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63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清洗作业中,从喷墨头喷射出的墨水在维护单元向回缩位置运动期间由于墨水的重量而从帽单元滴下。然后,将墨水吸进安装在可动体上的主回收部分中。当维护单元到达回缩位置时,该主回收部分与副回收部分的吸墨器接触,从而墨水由于毛细现象而从主回收部分迁移至副回收部分。还有,在维护单元移动至维护位置时,主回收部分与副回收部分的吸墨器接触,从而墨水由于毛细现象而从主回收部分迁移至副回收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和用于该喷墨打印机的维护单元的帽单元。
技术介绍
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中,形成有大量喷嘴以从中喷射出墨水,从而可以在记录纸张或各种片状记录介质上进行打印(下面也全部被称为“纸状记录介质”)。当通过这些喷嘴喷射墨水时,向喷嘴供应墨水。因此,这些喷嘴总是充满墨水。当这种喷墨头长时间暴露于大气而不进行打印时,溶剂组分逐渐从喷嘴中的墨水中蒸发出,从而在喷嘴中的墨水其浓度增加或者每个喷嘴的内部会变干。在这种状态中,墨水不能正确地从喷嘴中喷射出。因此,降低了打印质量。因此,该喷墨打印机设有一帽,它在喷墨头没有进行打印时与该喷墨头紧密接触,以便防止在这些喷嘴中的墨水浓度增加或者每个喷嘴内部变干(例如,参见JP-A-2001-301186和JP-A-2002-301831)。即使设有这种帽,经过长时间也会导致溶剂组分从墨水中蒸发,从而充进这些喷嘴中的墨水的浓度会增加。在开始进行打印时,因此进行这样一种作业,使帽与喷墨头紧密接触同时从该喷墨头中喷射出墨水由此消除喷墨头中的高浓度墨水(下面也被称为“清洗作业”)(参见在JP-A-2001-301186中的段落 和在JP-A-2002-301831中的段落 )。JP-A-2001-301186和JP-A-2002-301831披露了以下清洗作业系统。在所披露的清洗作业系统中,通过采用抽吸泵在帽中产生出负压以便在位于喷墨头上游侧上的墨流通道和在帽的内侧之间产生出压力差,由此从喷墨头中喷射出墨水。在下面的说明书中,该清洗作业系统将被称为“抽吸系统”。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已经研究了另一种清洗作业系统,其中通过采用压力泵来提高在喷墨头上游侧上的墨流通道中的压力以便在位于喷墨头上游侧上的墨流通道和帽内侧之间产生压力差,由此从喷墨头中喷射出墨水。在以下说明书中,该清洗作业系统将被称为“压力系统”。但是,在压力系统中进行清洗作业的情况中,会出现下面描述的问题。在抽吸系统进行清洗作业的情况下,从喷墨头中喷射出的墨水由抽吸泵抽吸,从而可以将墨水排放到帽外面。因此,可以相对比较容易地消除在帽中的废墨。但是,在压力系统进行清洗作业的情况下,如果该系统没有设置用来在帽中产生负压的抽吸泵,则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从喷墨头中喷射出的墨水滞留在帽中,从而不能有效地将墨水排放到帽外面。对于这个问题,即使在进行压力系统清洗作业时设置一抽吸泵也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存在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即设置一抽吸泵来消除来自帽的墨水。但是,在这个解决方案中,除了压力泵之外单独设置该抽吸泵。因此,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即泵的数量增加,由此与其中可以用单个泵来在帽中进行吸墨和负压产生的抽吸系统相比,引起在成本和工作小时数方面的缺点。另外,本专利技术人已经研究出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帽在与喷墨头紧密接触的时刻和帽与喷墨头间隔开的时刻之间具有较大的位移。在该情况中,当如在根据JP-A-2002-301831的喷墨打印机中一样将抽吸泵固定在主体侧上时,必须提供措施例如足够长的柔性管以将具有较大位移的帽和没有任何位移的抽吸泵连接。但是,柔性管越长,则该泵的抽吸能力越低。因此必须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泵,从而造成泵的尺寸或成本增加。另外,柔性管越长,则随着该帽运动的柔性管被东西捕获住或缠住的危险越大。另外,当确保了用于让柔性管平滑运动的无阻挡空间以防止柔性管被东西捕获或缠住时,与所确保的无阻挡空间相对应地会增加该打印机的尺寸。例如当采用其中抽吸泵运动保持着与帽的位置关系的结构时,省去了这种过长柔性管。因此,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对于这种措施,还必须确保使泵能够运动的空间,从而仍然造成打印机尺寸增加。