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137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2:28
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其具有:层压体层,其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Mw/Mn为4以上、MFR为1~30g/10分钟的聚丙烯系树脂和Mw/Mn为1.5~3.5、MFR为1~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共聚物;中间层,其含有聚乙烯系树脂,该聚乙烯系树脂含有密度为0.90~0.94g/cm3、MFR为0.5~20g/10分钟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热封层,其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Mw/Mn为1.5~3.5、MFR为1~30g/10分钟、熔点为125~140℃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具体地,涉及高透明性、高光泽性、高映射性等光学特性;抗粘连性;低温热封性等各物性优异,同时与基材膜粘贴而制成复合膜时的热封强度;包装的撕裂开封性;热封部的耐针眼性等也优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
技术介绍
聚烯烃系树脂膜作为包装各种制品的材料已广泛地利用。例如为食品包装用途;纤维、衣料等日用杂货品的包装用途;工业部件的包装用途等。特别地,聚丙烯系树脂膜由于刚性和耐热性优异,膜的挺感也高,因此对于制袋机的适合性高,已被广泛利用。但是,聚丙烯系树脂膜至少热封性(特别是低温热封性)、抗冲击性和热封部的耐针眼性不充分。因此,尝试了要通过使膜材料的聚丙烯共聚物化,从而提高热封性和抗冲击性。但是,特别是对于低温下的抗冲击性,并没有获得那样的效果。此外,如果要提高热封性,则产生粘连的问题。因此,上述共聚物化的尝试并未成功。在这方面,在特开平5-147179号中,提出了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通过使用直链状乙烯-α-烯烃共聚物(LLDPE)作为中间层,将该中间层和作为两外层的聚丙烯系树脂层层合而提高抗冲击性。根据该方法,确实确认抗冲击性的提高,但层合膜的光学特性(透明性、光泽性、映射性等)受损。此外,将上述层合膜与基材膜粘贴而制成复合膜时的撕裂强度变得非常高,因此使用其作为包装材料时的撕裂开封性显著受损。特开2004-276373号中,提出了聚烯烃系多层膜,其中通过以特定的聚丙烯系聚合物作为两外层,将其与作为中间层的LLDPE层层合,从而改善了低温热封性和抗粘连性。根据该技术,得到的复合膜的撕裂强度非常高,使用其作为包装材料时的撕裂开封性不能满足。所谓上述热封部的耐针眼性,是表示在热封的区域不存在微细的通路、密封性完全的指标。如果在热封部有微细的通路,则损害包装的密封性,因此特别是在食品的包装用途中,从内装物的鲜度保持、长期保存等的观点出发,不优选。该热封部的耐针眼性是与热封强度完全不同的概念。现有技术中,对于聚丙烯系树脂膜,几乎没有进行要提高热封部的耐针眼性的尝试。因此,高透明性、高光泽性、高映射性等光学特性;抗粘连性;低温热封性等各物性优异,同时与基材膜粘贴而制成复合膜时的热封强度;包装的撕裂开封性;热封部的耐针眼性等也优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目前为止是未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透明性、高光泽性、高映射性等光学特性;抗粘连性;低温热封性等各物性优异,同时与基材膜粘贴而制成复合膜时的热封强度;包装的撕裂开封性;热封部的耐针眼性等也优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通过下述多层膜而实现:该多层膜是具有作为最外层的层压体层、至少1层的中间层和作为另一最外层的热封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压体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10-50重量份的聚丙烯系树脂(A1)和50-90重量份的丙烯-乙烯共聚物(A2)(并且,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和上述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合计为100重量份。),该聚丙烯系树脂(A1)的由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4以上,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该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5~3.5,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成,上述中间层含有聚乙烯系树脂,该聚乙烯系树脂含有70重量%以上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密度为0.90~0.94g/cm3,按照JISK7210在19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5~20g/10分钟,上述热封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70重量%以上的丙烯-乙烯共聚物(C),该丙烯-乙烯共聚物(C)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5~3.5,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熔点为125~140℃,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具有:作为最外层的层压体层、至少1层的中间层和作为另一最外层的热封层。<层压体层>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中的层压体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10~50重量份聚丙烯系树脂(A1)和50~90重量份丙烯-乙烯共聚物(A2)。(并且,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和上述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合计为100重量份。)[聚丙烯系树脂(A1)]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用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4以上。