输液容器与病人静脉之间的药液通道,以使得药液从输液容器中流入病人体内,以实现静脉注射,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医疗器械设备。目前,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将输液管的针头刺入病者手背中的静脉血管内,以实现静脉注射,然而这种情况下如果病者的手或者手指发生移动则非常容易出现输液针头鼓针、脱针或者药液外渗的情况。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神志不清或者躁动的病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发生上述情形,这样不仅仅增加了病者自身的痛苦,而且增加医院护士的工作强度,浪费医疗资源。此外,由于输液容器中的药液通常要比人体的体温低,因此当药液进入人体之后必然会使患者产生不适,尤其是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这种不适的感觉会更加的强烈。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实现有效固定病人手部以及对药液进行加热保温的功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配合使用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所述固定接触层的下方为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为输液管层,所述输液管层中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管层的下方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电源插座。优选地,所述固定接触层为可拆卸布料层。采用可拆卸固定接触层,能够实现固定接触层的更换,从而使得不同的病者使用不同的固定接触层,既节省升本,又清洁卫生。优选地,所述固定接触层与保温层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层。利用弹性缓冲层能够减轻病者手部的不舒适感。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层为海绵层。采用海绵层作为弹性缓冲层,在有效减轻病者手部的不舒适感的同时,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4mm-6mm。将保温层的厚度设为4mm-6mm,在有效保温的前提下,减少原料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泡沫保温层。采用泡沫保温层不仅能够有效保温而且原料廉价,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输液固定装置本体上依次设置固定接触层、保温层、输液管层和加热层,并在输液管层中设置输液通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根据病者腕部的粗细选用不同的输液通道,此外通过设置保温层和加热层能够对输液通道中的输液管进行加热保温,从而使得进入人体的药液保持合适的温度,使得病人不会因为药液温度低而觉得不适;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输液固定装置本体,2-凹槽,3-固定接触层,4-弹性缓冲层,5-保温层,6-输液管层,7-加热层,8-电源插座,9-输液通道,10-电阻丝,11-固定绷带,12-锁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1,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I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2,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I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11,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I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11配合使用的锁扣12,所述凹槽2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3,所述固定接触层3的下方为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的下方为输液管层6,所述输液管层6中设有输液通道9,所述输液管层6的下方为加热层7,所述加热层7内设有电阻丝10,所述电阻丝10连接有电源插座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接触层3为可拆卸布料层。采用可拆卸布料层作为固定接触层3,能够实现固定接触层3的更换,从而使得不同的病者使用不同的固定接触层3,既节省升本,又清洁卫生。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接触层3与保温层5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层4。利用弹性缓冲层4能够减轻病者手部的不舒适感。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缓冲层4为海绵层。采用海绵层作为弹性缓冲层4,在有效减轻病者手部的不舒适感的同时,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5的厚度为4mm-6mm。将保温层5的厚度设为4mm-6mm,在有效保温的前提下,减少原料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5为泡沫保温层。采用泡沫保温层不仅能够有效保温而且原料廉价,降低生产成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输液管置于输液管层6内的输液通道9中,通过电源插座8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电阻丝10得电后发热,从而实现对输液管层6的加热,以使得药液处于合适的温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配合使用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所述固定接触层的下方为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为输液管层,所述输液管层中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管层的下方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电源插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触层为可拆卸布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触层与保温层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层为海绵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4mm-6mm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泡沫保温层。【文档编号】A61M5/52GK203694289SQ201420071433【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张英, 宋翠华 申请人:张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固定装置本体,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进行输液的手部的凹槽,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绷带,所述输液固定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绷带配合使用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手部接触的位置为固定接触层,所述固定接触层的下方为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为输液管层,所述输液管层中设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液管层的下方为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电源插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宋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