另外,泵的运动会引起泵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来解决上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采用压力系统来进行清洗作业,并且其中不需要设置任何抽吸泵就能很容易将喷射到帽中的墨水回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它采用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即使帽的位置改变较大,也可以不使用任何长柔性管或任何抽吸泵来很容易将喷射到帽上的墨水回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维护单元的帽单元,该帽单元具有封闭其墨水通道的简单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一喷墨头、一帽、一主回收部分和一副回收部分。该喷墨头包括喷射墨水的喷墨表面。该帽能够运动以与该喷墨头的喷墨表面相接触。该帽包括墨水流出通道,从喷墨头喷射出的墨水能够由于墨水的重量而通过墨水流出通道流到外面。主回收部分使得墨水通过墨水流出通道从帽中流出以流进主回收部分,从而将该墨水回收。副回收部分包括一吸墨器,它利用毛细管现象从主回收部分吸收墨水以将该墨水回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一行式喷墨头、一可动体、一帽、一主回收部分以及一副回收部分。该行式喷墨头在该喷墨头面对着纸状记录介质的传输路径的位置处固定在主体上。该喷墨头包括喷射墨水的喷墨表面。可动体可以在该可动体处于在喷墨方向上喷墨头的喷墨表面前方的第一位置和该可动体不处于在喷墨方向上喷墨头的喷墨表面前方的第二位置之间向前和向后运动。该帽安装在可动体上。该帽能够运动以与喷墨头的喷墨表面相接触,并且包括墨水流出通道,从喷墨头喷射出的墨水能够由于该墨水的重量通过墨水流出通道流到外面。主回收部分安装在可动体上。主回收部分使得从帽中流出的墨水能够通过墨水流出通道流进主回收部分以将该墨水回收。副回收部分固定在主体上。该副回收部分包括一吸墨器,它通过毛细现象从主回收部分吸收墨水以将该墨水回收。主回收部分与副回收部分接触,从而使得副回收部分能够在可动体达到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时吸收来自主回收部分的墨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维护单元的帽单元包括一帽部件和一阀门。该帽部件包括一通道,它使帽部件的一个侧面与该帽部件的另一个侧面连通。阀门接触着通道的端部以封闭该通道。首先,在第一方面的喷墨打印机中,从喷墨头喷射出的墨水由于墨水的重量通过设在帽中的墨水流出通道流到外面。考虑到墨水的粘性、表面张力等,可以如此形成这个墨水流出通道,将其直径和长度设定为足够大以防止墨水滞留在墨水流出通道里面并且使得墨水由于其重量而向下流动。然后,通过墨水流出通道从帽中流出的墨水流进主回收部分。该主回收部分是用来暂时回收从帽流入到其中的墨水的地方。吸进主回收部分的墨水由于毛细现象而被进一步吸进副回收部分中。在如此构成的喷墨打印机中,在帽中的墨水由于其重量到达主回收部分,并且进而由于毛细现象到达副回收部分。因此,可以不用设置任何抽吸泵来从帽中将其中的墨水排出。因此,即使采用了压力系统清洗作业,也可以毫无问题地从帽中排出墨水,但是除了压力泵之外不必单独设置抽吸泵。因此,与抽吸系统相比,在成本或工作小时数方面没有任何缺点。另外,由于墨水立即被吸收在主回收部分中然后由于毛细现象而移动到副回收部分,所以即使在主回收部分体积制作得相对较小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因此,可以将主回收部分制作得足够紧凑以安放在帽附近的有限空间中。另一方面,副回收部分不必总是设在帽附近,只要该副回收部分可以从主回收部分吸收墨水。因此,副回收部分可以与帽间隔开安放在足够的空间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打印机内部空间。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一喷墨头,包括喷射墨水的喷墨表面;一帽,能够运动以与喷墨头的喷墨表面相接触,该帽包括墨水流出通道,从喷墨头喷射出的墨水由于墨水的重量而通过墨水流出通道流出到外面;一主回收部分,使得通过墨水流出 通道从帽流出的墨水流进该主回收部分以将该墨水回收;以及包括一吸墨器的一副回收部分,它通过毛细现象从主回收部分吸收墨水以将墨水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次男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