Mw/Mn的值优选为4.5~10,更优选为5~8。聚丙烯系树脂(A1)的Mw/Mn比4小时,得到的多层膜和使用其制造的复合膜的撕裂强度过度变高,包装材料中的撕裂开封性的改善效果没有显现。这被认为起因于:Mw/Mn比4小时,多层膜的制造时难以发生熔融取向。另一方面,从使多层膜制造时的熔融张力停留在适当的范围,确保制成多层膜时的耐粘连性的观点出发,Mw/Mn优选为10以下。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其Mw优选为45万~10万,更优选为40万~20万。上述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均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本说明书中下同)。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该值优选为5~15g/10分钟。如果MFR比1g/10分钟小,熔融粘度过低,因此多层膜制造时的制膜机(例如挤出机)内的压力过度升高,有时生产率降低。进而,有时引起膜厚不均匀、熔体破坏等外观不良。另一方面,如果MFR超过30g/10分钟,起因于与中间层的树脂的熔融粘度差变得过大,有时外层的膜厚变得不均匀。除此之外,有时损害制成多层膜时的耐粘连性。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优选熔点为120~150℃,更优选为130~145℃。在该范围的温度中显示熔点的聚丙烯系树脂(A1),从制造多层膜时的耐热性与制成多层膜和复合膜时的透明性的平衡优异的方面来看而优选。其中,所谓树脂的熔点,是指差示扫描热量计(DSC)图中的最大吸热峰的峰顶温度(Tm)(本说明书中下同)。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可以是丙烯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丙烯和共聚成分的共聚物。作为这里使用的共聚成分,优选乙烯和α-烯烃,具体地,可列举例如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4-甲基-1-戊烯等,能够使用从这些中选择的1种以上。聚丙烯系树脂(A1)中的共聚成分的比例优选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摩尔%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聚丙烯系树脂(A1),从确保得到的多层膜和复合膜的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从丙烯的均聚物、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以及丙烯和乙烯和丁烯的共聚物中选择的1种以上。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可以是采用任何方法制造的产物。能够使用例如公知的齐格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层膜,是具有作为最外层的层压体层、至少1层的中间层和作为另一最外层的热封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压体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10~50重量份的聚丙烯系树脂(A1)和50~90重量份的丙烯‑乙烯共聚物(A2),并且,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和上述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合计为100重量份,该聚丙烯系树脂(A1)的由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4以上,按照JIS 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该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5~3.5,按照JIS 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成;上述中间层含有聚乙烯系树脂,该聚乙烯系树脂含有70重量%以上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密度为0.90~0.94g/cm3,按照JIS K7210在19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5~20g/10分钟;上述热封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70重量%以上的丙烯‑乙烯共聚物(C);该丙烯‑乙烯共聚物(C)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5~3.5,按照JIS 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熔点为125~140℃,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6 JP 2012-2821571.多层膜,是具有作为最外层的层压体层、至少1层的中间层和作为另一最外层的热封层的聚烯烃系未拉伸多层膜,膜厚15~80μm,所述多层膜用于将所述层压体层粘贴在膜基材上而形成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压体层含有聚丙烯系树脂,该聚丙烯系树脂含有10~50重量份的聚丙烯系树脂A1和50~90重量份的丙烯-乙烯共聚物A2,并且,上述聚丙烯系树脂A1和上述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合计为100重量份,该聚丙烯系树脂A1的由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表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4以上,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该丙烯-乙烯共聚物A2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5~3.5,按照JISK7210在230℃下用载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1~30g/10分钟,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成;上述中间层含有聚乙烯系树脂,该聚乙烯系树脂含有70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本直彦三轮和弘勘田健二佐藤豪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